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82205305-6612 邮箱:news@xauat.edu.cn 主办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网络中心
设为首页
新闻爆料:029-88881234
本网供稿:108133970@qq.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高教体制改革的缩影 独立学院的成功典范--江西理工大学

来源:  日期:2005-09-28  浏览次数:

--访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党委书记伍自强

记者:应科院院团委宣传部  付少天

嘉宾:伍自强教授

    引言:90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对人才的需求急剧扩大,与此同时,人民生活条件继续改善,普通老百姓要求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显得更加迫切。因此传统的高教模式已不能完全满足变化了的市场要求。为了顺应客观规律,国家随后进行了高教体制改革:一方面施行高校扩招方案,一方面积极探索新的办学模式。在这种背景下,一种按照新机制新模式建立起来的独立学院便应运而生,作为一项新生事物,独立学院的诞生如同鱼儿得水,给我国的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为祖国发展`前进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原名:南方冶金学院西点学院  以下简称应科院)是江西高教体制改革的缩影。作为独立学院建设的成功典范,多次受到教育部和江西省政府领导的表扬,其办学成绩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在短短的三年多时间里,应科院人齐心协力,奋力拼搏,走完了过去计划体制下需要数十年的路,为“同行”的发展建设树立了典范。如今的应科院:鸟语花香,高楼林立,一座现代化的园林式高校已经展现在了世人的面前。所谓四年磨一“剑”,应科人是怎样建设独立学院航母的呢……

  嘉宾简介: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教授。现任中共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兼应用科学学院副院长,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曾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表彰先进个人,多次被评为江西省教育厅、省委宣传部、团省委表彰的先进个人。近年来先后承担了《独立学院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等五项省级研究课题,出版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主编)、《大学生指南》、等六部著作和教材,在《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大学教育》、《党政干部论坛》、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在《中国教育报》、《信息日报》、《江西日报》、《中国有色金属报》等报刊上发表文章五十余篇。

记者:先请您简短的给我们介绍一下应科院的基本情况。

伍自强:我院于2001年8月1日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是教育部确定的具有高等教育本科招生资格,独立校区、独立财物、独立管理即通常所称的“三独立学院”,属于三本范畴。我们学院坐落在京九线上的历史名城——江西省赣州市,新校区占地面积近1000亩,校区的规划建设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校园环境优美,2002年被评为“绿化园林”单位。到今年九月我院将有教职工350多人,在校生7300多人,开办了21个本科热门专业,面向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欢迎社会各界人士来我校参观、指导。

记者: 应科院的诞生发展见证了独立学院的成长足迹,也是我省高教改革的缩影,今天无论是从它的办学规模,还是从它的办学质量来看,都属同行一流。可以这么说,应科院已经成为全省独立学院的“领头羊”其中关键因素有哪些?

伍自强:我院能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首先我认为是得益国家整个教育形式,这是大环境,高校体制的改革,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观念的转变,使得独立院校的发展有了很大的空间。其次,各高校虽然连年实行扩招,但扩招始终有一个底线,当这个底线不能越过时,一二本的市场也就饱和了,在这种情况下,仍有许多考生需要接受高等教育,所以独立院校作为一项新生事物又具有了发展的可能性。另外,江西省很关注教育改革工作,省政府适时制定了相应的发展政策,当时全国只有五个省自治区试办独立学院,我校在硬软件指标皆符合教育部规定的情况下,我们抓住机遇,成立了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第三,有校本部和董事会的正确领导与大力支持。最后,从我校自身这个小环境来讲,学院上级领导的重视加上全院教职工的一起努力,为我校的奋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记者:我院的办学宗旨“以人为本,培养应用型人才”很具时代性。“勤奋、严谨、求实、创新”八字校训更具特色。它们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您是怎样落实它的?

伍自强:教育强调“以人为本”,目的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我校课程的设置、专业的选修都是根据学生的自愿原则,甚至是后勤集团对同学们的服务态度,无一不体现了“以人为本思想”。

  培养应用型人才一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二十一世纪,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大,技术型、实用型人才备受社会普遍欢迎。其次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我们的学生先天基础相对于一二本来说较为薄弱。这就决定了我们培养学生的方向要不尽相同,孔老夫子说因材施教,我们正是这么做的:切合实际、侧重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使其能成为技术性人才和应用型人才,是我院培养人才的终极目标。我院很注重教学中实践环节,每年除组织大批学生外出实习基地锻炼外,还与广东东莞忠信有限公司等多家全国知名企业签约,实行定向培养,不断加强实验室建设,让同学多有更多的动手的机会,每年花费重金购进各类先进实验设备和仪器,充实教学质量。到目前为止,我院总投资2600多万用于实验设备的更新换代,且以后每年还将有不少于800万的投入以满足同学们的实验需要,让他们在一线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能力。

