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构建了“我们的传家宝”中华文化传承专项社会实践品牌项目,号召优秀学生组建“寻英调研团”和“文遗月老”等社会实践团,深入全国开展“三学三做”社会实践调研。
“我们的传家宝”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自2017年起不断坚持和推进的以“访学”“研学”“讲学”为途径,以宣传实践革命文化及非遗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中华文化传承专项社会实践品牌项目。六年来,累计教育培养了一万余名大学生积极做中华文化研学传承的思想带头人,精神传播人,实践奋进人。
机电工程学院大力支持学生党员、团学干部带头,先进青年为主体组建了“寻访老兵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百名团员下乡村,科技赋能非遗+”为主题的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六年来,两个主题的社会实践共发动一千余名大学生走访全国19个省,157个区县,分别寻访了116名抗战老兵和132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形成了百万字记录报告,海量图片、视频资料。学院创新性提出多元立体的“研究室--资源库--宣讲团”中华文化传承新模式,依托专家学者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设立老兵精神与传统文化研究室。整合校内外资源,建立文化遗产故事库。联动全国多家高校和企事业单位,组建“老兵精神宣讲团”“文遗月老宣讲团”等大学生宣讲团队,完成研学与讲学的育人过程。
精神火种生生不息,机电工程学院“我们的传家宝”中华文化传承专项社会实践品牌项目收获了累累硕果。一篇理论成果刊登于《中国教育报》纸媒,合著书籍《寻英志--风雨百年的老兵故事》,与陕西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建立了合作关系,与陕西省文旅厅、宝鸡市文旅局等13家政府的单位交流座谈;大学生宣讲团已累计面向校内5000人次的学生宣讲革命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此外还走进北京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建大附中等学校和中国一冶集团、武汉建筑设计研究院等企业面向校外青年群体宣讲。在线上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在微信、微博、抖音等多平台运营“寻英讲老兵故事”“遗落的明珠”官方宣传账号,粉丝累计9272人。近年来,学院依托实体思政育人理念,先后与共青团三原县委、渭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等十余处单位共建“机电工程学院红色教育基地”。学院事迹已受到广泛关注,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加平、接受团队采访并给予高度评价,人民网、中青网、陕西省教育厅、中国冶金报、陕西卫视新闻联播、三秦都市报、学习强国等新闻媒体都对学院事迹进行详细报道。
二、主要做法
(一)访学:立足陕西,面向西部,发掘中华文化遗珠
2017年以来,机电工程学院“我们的传家宝”中华文化传承专项社会实践品牌项目陆续组建超过50支社会实践团队分赴全国各地开展调研。
“有人说我立过功我是英雄,我觉得我不是,我就只是一个历史的见证者。我能在战争中幸存下来就已经很幸福了。而像那些黄继光一样的烈士都牺牲在了抗美援朝战场,有的甚至连个名字都没有”。黄继光生前战友谢万丁老人听闻来自西安的一支寻访老兵的大学生团队要来家采访,提前准备好了黄继光遗照的复印件(原件已由谢万丁老人亲自捐献给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为黄继光存世唯一一张照片)以供大家瞻仰。访谈结束后,谢万丁老人难掩激动之情,他表示现在还有年轻一代愿意为传承老兵精神贡献力量,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就有希望。
革命文化主题利用记录老兵信息、挖掘老兵故事、问询老兵希冀等采访流程,厘清了当前老兵精神存在的传承主体不统一、传承模式固化教条等诸多问题,分析提出“丰富老兵精神学习材料,扩宽老兵精神传播渠道;以崇尚英雄为教育重点,调动学习老兵精神积极性;注重全局观,建立研究教育传播为一体的老兵精神传承模式”等对策。最终建立以老兵故事库为基础,多元化的一库一室两团多基地老兵精神传承新模式,以达成讲老兵故事为主要形式,传承弘扬老兵精神为载体,研究、教育、传播三维并举的革命革命学习教育基地。
传承保护非遗主题通过走访政府、企事业单位、科技文化公司,调研200余项非遗项目,整理归档传人口述史163份,与132位非遗传承人签订合作协议,合作共建24项“非遗文化研学教育基地”、“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并帮助16项非遗项目民间传承人探索数字化、产业化传承模式,为12项非遗拍摄制作宣传展示视频,并上线多个媒体平台。团队以科技赋能、数字化结缘为核心,通过打造“盲盒+”的结缘模式,将数字体验、研学教育、工艺互动、文创设计集于一体,构建了新时代数字结合的非遗产业体系。
