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害怕变成一个令人讨厌的人,害怕有人不喜欢我,从小就是,现在更是。
从千年前起人类就认为自身是上帝的宠儿,是伊甸园里最尊贵的灵类,是整个大地的中心,我也一直都这么坚信,我是世界的原点,我会获得所有的爱和信任。
小时候的我确实如此,虽然私底下调皮得很,但是在叔叔阿姨们面前装得乖巧懂事,而且学习成绩又不算差,在一个三线城市的普通农村里,这样的小姑娘应该是蛮讨人喜欢。我从小身边就围绕着叔叔阿姨们的夸奖、老师的表扬,跟村里的熊孩子也是上蹿下跳打成一片,那时候全世界都是我的。
小学中学的我仍然是结伴成群,三天两头一群人就凑成一团到处捣蛋,爸妈天天围着我转来转去,还有数不清的老师喋喋不休的督促与提点,这样的时光享受的久了,总感觉我就是整个世界的中心。
天真的我以为怎样对待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就会怎样回馈我。正如我如此热爱周围的一切,如此热爱身边的人和美好的东西,怎么会有人不喜欢我呢?
直到一个突然的转折,仅仅三天的高考呈现我们过去十几年的努力,给我们贴上不同的标签, 让我们流浪去不同的地方。三个月的时间够漫长,上天大概也不忍心,想要留给我们足够的告别的光阴。三个月过后,我们都要收拾好行装,背起行囊,于是告别的那个熟悉的世界。我满怀着留恋与不舍,可更多的是对未知生活的期望与憧憬。
从这里到我家乡足足两千多公里的距离,记得刚学,我便开始百般不适。只身在外,儿时的伙伴现在都各自奔赴天涯,父母也不能再每时每刻的照顾到,整个大学宽松自由的环境仿佛把我置身在完全陌生的一个孤岛。踏入诺大的校园,周围都是陌生的面孔,忽然想到要独自选课,独自吃饭,独自考试,独自匆匆来回奔在偌大的校园里,一个人来面对整个世界的,只有我自己。
我害怕这样的生活,为了适应大学这个陌生的世界,为了避免孤独于无助,我尽可能的在各处寻找朋友。可是在过去一年里,为了寻找和维系住所有的朋友,我时常违背了自己的本意。
后来我发现,不仅我如此,你如此,他亦是如此。
我看到许多像我一样的人——因为害怕变成与大多数人不同的样子,为了避免使自己显得不合群,总是吞咽下自己的想法,力图获得所有人的友谊。
半夜舍友放着外音打游戏听歌追剧,尽管如此地渴望睡觉,可是害怕出口的异议会招致舍友的反感与嫌隙,害怕他们的孤立,于是便默默忍下,满肚子闷气只能自己慢慢发酵酝酿然后品尝。一帮哥们呼前拥后的去玩桌游约夜机,此刻你明明很想写作业,认真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可他们一句“不去算了,那你就好好学习吧”的冷嘲热讽让你没有勇气拒绝,于是只能在喧哗热闹的游戏厅里强装笑颜,吆五喝六地陪着他们,假装你也很开心。
因为你怕你不同步的行为会让你脱离开他们,不合群的想法会让你形单影只,所以你只能隐藏好自己内心的本意,用接受和顺从来维持所谓的友谊,所谓的哥们义气。
有人说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因为更想要掩饰自己的心虚,所以更加卖力的表演,谁知这只是表面上浩大的一场虚张声势。此时你们是一群人,可你的内心是如此孤独。不,这比孤独更甚,因为表面上你还要假装欢愉。就像带着面具表演的演员,观众们欢笑的时候毫不关心面具下真正的你是怎样的心情。
而毫无原则合群的开始,就是你拒绝走向的优秀的开始。
就像最初我尽力靠近所有的人,让全世界认同我、喜欢我,想获得全世界的友谊。可是一直到我最后精疲力尽,还是无法踏入一些人的世界,尽管我曾经为了他们打破了很多原则。
后来我才逐渐明白,就算是最完美的人也无法满足所有人的要求,我们更没有无谓的为了博得所有人的认可而为难自己。志同道合者相聚,自然有不言而喻的默契;志不同,道不合,又何必为了假装一见如故而浪费彼此的生命。
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不是你做得好所有人就都会喜欢你,到你应该得到那部分友谊就够了,剩下的不是我们所能够决定的。以前的我曾那么难以接受,而现在我开始学会了对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进行选择与拒绝,选择后所留下的友谊和志趣,才是你真正所需要的东西。
现在的我,仍然害怕变成一个令人讨厌的人,害怕会有人不喜欢我,但是我明白了我无法去满足所有人对我的定义。我学会了拥有自己想要的人和事就满足,而不是去迎合整个世界。
那整个世界看似繁华热闹的假象于你无关,学会耕耘好自己应有的世界,但愿一天练能够明白这个事实,不对那些你不喜欢和不想要的事情,轻轻摇摇头,说出那句“不,我不喜欢”。
你要知道,你取悦不了整个世界。
(撰文:李晓军 编辑:裴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