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建大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建大 > 正文

【媒体建大】《中国科学报》:一枚校徽背后的“西迁”故事

发布时间: 2020-09-17 作者:来源: 点击:

《中国科学报》2020年9月17日 第8版

60余年过去了,当年视作平常的校徽如今已成为珍贵的历史见证——它默默诉说着当年那些炙热的情怀、奋斗的故事,激励着年轻人书写更美丽的篇章……

这是一枚老校徽,诞生于1956年,至今已有64年历史,上有“西安建筑工程学院”八字。如今,它被陈列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以下简称西安建大)校史馆里。每年新生入学,都要来此聆听这枚校徽背后的“西迁”故事,对理想的追求、对信念的执著,就会被一次次传颂。

“90后”陈绍蕃老教授曾佩戴着这样的校徽,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大西北。他也是“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的采集对象。

另外两个“90后”——西安建大研究生段则明和马娟,则听着校徽的故事开启大学生涯。今年,段则明在疫情期间,主动向村里请缨,甘当志愿者,奋战在抗疫一线100余天;马娟则在家乡艰苦创业,立志带领乡亲脱贫致富奔小康……

老校徽凝聚的寄望和关怀

这枚校徽长约5厘米,白底红字镶金边,清雅大方,历久弥新。它生产于新中国成立初期,以紫铜为胎坯,用酸腐蚀法做出字体,先镀镍再镀银,然后对字体凹陷处与底面点银蓝珐琅料,再通过烧蓝、打磨、修平,最终对金属裸露部分整体镀银而成。

它的来历更有故事。那是1955年,国家为了“改变目前高等学校过于集中在少数大城市,尤其是沿海大城市的状况”,计划将沿海一些高校西迁。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建筑工程学院等一批高校随之在西安诞生,这就是今天为人们熟知的“西迁”。

这枚校徽就诞生于“西迁”至西安的西安建筑工程学院开学前夕。据西安建大老职工刘林山回忆,那是1956年6月,为迎接开学要提前制作校徽,时任筹委会副主任的甘一飞对此事极为重视,特派刘林山专程赶赴北京,找到了位于前门大栅栏的证章厂。当时国内很多单位都在这里定制徽标和标牌,对方告诉刘林山:“徽标和标牌现在国内很多单位都做,我们可以按你们的要求保质保量制作出来。”随即选择了毛体字,定制了10枚样品。

甘一飞看到样品,较为满意,送回西安,大家也都觉得工艺精致且漂亮,随即又定制4000枚。1956年9月,由东北工学院、西北工学院、青岛工学院、苏南工业专科学校四所高校的土木、建筑系(科)组建成立的西安建筑工程学院开学了,四校迁来的学生和首批新生入学报到,发放给他们的物品中,就有这枚由北京证章厂制作的校徽。

1957年夏,四校迁来的高年级学生在西安建筑工程学院顺利毕业,即将离开这座崭新的母校之时,他们收到了邓小平和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题写的寄语——邓小平的寄语是:“记住毛主席的话: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郭沫若的题词是:“请以上火线的精神走上祖国建设的阵地,实事求是地作最大努力,坚持到底!”

“祖国在召唤我们去描绘美丽的蓝图”

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坐在窗前,布满皱纹的手,颤抖着在纸上划过,演算逐行浮现……尽管直肠癌让他痛如受刑,他却停不下手中的笔。这位老人是西安建大教授陈绍蕃,被誉为我国钢结构奠基人之一。他在与死神抢时间,要在被病魔夺去生命之前,完成自己人生的最后一篇科研论文。

仿佛有歌声响起,陈绍蕃的思绪似乎回到刚刚“西迁”到西安的那个激情澎湃的年代——“火热沸腾的大学生活像朝霞一样鲜艳,充满着光明和力量,奔向那光辉的远方;祖国在召唤我们去描绘美丽的蓝图……把一切献给共产主义的事业,这是我们的伟大理想!”这是上世纪50年代西安建筑工程学院师生歌集中的《大学生进行曲》。歌声里,陈绍蕃仿佛又看到了那条“扬灰路”。

那时的西安城墙外还是一望无垠的田野,零星分布其间的新建学校,来不及铺设柏油马路,都以土路贯通,晴天吹风,黄土漫天,从东部迁来的师生们称其为“扬灰路”。“当时学校基建工程还没有完成,除了刚刚建成的教学大楼还有职工、学生宿舍外,没有行政办公用房和其他配套设施,包括学生食堂都是临时搭建的茅草棚,吃饭的时候还很拥挤。”与陈绍蕃一起从沈阳的东北工学院“西迁”而来、如今已经86岁高龄的赵立瀛教授回忆说。

