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

评论还需多面看

发布时间: 2016-06-12 作者:来源: 点击:

娇花还需知己赏,名酒还需行家尝。每个人都期待着那个欣赏自己的人,期待那些及时给予回应的评论者。天涯比邻的朋友圈,错综复杂的交际网,我们演绎着自己的小生活,同时也无法避免地成为了他人生活的评论者。

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普及使得人们交往范围迅速扩大,与此同时,对同一事件的点评和不同观点的交流方式也趋向于即时化。而最为传统和基础的面对面交流却显得有点不合时宜了。问题在于每个人思考方式的不同,做事习惯的差异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人们处事方式的不同,面对大大小小的差异,面对与自己的不同,一番评论便随之而来。除这种传统方式之外,网上评论就显得更为普及。各类社交软件、视频网站无不设置评论栏,朋友圈、微博、淘宝等热门平台更是发展成了全民参与的评论形式。

但在这形形色色的评论中,是否真的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呢?首先,从个人角度而言,评价他人的生活对自己、他人的影响都是两面性的。当你看到外界发生的事,倘若对这件事颇有感触,客观地发表个人看法,那么此时的评论就是有积极意义的,或是分享喜悦,或是安慰鼓励,或是提出疑问,甚至是批评指正,不管内容如何,形式怎样,这类评论都是你有感而发,诚心所出,无关个人利益和其他。而另一方面,若你在评论他人时,抱着一种攻击的心态,或是其他不友善的方式,那么这种行为无疑是不可取的。此类方式在日常生活中通常表现为一种个人不满的发泄,而更为激烈的表现则当属网友对公众人物的大幅恶评甚至人身攻击。此时的评论已沦为了部分人发泄的工具,实质内容的缺少,文明言论的缺失,使得评论应有的作用丧失,消极。从群体角度而言,积极的评论会提高个人在群体中的参与度,促进群体关系的融合。反之,消极的评论则是打破群体的和谐,制造出不良的群体关系。

那么,对他人生活发表评论的本质又是什么呢?在我看来,会发表看法,是由于人们之间的差异所致,而这种差异根本上却是人与人之间价值观的碰撞。当我们看到不同,习惯的会以自己的价值观为正确,对于与自己的差异,本能的会产生不解甚至排斥,而评论大概就是这些情绪最直接的表达方式。价值观的偏差多数情况下会通过发表看法而求同存异,但价值观的对立,便造成了一些极端的表达方式。

因此,评论他人生活的意义并非绝对的,不能一概而论,目的、主客体的不同,表达方式的差异都会造成不同的效果。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该大胆地表达自己,不必刻意的瞻前顾后,毕竟,真正的和谐统一并不存在,交流碰撞才是人际交往的主旋律。

(撰文:肖逸云 编辑:彭星星)

上一条:今夜天使降临
下一条:嘿,六月

建大要闻

影像建大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