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建大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建大 > 正文

《中国纪检监察报》陕西省纪委监委推动省属高校落实“两个责任” 营造风清气正育人环境

发布时间: 2025-04-22 作者:来源: 点击:

高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陕西高校数量众多,要解决制约高校事业高质量发展难题、破解高校纪检监察队伍自身建设瓶颈,离不开强有力的政治监督。去年以来,陕西省纪委监委积极推动各省属高校落实“两个责任”,在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上下更大功夫,努力把监督效果转化为加强党对高校全面领导、营造风清气正育人环境、推进省属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纪委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目标,对重点部门、重要岗位加强日常监督,督促相关责任单位持续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图为近日,该校纪检监察干部就培养新兴交叉学科成长点开展走访调研。詹鹏超 摄

提升政治监督“穿透力”

功能性纺织材料及制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考核评估,获得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两名青年教师获批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2024年,西安工程大学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作为一所以纺织服装为特色的工科高校,西安工程大学在近些年存在科研体量相对偏小、质量不高等问题。在2024年度政治监督工作中,西安工程大学聚焦问题,锚定“以有组织科研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这一目标,积极探索项目管理、经费管理、绩效考核评价等机制,修订完善9项制度,加大“放管服”力度,赋予各教学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学校纪委跟进监督,查办了一起涉嫌违规套取科研经费的案件,相关责任人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套取的科研经费被追回。针对这起典型案件,学校纪委协助学校党委指导各学院党委召开民主生活会,教育引导相关教师对照检查、剖析反思。

去年以来,陕西省纪委监委立足职能定位,指导各省属高校加强和改进政治监督,聚焦影响和制约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研究确定一项重点治理任务,推进系统施治、标本兼治。

政治监督不是空泛的、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实践的。找准问题,明确治理任务是加强政治监督的有效抓手,问题找得准不准、治理措施提得实不实,直接影响政治监督质效。

“我们结合监督检查、巡视巡察、审计监督等各方面情况,督促指导学校把影响和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找出来,并对各省属高校拟定的治理任务进行多轮次审核,防止工作虚化泛化简单化。”该省纪委监委第四监督检查室相关负责人说。

比如,西安医学院共有6家附属医院,分布在西安、宝鸡和汉中3市,从省委巡视反馈意见、群众信访举报以及上级纪委监委日常监督情况来看,这些附属医院存在重点领域监督体系不够完善、监管制度不够健全等问题,在药品和医疗器械采购、工程项目建设等方面廉洁风险较高。全面加强对附属医院的监督管理,是西安医学院开展政治监督工作的重要着力点。该校纪委督促各附属医院修订、完善医务人员廉洁行医制度、医药代表接待管理办法、重要事项事前报备工作要求等管控制度144项,夯实监管体系。

再比如,十三届省委第十二轮巡视时,省委巡视组向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指出了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未通过”背后暴露出的政治担当不够、工作作风不硬、缺乏主观能动性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破题,坚持党建和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着力解决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作用发挥不充分、党员干部在学校重大工作中攻坚克难精气神不足等发展瓶颈。2024年底,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学校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育人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推动“两个责任”同题共答

双一流”建设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锚定“双一流”建设目标,把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作为治理任务,确定了16项工作重点。学校纪委成立督导组,督促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按照任务分工履职尽责,推动传统优势特色学科专业升级改造,加强基础学科建设,培育新兴交叉学科生长点,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这是陕西各省属高校立足“两个责任”同题共答,推进政治监督走深走实的一个生动例证。在陕西省纪委监委的统筹指导下,该省形成了省属高校党委统一领导,党委书记、校长亲自抓,分管校领导直接负责,纪检监察机构监督推动的“一盘棋”工作格局。

高校辅导员在立德树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党委、纪委组织相关部门扎实开展调研,将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治理任务,成立了由学院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的工作专班,学院纪委研究制定了监督工作方案。一年来,工作专班在优化辅导员队伍结构、打通辅导员发展通道、强化对辅导员教育管理等方面持续发力,形成了工作任务、责任单位、完成时限以及制度成果“四项清单”,确保工作落地见效。

