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明确要“坚持绿色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 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这表明绿色发展已经成为新时期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与方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途径。
秦巴山脉地区地处我国地理中心,作为我国的中央水库和国家绿肺,以及联系“一带一路”的中央转换平台,秦巴山脉的绿色发展,关系着国家生态安全命 脉。然而,多年来受行政管理分割、交通梗塞阻碍、地形环境制约等因素影响,秦巴山脉逐步成为陕、豫、川、鄂、甘、渝六境交界的发展洼地和贫困多发区。内部 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诉求的冲突巨大。同时,外部重庆、成都、西安、武汉等大中城市区域协同不畅,对秦巴地区带动效应薄弱。如何实现地区脱贫致富与 生态安全保护的双赢、构建内外联动的区域协同发展格局对于探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此背景,中国工程院定于2016年5月6-8日在秦巴山脉腹地举办“中国工程科技论坛——秦巴山脉绿色发展国际论坛”,邀请国内外各领域专家学 者,以“秦巴山脉绿色循环发展”为会议主题,展开多层面、多视角的秦巴山脉相关问题探讨。同时以区域协调开放发展、秦巴绿色发展、秦巴文化发展以及山区教 育与科技发展等议题组织分论坛,不拘视域,广纳良言,共同为秦巴山脉地区绿色循环发展出谋划策,探讨创新发展思路。
欢迎各界人士踊跃参与。现将论坛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主题和议题
论坛以“秦巴山脉绿色循环发展”为主题,具体议题如下:
? 秦巴山脉区域协调与开放发展
具体包括秦巴山脉区域战略协调、交通城乡发展协调、扶贫攻坚协调、政策体系协调以及国际名山经验交流等方面。
? 秦巴山脉绿色发展研究
具体包括生态保护与治理、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循环经济与绿色产业体系研究等方面。
? 秦巴文化发展研究
具体包括秦巴山脉文化体系探究、文化产业体系、旅游发展模式、国家公园体系等方面。
? 秦巴山区教育与科技发展研究
具体包括山区教育体系、农林工矿等不同领域绿色工程技术发展方向、绿色建筑及交通技术方向、智慧互联在山区应用等方面。
二、举办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工程院及国家相关部委
邀请单位:瑞士工程院
承办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三、论坛组织机构
主 席:徐德龙
副 主 席:潘云鹤、刘 旭、钟志华
学术委员会
主 任:徐德龙
委 员:傅志寰、侯立安、李佩成、邱定蕃、潘云鹤、吴良镛、刘旭、谢和平、罗平亚、李德仁、刘炯天、薛群基、钟志华、司南
四、论坛时间和地点
1. 会议时间和地点
时间:2016年5月6日全天报到
2016年5月7日上午开幕式及主题报告
2016年5月7日下午、8日上午分会场报告
2016年5月8日中午闭幕式
地点:陕西省西安市曲江宾馆西安国际会议中心
2. 论坛联系人
(1)论文提交
联系人:徐品晶13571847741,牛俊蜻15691977525
电 话:029-82205280、029-82202269
地 址:陕西省西安市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邮 编:710055
E-mail:qinba2016@163.com
(2)会务接待
联系人:叶青峰13709298568,胥明琳13772169767,王安平13379041188
电 话:029-82205280、029-82202992
五、投稿及报名方法
1. 稿件要求
(1)选题需围绕会议主题及议题展开;
(2)观点鲜明、论证充分,字数在8000字以内(含摘要和图表);
(3)稿件采用word文档格式;
(4)论文要求提供中英文标题、摘要和关键词;
(5)文章标题汉字采用4号宋体,英文采用12号Times New Roman;摘要、关键词和正文为5号字;
(6)作者简介附在论文最后一页,内容包括作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工作单位、通讯地址、职务、职称、联系电话、电子邮箱;
(7)作者文责自负,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权。
2. 论文提交
论文提交至电子邮箱:qinba2016@163.com,截止日期为2016年3月30日。请务必附上详细联系地址、电话号码和电子邮箱。
论文提交后,学术委员会进行筛选,于2016年4月10日前通过邮件通知作者稿件录用情况,优秀论文将推荐至期刊发表。
3. 会议报名
如申请参加论坛,请填写回执(见附件),在2016年4月10日前发到组委会电子邮箱:qinba201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