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诺贝尔奖颁奖时节,作为习惯的看客,国人心里总要习惯性地“复杂”一次,今年当然也不会例外———基于年复一年的“反省疲惫”,“中国科学家为何远离诺奖”的问题不大会像祥林嫂那样喊在嘴上了,可大多国人内里却都在心照不宣地嘀咕着。
去年此时,笔者针对中国诺奖之憾写过一篇文章,提出“扪心自问,我们为世界贡献了什么”的命题:诺奖定位于人类文明贡献,而我们有多少研究是基于“全人类共同的福利”这个博爱的目标呢?一个成熟和负责任的大国之国民,应该超越民族自豪和国家荣誉,具备一种“兼济人类”的情怀。只有这样,属于人类自豪和荣誉的诺贝尔奖才会青睐我们。
重新反省这个命题时,笔者一直在想“为世界作贡献”的现实落点是什么。世界概念属于宏大叙事,必须落脚于一个“小叙事”才有生命和意义,中国科学家应该怎样为世界作贡献。思来想去,还是回到“中国问题”视界内,中国诺奖梦的落点应是“中国问题”。
落脚于“中国问题”,绝不是为了滋养什么民族荣誉感、国家荣誉感或让中华民族在国际舞台上扬眉吐气,更不是因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德曼说过一句“谁能成功地解释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谁就能够获得诺贝尔奖”,而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自己的发展问题都不能解释和解决,何以为世界、为人类文明作贡献?
这里的“中国问题”,是人类文明视域内中国国民生存情态的“中国问题”,是人的生存福利问题,从教育到医疗,从安居到乐业等等诸种“应得权利”的获得。
地球上大多国家都属发展中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问题在发展中国家中最为典型。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问题即世界问题,中国人问题即人类问题,如果中国问题能在理论上有所突破,将是对世界最大的贡献。1999年,20世纪的最后一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第一次授给了一位印度经济学家,他是以研究印度的贫困和饥荒问题,从而对世界经济学理论大厦做出了贡献。
满目山河空念远,不如怜取眼前人,只有先爱身边的人才能将爱扩展至所有的人。正如有学者所说,发展中国家的科学家们,想要得到国际承认,必须要以自己国家大多数人民的切身利益为基本出发点,对本国人民的切身痛苦有亲身感受,有终极关怀,否则不仅会脱离本国人民,在国际学术界也不会得到认可———所以中国诺奖梦的落点应是中国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中国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问题研究在世界理论界的地位会越来越高,解释中国现象和解决中国问题的理论影响就会越来越大———所以中国诺奖梦的落点应是中国问题。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自己的发展问题都不能解释和解决,何以为世界、为人类文明作贡献———这话反过来说,如果我们的科学家以自己的研究切实地解决了某个中国问题,即使没有拿到诺贝尔奖,又会有什么失落和遗憾?(曹林)
2005年度诺贝尔奖揭晓:
2005年度生理学或医学奖:
人物:巴里?马歇尔与罗宾?沃伦
成就:胃溃疡变成了可治愈的疾病
2005年度物理学奖:
人物:约翰?霍尔、特奥多尔?亨施和罗伊?格劳伯
成就:区分烛光与激光的发现 未来手机信号更清楚
2005年度化学奖:
人物:伊夫?肖万、罗伯特?格拉布、理查德?施罗克
成就:烯烃复分解反应
2005年度物理学奖:
人物:约翰?霍尔、特奥多尔?亨施和罗伊?格劳伯
成就:区分烛光与激光的发现 未来手机信号更清楚
2005年度经济奖:
人物:罗伯特-奥曼和托马斯-谢林
成就:通过对博弈论的分析加深了我们对冲突与合作的理解
2005年度和平奖:
人物:国际原子能机构和该组织总干事穆罕默德?巴拉迪
成就:阻止核能在军事领域内的使用、和平利用核能等方面
2005年度文学奖:
人物:英国作家哈罗德?品特
诺贝尔奖官方网站对其评语:他小说里的人物揭示闲聊中的深刻,带人们进入压抑的空间。
(网站编辑:王亚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