“作为二级学院的‘一把手’,你对党建工作负有主体责任,应该提高政治站位,把党建工作抓实、抓细、抓到位。”2024年,西安体育学院党委书记、纪委书记分别约谈了同一名二级学院党委书记。党委书记和纪委书记“双约谈”是西安体育学院落实政治监督的有力举措。2024年,西安体育学院共“双约谈”7人,及时指出问题、夯实责任。

陕西科技大学纪委协助校党委调研发现,科技成果转化慢、转化难,科研人员承担社会服务类项目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依然制约着学校对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力度。该校将“进一步加强科研工作,提升服务陕西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定为治理任务,成立了由党委书记、校长任双组长,分管科技工作的副校长、纪委书记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校纪委以“任务分解表”为抓手,紧盯责任单位、时间节点,通过下发工作提醒函等方式推动各学院主动对接陕西省重点产业链。2024年,该校共签订服务陕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合同719项,合同额5.7亿元。

强化纪检监察机构自身建设

政治监督是一项系统工程,查找纪检监察机构自身存在的短板、弱项和不足,提升依规依纪依法履职能力,是提高政治监督质效的基础。

陕西省纪委监委指导各省属高校纪委在制定监督方案的同时,锚定提高“三化”水平目标,制定了强化自身建设工作方案,进一步提高正风肃纪反腐能力、依规依纪依法履职水平。

以省纪委监委向省属高校派驻纪检监察组改革试点为契机,驻西安理工大学纪检监察组全面梳理现有规章制度,起草、修订制度文件13项,不断规范派驻纪检监察组问题线索研判、案件审查调查、案件审理等工作流程。驻西安科技大学纪检监察组积极选派骨干力量到省纪委监委跟班学习、参与查办案件,一线锤炼问题线索处置、调查取证技巧、谈话笔录制作等实战能力,持续提升干部纪法素养和监督执纪能力水平。

案件质量是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聚焦案件质量提升,西安外国语大学纪委打出了一套强基赋能“组合拳”。学校纪委对近年来本校处置的17件问题线索进行起底,对8起自办案件质量开展自查,针对发现的问题完善线索处置流程和工作机制。为解决部分纪检监察干部案件办理经验不足、业务能力不扎实的问题,该校纪委以办理校内的3起案件为契机,全员全程参与案件查办,在实战中查漏补缺,提升履职能力。

为延伸监督触角,西安邮电大学在全校师生中选聘了24名特约监督员,要求他们对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进行全方位监督,对师生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及时上报,形成专职纪检监察干部、师生特约监督员等上下贯通的监督体系。

强化业务培训,是帮助干部提升履职能力、增强履职本领的有效手段。西北大学纪委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搭建起“交流平台、展示舞台、比赛擂台”,推动教育培训由“单一式”教学变“人人上讲台、轮流当讲师”,通过案例分析、交流研讨、学习分享,使得纪检监察干部“自加压、自提升、自检验”。陕西中医药大学纪委通过学习培训、以案代训等措施,持续提升纪检监察干部案件查办能力。

前不久,西北大学与巴基斯坦喀喇昆仑国际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在地质灾害防治、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开展合作;延安大学一个党史党建领域项目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重点项目,实现了该校在此类项目立项零的突破;榆林学院开设了人工智能通识课程,致力于提高学生的人工智能知识素养和创新思维……从学科建设到科研创新,从对外交流到人才培养,陕西高校高质量发展的画卷正在徐徐铺展。

实践证明,做实做细政治监督是助推省属高校高质量发展的一剂“良药”,一批发展难题被有效解决、一批制度机制得到健全和完善。“我们将持续加强对各省属高校的督导指导,从更深层次、更高质量、更好效果上深化推进政治监督工作。”陕西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

原文链接:

https://jjjcb.ccdi.gov.cn/epaper/index.html?guid=1914369519044788224

建大要闻

影像建大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