(二)研学:调查研究,科学严谨,构建中华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革命文化主题实践队伍引导老兵从自身角度分析老兵精神内涵在所处家庭、家族、社区范围的影响力和传承现状。一是通过老兵精神的家风传承,继承学习老兵品质;二是通过老兵精神的宗族传承,将老兵精神传承下去;三是通过老兵精神的社会影响,了解社会中老兵家庭发挥的精神力量。老兵故事文本的研究在资料处理方式上运用由Glaser和Strauss在1967年提出的扎根理论,即利用开放性编码、主轴性编码和选择性编码三级编码制来对调研访谈的初始资料进行重点内容提取、理论框架构建。团队研究通过深度访谈收集不同时期老兵的资料,并对访谈文本进行逐级编码,提炼出相关老兵精神的内涵和核心,凝练不同内涵和核心的范畴,找到范畴之间的联系,进而架构起老兵精神体系。最终凝练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爱党爱国精神;无畏艰难、奋勇向前的吃苦精神;迎难而上、敢于亮剑的担当精神,这三项精神贯穿了建党百年来老兵的价值取向和态度立场。
传承保护非遗主题成立了“文遗月老”公益组织,开发全球首创科技赋能非遗数字化结缘新模式。“文遗月老”公益组织利用互联网,结合先进数字化技术,与VR、AR、NFT数字藏品等新形式。集非遗资源整合平台、非遗研学教育平台、非遗文创定制平台、NFT数字藏品平台、非遗创意设计工作室、线上线下互动平台于一体。科技赋能联合构建活态非遗体系。团队遵循“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原则,探索文化、经济协调发展模式,形成非遗文化——传承队伍——大众间的良性循环。2021年,团队与西安市“爱唐味”糕点厂家合作,立足厂家属地、产品等特点,团队在包装盒设计上融入了唐文化、唐IP风格,并在糕点等产品样式上加上属地文化设计。“爱唐味”一改以往风格,在淘宝、抖音、小红书等平台点击量明显上升,深受欢迎。
(三)讲学:培根铸魂,广泛传播,做中华文化的继承人
机电工程学院基于多年实践调研成果,成立多元立体的“研究室--资源库--宣讲团”中华文化传承新模式。
“我们的传家宝”中华文化精神研究室人员组成为教授4位,讲师3位,助教6位。研究室是整个项目起源与发展的核心,在陕西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等单位的指导下,由校党委支持建立、各级团委推进实施,以“寻英”“访非遗”相关活动为中心,探索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特点、作用以价值意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时代特征与青年成长规律相结合,探索研究新时代下学习、继承、弘扬与发展中华文化精神的新模式与新方法。研究室还为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再以实践检验理论可行性,多位立体、循环反馈式的为传承类似红色文化提供理论及实践借鉴依据。
中华文化资源库通过收集整理老兵故事、非遗锦集相关的文字、照片、视频。主要内容包括:故事集——《寻英志》,收录了实践团六年来所寻访老兵故事,聚焦故事中所体现的老兵身上的精神向更多人展现流贯在字里行间的革命精神和英雄主义思想风貌;对话集——访谈实录《我与老兵的对话》、《我与非遗传承人面对面》,是百余位老兵、130余位非遗传承人的采访实录,聚焦大学生对老兵和非遗传承人的崇敬和老兵对大学生的期望.用话语真实呈现老兵的峥嵘岁月与时代感慨;日记集——团队成员感悟集《田野日记》,展现实践团成员于酷暑严寒中走街串巷,倾听故事的内心深刻触动于自身精神的升华,以及记录了团队成员在走访路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团队协作解决问题;影视集——音视频记录合集《百年兵魂》。结合时代及当地特色,设计非遗文创,推动非遗传播。收集拍摄非遗图片、视频资料2600多G;形象集——老兵形象展合集《寻英之路》,开展《老兵敬礼》老兵形象展活动,寻根百年,致敬烽火岁月,老兵的敬礼跨越数年,让人为之动容;语录集——老兵寄语新时代青年《听党话,跟党走:老兵对新时代青年的一百句寄语》,在实践过程中,邀请老兵给予青年一句寄语,既是老兵们对青年的期待与鼓励,也是老一辈时代建设者与时代新人的交接与使命传承。资源库为学院建立大学生宣讲团提供了理论基础,印刷、出版的合集专著也成为广大学子学习的重要参考资料。
大学生宣讲团包括老兵、非遗传承人、教师宣讲员、宣讲员(包括调研团成员,党团支部)、外聘名师与学者。在校党委宣传部以及校团委的指导下开展相关活动,校内活动受众为老兵精神校内学习基地,校外活动受众为企业、事业单位、社区以及各级党支部面向校内外、大中小学、各基层团党支部等开展各类主题宣讲活动。
三、工作成效
(一)线上线下相结合,文化自信浸润影响近万人
