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9月16日教育部、卫生部召开的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做好我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工作,校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向全校各部门紧急印发了修订后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传染病防控工作预案》,要求全校各部门认真按照《预案》要求,完善各级组织、监测、上报等防控机制和措施,并做好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和卫生检查工作。
为进一步了解我校防控工作的组织和落实情况,网站记者采访了我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办公室主任、校总务处处长吴昊,就相关的问题进行了了解。
吴昊主任介绍说,我校历来都非常重视校园卫生和传染病防控工作。9月16日教育部、卫生部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后,学校立即组织学习本次会议精神,并召开专项会议讨论制订了防控措施。防控办在第一时间与陕西省卫生厅、教育厅等部门取得了联系,了解相关政策精神,并制作了宣传海报和宣传手册,及时向全校师生传达预防知识。
与此同时,为加强防控工作领导,确保防控工作不留死角,学校建立了三级防控应急工作机制,成立了以甘安生副校长为组长的防控领导小组,下设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办公室,各院(系)部(处)及有关单位的传染病防控工作小组。防控办作为常务机构,负责全校防控工作的宣传、检查、监测、督导等相关工作,并负责全校消毒、隔离、上报等预防控制的组织领导和措施制订与落实工作。
吴昊主任指出,春秋季节,正是肝炎、细菌性痢疾、手足口等肠道和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因此,广大师生在这样的季节要特别注意卫生保健。校后勤部门将在近期组织对学校食堂、楼房生活用水和二次供水水源进行卫生安全检查,并针对近期奶粉事件,对校园内各超市、零售摊点进行专项检查。
秋季处于夏季和冬季之间,夏季和冬季的传染病都有可能在秋季发生。尤其是肠道传染病,如霍乱、伤寒、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等疾病。由于秋季天气仍然炎热,各种细菌、病毒性仍处于旺盛生长繁殖期,食物、水源、环境仍然容易受到污染,所以疾病仍容易发生与流行。
秋季发病最多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为流行性感冒和流行性腮腺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随着天气的变化增减衣服,避免淋雨和受凉,加强户外体育锻炼,接种疫苗,勤洗手等方法,可以预防这些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
而秋季肠道传染病更是多见。我们应该保证方方面面的卫生,防患于未然。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习惯,将避免病菌的传播。从控制传染源,切断病菌的传播途径和增强人体抵抗能力着手,严格把好“病从口入”关。
1、搞好办公室、教室等公共场所的卫生,及时清除室内垃圾,消灭蚊子、苍蝇、老鼠、蟑螂等四害;
2、养成个人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五要”、“七不要”。(“五要”即要按时作息;要睡前刷牙;要饭前、便后洗手;要勤洗澡洗衣服;要勤剪指甲勤理发。“七不要”即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不乱扔果皮、纸屑等废物;不吸烟吸毒;不喝生水;不饮食不洁食品;不用公共毛巾和未消毒杯碗、筷子。
3、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喝生水,不吃生冷不洁食物,不吃经苍蝇、蟑螂等叮爬过的食物,碗、筷等餐具要严格消毒,不要食用“三无”食品(即包装无生产单位、地址,无生产日期、保质期,无卫生许可证);
4、肠道传染病的普通症状:起病急,腹痛,腹泻,排稀便一天可达十次以上,继之脓血便,偶尔伴有轻度发热,四肢无力。严重的有恶心、呕吐、脱水等症状。一旦出现此类症状症状,应立即到学校医务室就诊,能及时让医务室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5、加强个人体质锻炼,做到饮食有节,不暴饮暴食,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