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建大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建大 > 正文

《华商报》:走访调研一个多月 20多位大学生拿出街区改造方案

发布时间: 2023-07-07 作者:来源: 点击:

《华商报》2023年7月6日   

“以视觉化方案向街道呈现这一个月的社会实践成果,对我们是锻炼也是提升,希望我们的建议能被多多采纳。”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大三学生李楠说。

“增加绿植、增设休息椅、美化停车桩……”学生们这样说

7月5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风景园林系老师杨光炤带领20余名学生向西安市新城区解放门街道呈现在该辖区开展为期一个多月的、以“街区艺术计划”和“儿童友好街区创建”为主要议题的社会实践调研阶段结果。

选取街角和小区门口的凹形空间、街边的口袋花园以及十字街角空间4个点位,通过对周边居民问卷调查、多次实地走访调研等,同学们分组提出了改进意见。

比如,“在五洋小区的街角改造中,基于前期居民调查问卷的结果,近半数的问卷参与者认为小区周边绿化太少,25%的问卷参与者认为街角应作为观赏区,20%认为街角应作为临时休息空间。”有同学说,“我们对五洋小区门口旁因墙壁错落形成的街角提出‘增加立面植物、增设顶覆盖和夜灯光营造温馨感、归属感,以及地面高低差增设休息椅’的改造建议。”

对爱知中学旁石榴树下的一处空间,同学们建议增设不同高度的休息椅,除主要方便家长和过往居民休息外,也能减轻该区域较显著的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的行为。同时在立面墙上创设“心灵角”,给学生一个书写心里话的空间,还能发挥“宣传栏”等作用。

对西七路213号自带楼梯的一处“口袋花园”,基于前期附近居民对环境满意度不高以及愿意加入改造等调研结果,同学们建议可以发动附近居民尤其是孩子对该点位的墙壁进行彩绘,尤其对楼梯扶手进行提亮改造,同时发动居民参与该区域的植物种植和照料等。

北新街西南角门面房前的十字街角空间,作为疫情期间的核酸检测场所,该空间目前的利用率较此前明显下降。同学们建议对该区域一侧不甚美观的挡车桩进行粉饰涂鸦,并在地面画上跳格子增加区域的童趣,同时在靠近门面房一侧设置座椅,同学们希望通过改造增加该区域的关注度,也能为门面房增加人流,争取获得门面房的支持如经费支持等。

居民代表、街办干部轮流发言,“希望方案能尽早落地”

分组轮流发言后,在场的社区居民代表对学生们的建议表达看法。

一位小朋友说:“我觉得哥哥姐姐们给我们打造的玩耍空间特别好,我没有意见。”

一位辖区居民兼学生家长说:“我个人对同学们提出的‘心灵角’的建议印象最深。现在的孩子和我们家长交流的很少,如果学校门口有这样一处心灵角,接孩子等待时看看还能了解孩子们的真实想法。”

五洋小区物业相关负责人也感谢学生们对小区附近更新改造的各种建议,他同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小区门口旁的街角增加‘顶覆盖’,遇到下雨天排水问题如何解决?另外这些设计紧邻小区大门口,是否会影响居民的正常出行,请同学们再斟酌。”

解放门街道的相关负责人表示:“非常感谢同学们对辖区诸多街角微更新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在城市公共空间更新设计中,需要基于现实条件和功能需求排出优先等级,比如说安全性及快速疏散是优先于其他需求的。而同学们选择的更新节点设计的‘街角’均位于北新街附近,这儿是我们辖区学校的聚集区,在上下学时不管是人行还是车行通道,均是人流拥挤。在本就拥挤的街道两旁进行上述微更新,是否会加剧人流的拥挤造成不安全因素呢?希望同学们继续论证,我们继续交流。”

实践发起人和带队老师杨光炤说:“好的方案都是在一次次交流碰撞中逐步完善的,非常感谢街道给学生这样的实践机会,能听取学生的意见并提出改进建议。带领学生深入社区街道进行社会实践,我们发现了空间严重不足、功能错位等老城区的通病;同时连接街道的多方,倾听多方声音,去深度挖掘街区内可激活的空间并赋予其合适的功能,我相信作为街道、社区多元共建中的一元,我们会积极发挥专业力量,也希望街道更给予更多支持,争取让学生们的方案早日落地。” (华商报记者 付启梦 文/图)

来源:《华商报》2023年7月6日

原文链接http://ehsb.hspress.net/shtml/hsb/20230706/960946.shtml

建大要闻

影像建大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