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国学精神,领悟人生真谛”10月15日晚,东校区软座报告厅,掌声雷动,座无虚席,由我校华清学院所开设的“华清大讲堂”第七次讲座在此隆重举行。台湾原新民党主席、立法委员、法官谢启大女士,中华慈善总会国学工程中心、西安德音文化教育中心负责人德音老师应西建大华清学院、西建大团委及东校区国学社邀请为东校区的同学们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

谢启大女士
本次讲座以“两岸青年的社会责任与中国文化的未来”为主题,校团委副书记、东校区团工委书记李荫兵老师,华清学院党委书记叶淑玲老师出席了本次讲座。
讲座中,谢启大女士结合自己在台湾的所见所感,从大陆人移民台湾,日本皇民化统治讲到国民党接受台湾,再到李登辉时期提出台独等多个历史角度分析了台湾台独情节的根源以及两岸局势的几次危机转折。谢女士指出,我们要站在民族立场看待两岸问题,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来之不易,作为中国未来的栋梁,我们应当努力成为一个有责任感、使命感、事业感的人,中国需要的不是三十年的豪情,而是三百年的繁荣昌盛。她呼吁大学生自觉修身学国学,以真正的中国人形象屹立于世界之林。谢女士对民族命运的关心,对传统国学的深刻思考让在座的每一位同学深切认识到重拾传统文化、传承国学的重要性与紧迫感。

德音老师
随后,德音老师用亲切、幽默的语言向大家重点阐释了国学的定义,介绍了国学的四大主骨架:乐教、医道、读经、修身,内容涉及中国古代哲学精神和美学思想。并从实践操作的层面为大家讲述了国乐对培养人格、陶冶性情的意义,德音老师不凡的谈吐,深厚的国学修养赢得了场下师生阵阵热烈的掌声。

题字留念
讲座结束后,谢启大女士和德音老师们与同学们亲切交谈,解答同学们提出的提问并与同学们合影留念。

合影留念
相关介绍:
谢启大,安徽繁昌人,谢鸿轩女,台湾地区政治人物,曾经代表中国新党任职“立法委员”。主张中国大陆与台湾必须统一,曾多次访问大陆。现居北京,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新党前“立法委员”谢启大曾任法官职务,执法公正不阿,嫉恶如仇,是台湾地区少有的知名女性法务人员。后来从政当选“立法委员”,她的问政态度认真,是台湾政界中的优秀人才。
(东区记者:范新添 苏渊 王继哲 编辑:冯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