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20个教师节到来前夕,从北京传来喜讯,在由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组织的第三届全国师德标兵和全国师德先进个人评选表彰活动中,我校副校长王晓昌教授被评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而在此前不久,王晓昌亦被评为“陕西省师德标兵”。
该项表彰活动是为大力弘扬人民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优良传统,激励广大教师加强师资修养的自觉性,推动新形势下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而组织进行的。在全国教育系统广大教师中,先后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实践了“学为人师、德为世范”的要求,展示了为人师表、甘于奉献的精神风貌。对他们进行表彰,既是对有突出贡献教师的嘉奖,更是对广大默默耕耘着的全体教师成绩的肯定。
王晓昌教授现任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他1982年毕业于我校,1988年出国留学,1992年在日本获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多次被引用。1997年底,王晓昌毅然放弃国外优厚待遇与工作条件,携家回国,回到母校任教。
回国工作后,王晓昌教授一直活跃在教学第一线,并以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精神、务实的教学态度和得当的讲授方法深受师生好评。他重视教学改革,在担任环工学院院长期间,率先倡导本科生双语教学,2002年在入校新生中组建了跨专业的首届双语班,并亲任班主任,制定双语教学计划,承担双语教学任务。“双语班”的组建为优秀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条新途径,与此同时也带出了一支双语教学的骨干教师队伍。他辅导的专业英语以及为青年教师举办的英语讲座深受师生欢迎。
王晓昌教授既积极投身教学改革,又是科研排头兵和学科带头人。在回国后的最初两年间,他先后从自己的研究经费中投入30多万元用于购置实验室公用仪器和设备,改善科研条件。1998年以来先后承担了包括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内的5项国家级项目,8项省部级科研基金项目,4项国际合作科研项目,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80多篇,其中多篇被SCI收录或成为国内核心学术刊物榜首论文,获准4项国家专利,主持研究开发的“自我造粒型流化床高效固液分离技术”被列为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获得2003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在环境工程界享有较高的学术声誉。目前担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被聘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给水排水》编委,在多个国家级、省级学会中担任领导工作。
回校任教以来,王晓昌教授先后于1998年被省人事厅评为“陕西省优秀回国留学人员”,2001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优秀教师”,2002年被省委和省政府评为“陕西省先进工作者”,2001年~2002年被评为校“优秀共产党员”。
(来源:《西安建大报》 记者 李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