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82205305-6612 邮箱:news@xauat.edu.cn 主办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网络中心
设为首页
新闻爆料:029-88881234
本网供稿:108133970@qq.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视点
 

静坐窗前观云起,默立车前闻书香 ——我校移动书库负责人专访

来源:  日期:2018-03-30  浏览次数:

翁森曾作《四时读书乐》,主张四时皆宜读书,而读书皆得其乐。他在篇目《春》中写到“蹉跎莫谴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他把一年四季都视为读书的好时光,勉励人们勤奋读书。诚然,书于我们而言不可或缺。

云在青天,水在瓶中

如果把书本比作血液,那么一所大学的图书馆就像它的心脏,移动书库的出现就像是血管,将各种类型的书带到同学们的身边。在草堂校区,除去极端天气和周六日外,在周内就总会有一辆小蓝车在中午时分出现在南山食堂或是紫阁食堂的门口,车厢中一排排整齐的书籍陈列在书架上,过往的师生可驻足于此,翻看借阅书籍,这便是我校的“移动书库”。 移动书库自2016年构思完成,2017年4月正式开始运营以来,已为草堂校区的师生们服务了将近一年的时间。

老师们和采访人员合影

这次我们采访的对象就是移动书库的负责人孟老师。我们从孟老师口中了解到,移动书库的出现,正是为了满足师生们的阅览需求,为广大师生提供方便。对于那些喜欢看书却因课业紧张而少有时间去图书馆的同学而言,灵活性很高的移动书库着实为他们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吃过午饭便可在食堂边的书库上寻找、借阅自己喜欢的书籍。值得一提的是,同学们在南山图书馆、学府城图书馆、雁塔校区借的书,都可以在移动书库归还,这为同学们节约了更多的时间。

移动书库的负责人孟老师说道,书库的工作并非看起来那么轻松简单,孟老师每天大约十点到达草堂校区,需要在不到一小时的时间内完成两个校区之间委托书的借还、南山公寓柜台书的存取、移动书车的维修管理、书刊调拨与分类上架等等一系列工作,简单吃过午饭后,便开车到达食堂附近,在十二点至一点的时间段进行图书阅览与借还。之后返回图书馆进行书籍的归还和第二天移动书库的补充。再回到雁塔校区图书馆归还书籍并借到委托书以便在第二天让草堂校区的同学拿到。

浅笔修养,静悟流年

张曼娟说过:“我们都是时间的旅人,在每一个人生阶段旅行,在每一片回忆的风景里,努力修补自己。”孟老师阅读兴趣广泛,即使工作繁忙也会抽空读书,有道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在大学这个自由的阅读时间和环境里,同学们也应读多且读各种类型的书籍。书籍会拓展视野,增长见识,脚步无法到达的地方,让心灵可以到达。脚步和心灵总有一个要在路上。孟老师认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给我们推荐了《上下五千年》这本书,希望大家能够了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

有同学向孟老师询问书籍

在出车期间,孟老师会为同学们介绍书籍并根据同学们的喜好给出适当的借书建议,若有同学有想看的书却未在书车上找到,便可委托孟老师下次出车时带来。根据统计,移动书车的月平均借阅量为一百本,最高月多达240本。其中,工业设计和文学类书籍借阅量所占比重最大,分别为32.58%和23.37%。《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撒哈拉的故事》、《月亮与六便士》等书最受同学们的欢迎。

淡似墨迹,浓如颜料

“走出去,走到学生中间,用心服务书刊借阅工作”,这是孟老师的心声,也是促成移动书库出现的重要因素。每当同学们在移动书库前寻找着自己心中心仪的书籍,并借阅书籍时,孟老师觉得一天的忙碌都是值得的。对于一些想一次性借许多书的同学,孟老师建议同学们选择自己最想看的几本,一本书的阅读是需要时间来消化和理解的。借阅的时间过长也不利于图书的流通,同学们应该更好的去品读一本书,而不是泛泛读之,毫无价值。

图书馆馆长和老师们合影

我校的移动书库曾于2017年荣获“首届全国冶金院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案例大赛二等奖”,在未来,移动书库还会随时代发展不断的创新。待草堂校区的新馆建成之后,移动书库还会有新的构思。

三毛曾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对于书中那些文字,我们或许觉得那不过是看过的些许美妙的句子罢了,但是书籍对于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犹如春芽般在黑暗的土中慢慢生长,终有一日破土而出。

阅读是一种信仰,我们都走在各自朝圣的路上,或是一种闲适安逸的生活态度,或是奋力拼搏的人生追求。无论哪种,只要心灵与书籍一起在路上,便不会孤单。

腹有诗书气自华,望同学们以书为友,不断增强阅读兴趣,通过阅读提高自身素质,成为更有内涵的建大学子。

(通讯员:阚一琳 柯心怡 常卓 芦梦荻 编辑:王博)

上一篇:转身之后
下一篇: 结束即开始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