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大新闻网讯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承受着外来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冲击,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问题形势严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控学院学子组建“科技赋能文物保护,青年传承华夏文明”暑期社会实践团,于8月14日前往宝鸡市,深入乡村,寻找非遗传承人,结合团队成员专业知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展开调研,为非遗传承注入科技力量。
秦腔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实践团队首先来到宝鸡市戏曲剧院参观采访,任职于该剧院的副院长、国家二级演员杨朝霞对实践团队的来访表示欢迎。杨朝霞带领实践团队参观剧院,讲解剧院的发展历史。在了解过程中,实践团队深刻感受到老一代艺术家们在经费紧缺、演员人才不足的环境下苦苦奋斗,坚守初心的不易。实践团队了解到,现代社会秦腔受欢迎程度已远不如从前,但近年随着国家扶持力度加大,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欣赏秦腔表演,感受戏曲魅力,宣传中国文化。
实践团队还来到凤翔区非遗保护中心,采访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问题。简单介绍后,实践团队来到被誉为中国泥塑第一村的六营村,对国家级非遗——泥塑展开调研。实践团队前往村民家中,询问有关非遗文化的问题。与村民的交流中了解到,六营村中家家户户都会制作泥塑,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意识逐渐淡化,缺乏创新组织能力。对此,村民们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一定要迎合现代人的喜好,将传统技术和现代社会结合起来。”同时,实践团队特地咨询了村民们对现代戏的看法。据调查,人们普遍更喜欢传统戏曲,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秦腔受众大部分是老年人,另一方面是人们认为古典戏曲在千百年的流传中,经过无数戏曲家的创作与打磨,流传下来的都是精品中的精品,而现代戏曲与传统戏曲相比,剧情简单直白,不够曲折动人,无法在表演中体现出戏曲与现实的联系,导致人们对现代戏曲缺乏兴趣。
接着,实践团成员前往泥塑村。在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胡新明先生的工作室中,制作泥塑的手艺人为实践团耐心的讲解。实践团对泥塑的制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手艺人的指导下亲自体验了一次泥塑制作,制作出了羊、猴子、蛇、小狗、小猪等形象。制作完成后,实践团成员对已经涂上低粉的泥塑作品上色,纷纷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画出了五彩缤纷的作品。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团成员们体会到了非遗文化的魅力,更加深了自己身为中国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文物和非遗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优秀文明资源。实践团成员表示要充分发挥青年力量,结合自身专业知识,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以科技助力文物保护,用行动进行文化传承,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注入新的活力。
文字、图片:信控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