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有我,青春有为;建大青年,挺膺担当。”2024年暑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围绕理论普及宣讲、党史学习教育、中华文化传承、生态环保治理、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成就观察等专项,组建超1200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超过15000名师生奔赴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开展了丰富多彩、富有实效的社会实践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所有知识要转化为能力,都必须躬身实践。”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教育,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西安建大结合学校特色、学科特点,引导学生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坚定听党话,永远跟党走,在田间地头站稳人民立场,在祖国大地读懂中国方案,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战略,用个人选择回应时代需求。
发挥专业优势,服务社会发展
西安建大青年走进乡村基层一线,结合专业所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专业知识助力破解基层技术壁垒和科研难题,探索创新解决方案。以完成古建筑保护传承、房屋抗震加固、优化基层应急储备等方式为载体,服务社会发展。
建筑学院聚焦于青海省五市六县人居环境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创新性地提出综合性的保护策略框架,促进青海省村落的可持续发展与有效利用,助力打造和美乡村新风貌。土木学院赴“一带一路”沿线对当地农房进行全面的抗震能力检测和评估,为当地技术人员提供抗震加固技术培训,制定应急预案,增强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冶金学院开展“万生进百企、钢铁筑脊梁”主题实践活动,以学习车间冷轧工艺、涂油工艺、表面处理工艺、检验工艺为依托,为注炼铁领域的发展趋势和技术动态。资源学院分析陕西传统乡村应急物资储备情况,结合地理环境与需求,优化配给策略,制定科学储备方案,切实助力陕西乡村应急能力提升。
科技助农富农,助力乡村振兴
在乡村振兴一线主战场,各实践队伍对各地特色产业发展进行深度调研,用自己的专业所学服务家乡的建设发展,积极助力乡村振兴,谱写乡村新篇章,用个人的智慧和创意结合家乡的传统和特点,为家乡发展带来新活力。
机电学院以81对公益慢火车沿线乡镇村落为调研对象,从多元化维度和网络视角整合沿线“农产品+非遗+旅游+教育资源”模式,构建信息平台。艺术学院走进铜川市柳林村,以乡村策划服务为主,引入智慧科技,推动“多规合一”,加速城乡融合发展的空间布局。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实地调研商洛市商南县特色产业—茶产品,探究“茶+旅游"、“茶+康养”、“茶+深加工”等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升级转型新路径。
体育学院“以体育人”体育支教志愿服务暑期社会实践团,从课程开设、师资力量、社团建设、赛事举办等方面调研临渭区中小学体育教学,做好支教成员的前期培训工作及支教全过程、全方位指导及监督,达到“以体育人,以体育德,以体益智,以体健魄”的目标。
保护绿水青山,践行绿色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各实践团奔赴环境治理一线,探讨生态保护的途径和方式,利用专业知识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专业分析、给出解决方案,为地方生态环保可持续建设提供指导建议,助力生态可持续发展。
环境学院赴汉中市曹家营村、安康市喜河村等27个汉江流域上游村落调研生活污水排放情况,污水处理设备运行情况以及农村黑臭水体分布及整治成效,提出汉江流域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方案和策略。建科学院以“光伏发电设施”和“清洁取暖设备”为主题,前往咸阳、陕北等地区深入调研当地清洁供暖现状以及“煤改电”、“光伏发电”等“双改”政策的实施成效,构建多维度的环境评估框架,将监测数据与客观监测指标相结合,深入分析陕西关中地区清洁供暖现状。理学院赴陕西省西安市及其周边调研有关“建筑垃圾资源化回收再利用”,致力于建筑垃圾回收生产再利用。安德学院赴长安八水调研河流水质环境,测量COD等水质数据,探索河滩治理新模式,发展强河岸生态缓冲带建设和水生植被生态保护恢复,通过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结合,开展河湖水生态健康修复维护,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
探寻文化根脉,赓续文化新篇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留中华文化基因。各实践队伍积极响应文化保护号召,探索传统文化传承新路径,让古韵焕发新辉,共筑文化自信长城。
