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

从清华博士退学事件细数中国研究生教育五大怪现状

发布时间: 2005-10-09 作者:来源: 点击:

清华博士生退学的新闻前不久引起各大媒体的争相炒作,学生和高校各执一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中国研究生教育再一次受到质疑。笔者作为中国高等教育下的“产物”,亲身经历了一系列研究生教育的“怪现状”。

培养方式本科化。当前研究生的课程采取大班形式,仍然沿用本科的那一套“教师上面讲 ,学生下面记”的填鸭式教育模式,创新、思考的能力未见进步,做笔记的功力倒有所增长。而且更为奇怪的是,授课内容竟然有些还停留在本科阶段,真不知道是老师的悲哀,还是学生的悲哀?

导师制虚名化。 现在大学里研究生导师每一届要指导三四个学生,甚至更多,以现阶段的两年半学制为例,则每个导师需要指导十几个学生。导师有时间和精力指导如此多的学生吗?所以就出现另一个“怪现象”,学生和导师经常数月甚至半年不见面,交流就更不用提了,只有到节日的时候,学生才有机会识得导师的“庐山真面目”,而且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三言两语各自散去,导师的作用已然失去。

科研成果指标化。目前各个高校基本上都明文规定,研究生期间必须发表一定数量的科研成果,且这种科研成果还与学生能否毕业挂钩。于是,学生为了能够顺利毕业,想方设法、东拼西凑搞出一定数量的“科研成果”,而且还要自己花钱发表。最终结果可想而知,各种“垃圾”文章充斥着我们的眼睛,理论的发展没有看到,看到的只是各种濒临倒闭的杂志焕发出“勃勃生机”。

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化。目前研究生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化,内容不再重要,无实质内容可以,无创新点也可以,只要有“成果”的形式存在就可以。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更是形式主义的集中体现,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完成了这场作秀,演出如此精彩,以至于事后仍回味无穷。

毕业学生标准化。毕业研究生作为学校向社会提供的“产品”,呈现的是标准化的现象??接受相同的填鸭式教育,具有同样的科研能力(成果),拥有同等的毕业设计(论文),握有一样的研究生学历,何其标准化的产品呀(也许所不同的只是与生俱来的个体差异)!

[背景事件]清华在读博士生网上发文明退学之志

9月26日,清华大学在读博士生王垠在网上贴出了退学申请。继北大研究生出走和上海博士生跳楼之后,在网络和社会上掀起了新一轮轩然大波。让我们走进王垠退学事件,看看研究生培养制度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26日首次发文《清华梦的粉碎--写给清华大学的退学申请》

26日晚,在清华大学“水木社区”网站上,这篇日期标明为9月22日的“万言书”仅回帖数量就达520多个。这封书信名为“清华梦的粉碎?写给清华大学的退学申请”。

这份“万言书”最突出的质疑集中在学校对论文的要求上,王垠说,学校有规定,博士生必须发4篇论文才能毕业。他认为,这些是对文章的篇数作要求,而对质量没有判断。并发问“学校没有能力评价学生的水平,就拿文章数来衡量,这样的毕业标准造就的是怎样的学生,怎样的实验室呢”?

王垠在信中写道,自己已经厌烦了国内所谓的“学术”,准备放弃清华的博士学位,出国找个好老师,进行真正的研究。文中说,9月22日下午3点,他与导师和副导师再次重申了退学的想法和准备10月份考托福的打算,导师对此予以劝阻。

文章观点:“有了论文就有了钱”,创造力正在消失

王垠是清华大学在读的硕博连读学生,计算机专业,已经攻读了4年,还有一年就博士毕业。在清华学习期间,他以《完全用Linux工作》而小有名气。

在退学申请中,王垠认为,博士教育就是“paper(论文)、论文,paper还是paper”,而他的成就是“我的自我培养”。

信中还披露,“清华博士生必须发4篇paper才能毕业,其中必须有一篇是SCI索引,或者两篇EI索引”。他并非不能写paper,他也有SCI文章,但他认为那些发表的文章并非是自己感兴趣的,也没多少价值,甚至是垃圾。

王垠说:“即使导师知道你的论文没什么价值,也会叫你发表。我发现paper数量的背后,是某些人的如意算盘。想一想是怎么回事吧。国家看什么来拨款研究?看paper。看什么来评价一个学校的水平,也是paper。国家没有能力评价你的能力,当然只有看你有多少paper。所以有了paper就有了钱。”

他认为,博士是为了论文,而不是真正地做科学研究,自己的创造力正在逐渐消失,自己已经浪费了4年的时间。

27日再次发文《我写本文的目的》

26日晚,王垠的个人网页又新增一段内容。这段长2000多字的、题为“我写本文的目的”的文字谈到了自己决定退学的经历。“我不是一个中国教育操作系统下优良的程序,我在系统里运行了将近20年,快到最后的时候才喧闹地退出”,王垠在文中说,自己也想尽力改造环境,结果经过多次努力无效,“自认能力不够,终于放弃了”,一年前他就曾有退学的念头,并写信给他心目中的学术大师,后来无果。现在,他决定先换一个环境,到一个真正搞研究的地方去体会,去学习。最后他还写到,并不后悔进入川大,不后悔来到清华,珍惜一切的历史。王垠的导师洪教授和同实验室的同学证实:这是王垠前晚新添的文字。 >>>>>人民网:清华博士退学引争论

(编辑:张强)

建大要闻

影像建大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