尽管条件艰苦,但学校于1956年还是按期开学了。青年们从祖国各地而来,他们佩戴着那枚在北京制作的校徽,唱起《大学生进行曲》,朝气蓬勃。

师生们克服了重重困难,正式上课。没有教材,就自编讲义;缺少实验设备,就想办法去兄弟单位租借。没有什么困难能阻挡他们实现理想的决心。“在学校,我们曾日思夜想,盼望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增添一份力量。……这是我们一生的理想,是我们千百年的愿望,到最艰难的地方,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该校建筑系1957届毕业生刘云鹤所作的诗歌——《我们只有一个理想》传递了他们最迫切的愿望。

师生们不遗余力地为西部建设贡献自己的辛勤汗水和聪明才智,先后设计了西安报话大楼、西安医学院教学大楼等一系列建筑。其中,西安报话大楼是古城西安的“新钟楼”,也是当时城内最高的建筑。此后,秦始皇陵兵马俑一号坑陈列馆、黄帝陵整修总体规划方案等一系列大型建筑图稿也在他们笔下绘就,在三秦大地崛起。

2017年,从那个火热年代走来的陈绍蕃与世长辞。在他去世前,他人生的最后一篇论文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工程结构》刊发。这位享年97岁的老人以自己的一生践行了“西迁”精神——听党的话,为祖国奋斗到最后一息。

斯人已逝,精神长存。校园内当年种下的树苗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27万余名学子先后从这里投身祖国各地建设的阵地,学校教师及校友中相继产生了10名院士。

迎着新时代的东风,一批从这里成长起来的学人正高擎“西迁”旗帜,继承着老一辈的传统,奋力向前……

青年人的精神之钙

钙,是人体骨骼的重要元素。“西迁”的前辈们因为拥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这个精神之钙,个个铁骨铮铮。如今,聆听着校徽背后的故事,怀念着白发苍苍却奋斗不息的老教授,新一代“西迁”人也在汲取这精神之钙,强壮自己的骨骼。

疫情期间,回家过寒假的段则明,看到镇村设置疫情防控卡点,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轮流值守,他立即申请去当志愿者。在疫情防控最吃紧的时候,段则明带着两个妹妹一直在铜川陈炉镇北沟的防控点上值守。这里是陈炉镇通往铜川市区的必经之路,每天车辆往来很多,辛苦自不必说,但段则明却不以为苦。

“我有时想起这枚老校徽,想起当年‘西迁’并校时老师们艰苦奋斗的精神,就总想做一些什么来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来向他们致敬!”段则明说,他暂时还不能回校学习,“走不了,那我就和两个妹妹继续留在村上,守好这个点”。

炸到金黄的美食

,是另一位“90后”学生马娟带领乡亲脱贫致富的起点。在家乡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锁南村,她带领村里的贫困妇女创业,将酥脆可口的花??推上互联网,很快供不应求。她再接再厉,又带着临近的布楞沟村共同致富。如今,布楞沟村50多户贫困家庭的妇女在家门口的扶贫车间制作花??,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

疫情期间,马娟也没闲着,作为曾获得全国妇联奖励的“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她通过自身影响力,不仅在网络上做好疫情防控知识传播,同时还多方筹集消毒液、口罩等应急物资和食品捐赠给家乡东乡县红十字会。她还在兰州组织当地多家企业筹集物资,先后将物资分送至25个社区、疫情监测点及交警、特警值班点。在得知学生即将返校复课的消息后,马娟又以一己之力积极筹集防疫物资进行捐赠,助力学校防疫工作。

“60多年前,学校前辈们响应国家号召,放弃优越的条件投身西北地区的建设。我自己就是西北人,又在‘西迁’高校中读书,更应该传承他们的理想信念,为国家出力,不能让‘西迁’精神在我们手里失传!”马娟说。

60余年过去了,当年视作平常的校徽如今已成为珍贵的历史见证——它默默诉说着当年那些炙热的情怀、奋斗的故事,激励着年轻人书写更美丽的篇章……

( 高瑞龙 崔凯 詹鹏超 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来源:《中国科学报》2020年9月17日

原文链接: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20/9/357788.shtm

建大要闻

影像建大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