管理学院赴陕西及其他省份调查妇女非遗产业现状大型“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团队,聚焦于妇女非遗产业的全产业链发展现状以及女性从业者的实际状况,采取创新性的数据分析方法、采集软件,为妇女非遗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普适有效的、创新性的发展模式和政策建议。文学院“大先生”精神传承暑期社会实践团,赴西安市中国营造文化研究中心对祁嘉华教授进行专项访谈学习,守护散落民间的历史瑰宝,在探访中深化师生文化底蕴与实践智慧。公管学院利用分层抽样和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深入调研陕西省各区县公众参与遗产保护现状,致力解决公众参与遗产保护应用普及。
安德学院赴陕西省延安市暑假社会实践团进行传承红色基因,续写红色华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文化活动与革命遗址探访,团队深化了对红色文化的认知,切身感受到红色英雄与红色革命精神,明确了青年传承红色精神的使命,增强了红色文化传承的责任感与决心。
创新理论宣讲,传承时代使命
为深入学习宣传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将革命精神和科学家精神播撒向每一位青年学子的心田,激励青年学子将爱国情怀转化为实际行动,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不懈奋斗。
材料学院“百名材子讲百年”赓续科学家精神暑期社会实践团以“科学家精神”为引领,走进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和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探访科技前沿的圣地,重温总书记的殷切期望,提升同学们对科学家精神的深刻理解,激发同学们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创新热情。马克思主义学院从革命纪念馆到新华社旧址,再到枣园革命旧址,调研学习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在陕赓续发展,并利用“西建大千问千答”微信视频号面向学校师生进行了题为“赓续红色血脉 传承延安精神—新时代大学生如何将精神伟力转化为奋斗动力”的“大思政课”线上讲授。未来技术学院在革命圣地延安开展以“红色文化融入绿色建筑”为主题的“大思政课”研学实践活动,将思政课堂放在革命旧址和红色场馆,开展实地教学、现场研讨、分组汇报,针对红色场馆展厅设计、黄土高原人居环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农村农业与乡村振兴等主题开展实地调研,提出优化方案,形成调研报告,将红色文化融入专业实践,解答如何在黄土高原这片红色的沃土上实现绿色发展的时代之问。
汇聚青春力量,赋能基层治理
为响应国家关于加强社区管理和的政策导向,解决基层治理中的各项问题,各实践团队深入基层,以专业知识和社会责任感为武器,用青春力量守护家园和谐,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
化工学院将关爱的目光投向农村留守儿童及残障青少年。通过手工制作、防欺凌教育及家访调研等多种方式,为留守儿童送去温暖与关爱,努力在孩子们心中种下希望的种子,并用家校联动的模式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也为基层治理带去了新模式、新方案。此外,建大学子也积极参与到禁毒防艾工作中,通过微电影等新媒体方法,将禁毒防艾的理念传递给千家万户。用创意与热情点亮禁毒宣传的火花,用行动展现青年学子的责任与担当,为构建无毒社会贡献建大青年力量。
信控学院依托团中央“一起云支教”专项社会实践活动专,以“一起云支教”网络平台为抓手,为偏远地区的孩子们提供线上支教,赋能乡村教育。此外,各学院积极申报“乡村振兴 青春笃行”、“推普助力乡村振兴”、“七彩假期”等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拍摄制作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学习视频、开展支教活动,助力基层经济文化发展,用行动诠释青春火热实践的价值。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建大学子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向基层,在实践中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在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未来,建大青年将继续用胸怀天下的情怀、肩负使命的担当、温暖世间的博爱、持之以恒的精神,书写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民族、无愧于人类的精美篇章;用奋斗绘就青春画卷、践行初心使命,让青春之花在为祖国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人类文明的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文字:校团委 图片:各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