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

母校就是母亲 —— 南孔传人孔祥楷的母校情

发布时间: 2021-04-29 作者:来源: 党委宣传部 点击:

“母校就是母亲”,饱蘸深情落笔写下这句“告白”,83岁的老先生缓缓题款:学生孔祥楷叩赠。一个“叩”字,是他行给母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顿首大礼。

2020年9月,我校1956级校友、南孔传人孔祥楷先生为学校题词“母校就是母亲”

这是一位身份特殊的“学生”——孔子第75代嫡长孙、南孔的正宗传人,1944年应袭为“大成至圣先师南宗奉祀官”,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甚至被称为“儒家的当代精神领袖”。

2020年9月,在即将迎来纪念孔子诞辰2571周年祭祀典礼前夕,时任西安建大副校长王树声一行专程前往浙江衢州,在微凉秋雨中踏入孔氏南宗家庙,看望这位学校1956级校友。

2020年9月,时任副校长王树声一行专程前往浙江衢州看望孔祥楷先生

精神矍铄、思维敏捷的孔祥楷老先生,身着蓝色半袖,手拄拐杖而身姿挺立,交谈中,不时表达要“回家看看”的愿望。即使已毕业长达半个多世纪,老先生表示,在校学习、生活的时光仍旧历历在目,老师当年的谆谆教导依然言犹在耳。

孔府后花园的有朋堂内,老先生的指尖轻轻描摹着校徽上红底金边的校名,感触历史变迁。1956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时,由原东北工学院、西北工学院、青岛工学院和苏南工业专科学校的土木、建筑、市政系(科)整建制合并而成“西安建筑工程学院”;1959年、1963年,学校先后易名为“西安冶金学院”“西安冶金建筑学院”;1994年更名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我就读的是建工系工民建专业5601班。”孔祥楷先生说。

彼时,班上一共34人,来自天南地北。学生年龄参差不齐,大小差距十多岁,秉性更是千差万别。这样一个群体,要在短期内互相沟通磨合并非易事。一个学期过去,不少同学之间还很陌生,而孔祥楷却在很短时间内就和大家熟悉起来。“我年龄小,又是文体积极分子,大家都把我当小弟弟看。”对于他的亲和力,不少同学都心生佩服。校友林雪华回忆,孔祥楷性格开朗,活泼好动,是班上的大“乐宝”,又因其长着一副娃娃脸,所以大家亲昵地叫他“小鬼”。

“如今老校区保存得还好吗?校门口那条马路还在不在?”呷一口茶后,孔祥楷先生轻声询问。副校长王树声便将学校的现状一一道来,如今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有雁塔、草堂两个校区和一个科教产业园区。孔祥楷先生点头道:“雁塔校区附近就是驰名中外的唐代大雁塔,从前,我们经常跑步去大雁塔。”

忆往昔,晨读暮诵,俯瞰白雁皆南渡。1961年,孔祥楷从学校毕业,奔赴人生下一站,大雁塔旁的校园时光被他深埋心底。直到2016年,著名建筑设计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先生参访衢州,在参观孔氏南宗家庙时,孔祥楷与她谈起古建筑与古树保护等问题。“她听我谈得比较专业,便问起我学什么专业,哪个学校毕业的?我告诉她,我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是该校第一批学生。”在张院士的帮助下,孔祥楷和母校终于建立了密切联系。

让老先生记忆深刻的,是当年西安建筑工程学院先进的办学理念——在做好专业培养的同时,还十分重视艺术教育,学校学生的文艺成绩,在当时西北地区可谓首屈一指。他说,至圣孔子提倡“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的“乐”实际上就是艺术教育。今天的理工类高校应特别加强对学生的艺术教育,这对于健全学生人格和提高综合能力都是十分必要的。

到建筑院校求学,曾是少年孔祥楷的志愿。在衢州新建中学(现衢州二中)读高中时,一次主题班会上,同学们畅谈理想,有的同学讲将来想做科学家、文学家、记者等。轮到孔祥楷,他说,中国地大物博,矿产资源丰富,不建矿山就没有钢、铁、煤、铜。没有基础工业,国家就没有工业化、现代化。

所以,当时的他坚定地表示:“我一定要报考建筑工程学院,把故乡建设得更加美好。”白驹过隙,他的中学校友刘炳枝曾在一篇回忆录里写道:“几乎人人都想走向远方之时,孔祥楷的理想却联系着故乡。”

毕业后,孔祥楷被分配至冶金部河北承德寿王坟铜矿工作,1965年调至河北唐山金厂峪金矿工作,历任基建科副科长、副矿长、矿长。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年,任沈阳黄金学院副院长。1993年,回到故乡衢州工作。历任衢州市市长助理、市委统战部部长、市政协副主席等职。

“这些年间,我的角色变了很多次,但在我心中,‘不逾矩’‘做仁人’的儒家思想没有变过。”回到衢州后,他除了主持家庙修建扩建、每年孔庙祭祀等大量工作外,在弘扬孔氏南宗文化上的重要动作,就是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开创着祭孔的新内容。

普及儒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做实事,实实在在地把每一件事都做好,是他多年来所一直坚守的。“我是孔子的后代,这不仅是一种光荣,更是一份责任。我不会是最后的‘奉祀官’,文化传承肯定会继续下去。我现在还不能退休,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完成。如今我们更关注的,是如何让儒学一改往日白发苍苍的既定形象,被更多的年轻群体所接受。”

“希望将来,有更多衢州人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读书。”王树声话音刚落,便有人接着说:“也希望有更多学成的学子回到衢州,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在一册《孔祥楷文稿》扉页上,孔祥楷先生提笔写下:“母校就是母亲。”在赠予王树声的书籍上,孔祥楷先生写道:“重担全落在你们肩上啦”。

文/方笑笑,载《西安建大报》2021年4月28日第5版

建大要闻

影像建大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