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促进文明互鉴,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传承丝路精神,土木工程学院“一带一路”建筑文化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在近期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西安与洛阳进行了为期7天的实地调研。
实践团问卷调查顺利进行
在进行实地调研前,暑期社会实践团进行了相关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48份,回收有效问卷164份。调查报告显示,百分之九十六的群众认为弘扬传统建筑文化对于一带一路的发展有促进作用,除此之外,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可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提高人民的文化素养以及增强民族的内在凝聚力,但对于传统建筑文化较为了解的人仅占百分之十三。据调查,目前关于传统建筑文化的相关知识传播渠道仍较为匮乏,因此进行传统建筑文化的弘扬与传承已迫在眉睫。
问卷调查进行中
亘古长安灯火摇曳,千年雁塔钟声绵延
调研初期,社会实践团行至古都西安的大小雁塔及其周边开展了为期两天的实地考察。在实践过程中,实践团对建筑的外形与结构进行了观测记录,并对木构古建筑的内部构造和装饰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中国传统建筑是由柱、梁、枋、椽、拱等构件组成,建筑的这些线型构件在满足结构和功能本身要求的同时,也兼具装饰的作用,普遍具有可贵的本色美,很好地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古典美感。
清则净,真则不杂,步入中华则为一家
继大小雁塔传统建筑探寻结束之后,为保证传统建筑文化调研取样的多样性,实践团来到了西安化觉巷清真大寺及大学习巷清真寺进行相关建筑文化调查。其中化觉巷清真大寺为东方造园体系布局的清真寺,其庭院布置在中国清真寺中别具一格,也是中国内地清真古建筑彩绘装饰艺术的代表作之一。全寺沿东西轴线分四进院落,每进庭院均为四合院模式。走进寺内,砖雕连三门、主亭六角、侧亭三角与凤凰亭等接连豁立于眼前,实践团成员均以其庄严而不失大气之风深有所感。
化觉巷清真大寺掠影
山间闭目风瑟瑟,龙门静坐石巍巍
暑期社会实践团随后来到了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进行实地调研。石窟寺为中国南北朝时期兴起的建筑形式,其中龙门石窟为“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文化交汇的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社会价值。骄阳热烈而清风肃穆,实践团成员行走其中,看着一座又一座的佛像屹立于山石之间,为古人的智慧所震撼,匍匐于久远历史的庄严。山间的佛像与石塔在时光流逝中不言一语,却早已将历史悄然刻下。
白马驮经归洛阳,古刹载史蕴九州
龙门石窟实地调研结束后,一行人来到白马寺。白马寺布局规整,坐北朝南,为一长形院落,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宝殿、接引殿、毗卢阁等,均列于南北向的中轴线上。因其建筑风格古朴且较为典型,实践团采用了无人机对全寺布局进行了观测记录,对寺庙的规划有了一定的了解。随后针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现状对景区内游客进行了随机采访,被访人员也给出了相对客观的看法与见解,为“一带一路”建筑文化调研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实践团调研采访
实践团赴博物馆探寻华夏
除对于古建筑进行实地调研外,实践团还于西安博物院及洛阳博物馆进行了“一带一路”传统文化的学习宣传及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灯光下的文物看过历朝数代的兴衰更替而沉默不语,浩如烟海的典籍将古国故事散落于华夏四方。实践团成员在博物馆内认真学习关于“一带一路”的相关内容,受到其文化氛围的良好熏陶,每名成员对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均感慨颇多。
实践团合影
从古至今,“一带一路”既是一条经济发展之路,也是一条文化交流之河。近年来,“一带一路”更是由最初的构想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将“丝绸之路”文化推向了全新的高度。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中,重视发挥传统文化对外交流作用,对于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营造良好的国际发展环境以及增进人类文明互鉴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通过此次“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建筑文化调研,实践团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魅力,了解了关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一定的相关知识,并于实践地区开展了相关宣传活动,收到良好反响。传中华文化之浩瀚,承丝路精神之昂扬,土木工程学院“一带一路”建筑文化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我们在行动!
(来稿:杨凌 编辑:芦梦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