大学生宣讲团开展“两横两纵”的宣讲模式,即两个主线:老兵精神宣讲、非物质文化遗产宣讲团;两种模式:线下展示宣讲、线上直播宣讲。宣讲团面向校内固定宣讲教育场所,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等高校设立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学习教育基地,依托党团支部定期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建立“寻英讲老兵故事”微信公众号,累计推出百篇老兵故事,老兵精神宣讲团线上线下已累计影响6000余名大学生。宣讲团立足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多次走向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高校和中国一冶集团、武汉建筑设计研究院等企业的校外青年群体宣讲老兵精神。西建大附中、三原县陵前中学的学生也多次接受老兵精神教育。累计宣讲场次60余次,影响人数13000余人,超过2560学时。“遗落的明珠”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号、抖音号等,并向各大媒体平台投递新闻稿件,环球网、中华网、中国网、人民日报客户端、中国青年网、凤凰网等多家权威媒体均对实践团的实践活动进行了报道。团队报道全网累计浏览阅读量已破亿次,实践团的实践活动被多方所关注,其中抖音平台视频号被陕西省共青团官方账号“三秦青年”所关注,部分视频被中华全国学联官方账号点赞支持。
(二)积极转化实践,研究成果提质增效
实践育人项目成立以来,获共青团中央指导的第七届“全国百强实践团”荣誉称号、“寻访老兵故事、传承革命精神”社会实践团队获得2018年陕西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寻英调研团团长孙京莉获评“全国钢铁行业优秀共青团员”。基于实践团队的作品获第十三届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挑战杯红色专项赛全国三等奖、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金奖。以“我们的传家宝”中华文化精神研究室为主体,承担了陕西省思想政治工作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新时期老兵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等多项省部级、校级课题。涵养大学生理论水平,在《中国教育报》、《中国冶金报》发表理论文章各一篇,出版专著《寻英志--风雨百年的老兵故事》。
《中国教育报》刊登团队事迹
(三)引领广大学子砥砺前行,实践育人模式广受关注
事迹受到广泛关注,被人民网、中青网、陕西省教育厅等多家新闻媒体详细报道。两个主题社会实践团成果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被人民日报、环球网、中国日报、中国青年网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累计532篇。团队研究成果受到陕西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推荐,老兵故事集《寻英志》被学校、学院、九三学社西安市水利支社等部门纳入党史学习重要资料。受到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加平,陆军工程大学副校长、少将方秦教授,西安市政协委员、陕西省中共党史学会常务副会长袁武振教授推荐。得到抗美援朝老兵、黄继光生前战友谢万丁的认可,并为团队题写寄语。
宣讲团成员不断成长,例如宣讲团本科生梁喜源深受老兵精神感召,在宿舍创办“宿舍小课堂”帮助同学课后学习。梁喜源成绩优异,在课堂学习之后,还会在宿舍帮扶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克服重难点知识,更好的加强自身学习也顺利通过期末考核。在他的热心帮助下,班级的挂科率下降不少,很多同学也顺利完成学业任务。经学院宣传,一夜之间宿舍学习之风吹遍校园,引领其他优秀同学也带动宿舍学习风气。梁喜源的事迹也受到央视新闻、光明网、中华全国学联、共青团中央、陕西电视台闪视频、陕西都市快报等省级、国家级媒体的报道。学校各学院也购买宿舍小白板,相继效仿,延续学习之风。
四、工作启示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收获了丰富的实践调研材料,掌握了设计开展社会实践精品项目的方法,发挥了实践育人实效。开创的“研究室--资源库--宣讲团”革命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新模式被兄弟院系广泛采用。
开展“我们的传家宝”中华文化传承专项社会实践品牌项目,大学生宣讲团用理论与实践传承革命文化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让故事成为经典,让经典代代相传,激励广大学生不畏艰难苦困,牢记初心使命,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在“学”、“思”、“践”、“悟”中将思想政治教育逐层深入。
在全民努力奋斗实现中国梦的今天,作为肩负时代使命的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是对新一代奋斗者思想上的洗礼,激励更多青年能够延续这种红色血脉,不忘初心,为伟大的祖国繁荣富强,人民的幸福安康,砥砺前行!从中华文化中,自觉汲取力量,涵养精、气、神,这终将成为一代人与国俱进,得以强大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