新闻热线:82205305-6612 邮箱:news@xauat.edu.cn 主办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网络中心
设为首页
新闻爆料:029-88881234
本网供稿:108133970@qq.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建大要闻
 

中国西安国际建筑科技大会开幕

来源:  日期:2006-09-27  浏览次数:

>>>>>>>观看视频

    9月23日下午,由中国工程院、建设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建筑学会、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政府、西安市政府共同发起,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学部主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承办的中国西安国际建筑科技大会在曲江宾馆隆重开幕。来自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建筑科技界300余精英会聚一堂,共同探讨“建筑与和谐”这一人类共同关注的主题。

    会议采用“大建筑”的观念,集合建筑学、城市规划、建筑结构、建筑材料、环境工程、建筑设备、建筑管理等学科领域,重点探讨在二十一世纪全球背景下,建筑科学在促进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作用。这是中国工程院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大会共分建筑的连续与和谐、新型结构体系与耐久性、绿色建筑材料、可持续建筑能源、智能建筑与建设机械、和谐建筑管理等六个专题。

    大会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副校长王晓昌教授主持。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长徐德龙代表承办方向各界参会嘉宾致欢迎词。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作了题为《中国城市化研究》的报告;中科院、工程院院士师昌绪作了《材料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西北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张锦秋作了《和谐建筑之探索》的报告;另外,挪威科技大学教授HaraldHoyem作了题为《连续断裂VS——一个中国连续性研究工程的陈述》的报告。

  徐匡迪的报告从我国建筑能源材料的消耗情况、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未来一段时间影响我国持续发展的因素与问题及促成城市化发展的战略四个方面论述了中国在加快城市进程中如何实现和谐发展的问题。徐匡迪认为,城市化不是越快越好,要让大中小城市间协调发展,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要大力推进城市节水和城市公共安全措施。要坚持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要让汽车有节制地使用。他希望我们的建筑师在现代城市的设计建设中,一定要把中华文化的精髓传承下去。

    9月24日,大会继续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内分专题进行。六个专题共进行了120余场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将与来自国内外各个建筑学科的代表,针对全球特别是中国建筑与和谐的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

出席本次大会的专家、学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副校长王晓昌教授主持大会

大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长徐德龙致欢迎词

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作报告

中科院、工程院院士师昌绪作报告

挪威科技大学HaraldHoyem教授作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西北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张锦秋作报告

大会背景: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

    两千年以前,中国哲学家老子在西安从东方视野阐释了和谐的本质:“万物负阴而抱阳,充气以为和。”汉代大学问家董仲舒进一步阐发和谐对世界的重要性:“和者,天地之所生成也。”在中国的古代思想中,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天人合一”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东西方文明的起源不同,但对和谐的理解和追求殊途而同归。上世纪九十年代,在联合国主持下,世界里约高峰会议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从现代科学角度将建设和谐社会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十一世纪,在经历了二十余年经济快速增长以后,中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既充满机会,又充满矛盾的新时期。中国政府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追求社会和谐已成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个领域当前乃至未来研究的重要课题。

    建筑活动作为人类主要行为,对于调整和改变人与自然、人与人的相互关系,具有不可推卸的重要作用。建筑师、规划师、工程师等所有从事建筑事业的人们,应当在建设和谐社会中扮演重要角色。

    为此,中国工程院、建设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和陕西省政府,以“建筑与和谐”为主题,联合发起2006年中国西安国际建筑科技大会,在全球范围寻求所有致力于建设和谐社会的人们,共同探讨实现“建筑——科技——人——自然”相互和谐之路。

    大会由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主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承办,并得到了建设部(工程质量与行业发展司)、科技部(社会发展司)、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学部)、陕西省人民政府、西安市人民政府、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大力支持。共有来自国内外300余名代表参会,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近30人,国外代表60余人,国内主要建筑学科带头人200余人。

  (摄影:李友海 吉军  编辑: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