  “八字”校训是整个江西理工大学的传统,勤奋主要旨在要求学习刻苦钻研,牢固掌握好专业知识;严谨主要意在要求教师工作认真负责,治学有方;求实反映的是同学们的做事态度,要求学生做任何都要“不为虚,不为上,只为实”,诚实信用,一步一个脚印;创新是针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而言的,只有充分发挥同学们的创造性思维才能迎合时代发展需要,当然,任何一种好风气的建设都需要一个过程,我院办学时间不长,“八字”校训是我们今后的发展方向,要完全行成一种氛围还需要一段时间。

记者:到2004年1月,整个江西省就有了13个独立学院,在这样的环境下竞争肯定是在所难免,我院以后将怎样通过自身的大胆实践积极探索以进一步保证优势、突出特色呢?

伍自强:任何学校的竞争最根本的是人才竞争,一个学校有没有优势主要看两点:第一:是教师的质量水平,包括教师的学历、教师的科研成果以及教师的总人数;第二:是该校学生在社会上的受欢迎程度;应科院自办学以来就非常注重教职工队伍建设,不断引进高学历人才,定期组织在职教师进修深造,加强国际国内交流。光去年我校就一次性引进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20多人,学校今年准备再增到50人。此外,加大教学设备投入、购进实验器材、丰富图书馆资料,最大程度的满足师生的科研学习要求。我院始终强调教学质量是办学根本,在教学的内容与方法上力争创新,精选经典内容,使同学积极吸收最新知识。同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培养社会急需要的人才。

  今后,我院将在全面发展工、经、理、法、文专业的基础上,紧抓几个重点专业,把竞争力强、有特色的模具等专业做大做强,使其在全国都有很大的影响力,使其成为我校的特色专业。

记者:招生与就业始终是高校发展的重头戏,许多院校在处理“请进来”与“送出去”这一对矛盾时都颇感棘手,有些学校在招生工作中甚至出现“拉票”现象。我们学校在这方面做得还是不错,每年都基本完成了即定的任务,您是怎样做到的?新的一年招生工作马上又要开始了,我们学校将准备拿什么来“迎接”考生?

伍自强:04年我院计划招生数是1980人,实际招了1800多人,跟其他学校相比,应该说我们的目标还是基本实现了。这几年考生人数虽然呈直线上升,但高校招生仍然激烈。原因很简单:“学生想上好大学,好大学想招好学生”。我校能取得不错的成绩我想大概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我院是一所公立本科院校,师资力量强,办学质量高。第二:我院能按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办事,按教育部规定规规矩矩办事,不浮夸、讲诚信,在各省的招生指南上清楚无误的介绍我们学校,我们认为片面夸大只能欺骗一时,对学校的长远发展不利,我们决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第三:无论是校园建设还是同学们的学习生活环境,无论是校园的管理还是校园的校风校貌,诸多硬软件优势,使得同学们信赖我校,最终选择我校。

  今年,省教育厅给我们敲定的人数是2200人,再加上专升本390人,今年我校招生总人数有望突破2500人大关,创历史新高。我们会继续按规定办事,施行诚信招生,总之我们学校的整个硬件摆在这里,相信考生自己会做出正确的选择。在今后的招生过程中我们主要做两点工作;第一:组织各地学生来我校实地考察。第二:加大对成绩优秀而家庭又切实困难学生的扶持力度。

记者:我院近期奋斗目标是到2008年,把学校办成一所初具规模、学科门类齐全、设施完善、若干学科有自身特色、以工为主基本办学条件完全符合教育部规定标准的独立学院。这个目标实现了吗?作为独立院校的典范,未来我们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伍自强:根据前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知道这个目标我们已经不难实现,以后我们的工作重点是稳定规模,进一步突出特色,提高办学质量,为把我院办成在江西一流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院校而努力奋斗。具体步骤是;第一:继续加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到2008年把学院在校生总人数控制在12000人左右。第二;稳定规模,狠抓重点学科建设,发展一批特色专业,努力实现在全国的影响力,“提学校知专业、提专业知学校”的理想效果。第三:在学科建设有自身特色的基础上继续大胆实践、积极探索、加强自己的内功,在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托本部的条件,试办研究生教育。

  我坚信只要全院上下一齐努力、奋力拼搏,我们应科院的宏伟蓝图就一定会实现,应科院的优势将会显得更加突出、作用将会更大!

  结语: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强盛,毫无疑问是跟许多环节相连的,然而发达的教育应该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道理浅显易见———就像鱼要活着,水是关键一样。可以这么说,如果我们把发展比作是一面旗帜的话,那么教育便是旗杆,各种形式多样的教育科研单位便是风,是旗杆撑起了旗帜,但更是风使得旗帜长飘不已,笔者认为,独立学院是教育机构的新秀,它的到来将会为我国的“发展之旗帜”飘得起来,储备强劲的驱动力。

(编辑: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