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82205305-6612 邮箱:news@xauat.edu.cn 主办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网络中心
设为首页
新闻爆料:029-88881234
本网供稿:108133970@qq.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建大要闻
 

新突破!西安建大喜获第十六届“挑战杯”国奖4项!

来源:校团委  日期:2019-11-14  浏览次数:

建大新闻网讯     11月7日至13日,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学联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办。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贺军科、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徐延豪、工信部副部长王志军、中国社科院副院长、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家明出席竞赛开幕式。我校喜获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获奖成绩位列陕西高校第四、省属高校第一,实现了学校在该项赛事上的历史性突破。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中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竞赛活动,被誉为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每两年举办一届。本届大赛,全国共有1573所高校的近300多万大学生参加竞赛,经过各校赛、省赛层层选拔共有1513件作品入围国赛,经过网评和复评,共有212所高校的447件作品进入终审决赛(含港澳地区),经过封闭展示和公开答辩,由我校环境学院金鹏康教授团队指导的作品《消除黑臭,澈水长流--基于西安市黑臭水体防治对策研究》荣获一等奖。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在全国终审决赛期间,校党委副书记张志昌前往北京决赛现场看望并慰问参赛师生团队,对同学们的项目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对相关部门、学院和指导老师的辛勤付出给予了充分肯定,勉励同学们不断超越自我,勇攀高峰,挑战筑梦,科创报国。

据悉,学校于2018年10月启动了校级赛事,经过项目初审、作品查重、校外专家网评和公开答辩等多个环节,共遴选出18个优秀项目参加陕西省赛,参赛项目全部获奖。此外,在省赛、国赛推报过程中,学校组织了多次校内培训,相关学院、专家团队积极参与,从参赛选题、项目培育、答辩展示等方面对参赛团队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和辅导,为优异成绩的取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未来,学校将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开展以“挑战杯”“创青春”为竞赛龙头的各类学术竞赛和实践活动,大力营造人人参与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推动学校创新创业工作。

 

部分获奖项目情况介绍

项目名称:消除黑臭,澈水长流—基于西安市黑臭水体防治对策研究

团队成员:张晨、罗懿、姜阳、赵家豪、方兴、薛福举、贺豪华

指导教师:金鹏康、冯永宁

所在学院:环境学院

获奖等级:一等奖

项目简介:项目团队依托专业学科优势,针对西安市城六区、临潼区等13个主建成区的931处水体开展黑臭水体识别排查及分级判定工作。整个排查工作历时近三个月,发放问卷9000份,调研范围覆盖3629平方公里,测定水样6876个。基于调研结论,团队提出了太阳能充氧曝气、景观水体与绿地灌溉系统节能交互设计两项黑臭水体技术治理措施。同时,着眼于当前黑臭水体综合整治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创新性的提出了“政府-高校-公众”协通联动的全民盯防新模式,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黑臭水体综合防治全过程监管平台”,实现黑臭水体及时反馈、及时治理与长效保持。西安市水务局高度认可调研工作以及团队提出的防治对策建议,并将其运用到疑似黑臭水体的整治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调研活动得到了人民网、中国青年网等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与报道,并且在社会层面上也产生了热烈的反响。

 

项目名称:古城镇“环境活态化”保护模式的提出——对影响陕甘川地区古城镇保护中环境因素的调研

团队成员:秦凯、吴渊岳、林佳、胡月、华子全、赵丹、邓霭妮、李欣蕊

所在学院:建科学院、机电学院、冶金学院、管理学院、土木学院、艺术学院、安德学院

获奖等级:三等奖

项目简介:项目团队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建筑人居环境三个方向出发,对陕甘川三省交界地区部分古城镇保护情况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利用相应测量仪器测量并对当地居民进行走访及问卷调查,借鉴国内外经典古建筑保护技术与方法的经验,探究对影响古城镇保护情况的各类环境因素,创造性提出基于各类环境的古城镇“环境活态化”保护模式,对中国古城镇保护提供了方法与对策。

 

项目名称:公众参与,因村制宜——提升村民参与乡村建设与发展动力的对策研究

团队成员:赵潇、陈丛笑、宋长奇、高丹琳、郭金枚、沈蕊、林伟、许入丹

指导教师:沈婕、王瑾、赵南森

所在学院:建筑学院

获奖等级:三等奖

项目简介:项目针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村民参与流于形式、停留在表面而导致无法真正发挥村民主体作用的问题,通过理论研究、调查分析,明确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特征与村民参与动力的影响关系,提出村民参与应该根据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特征的不同进行相应的引导,并通过相应对策建议的提出,提升村民参与乡村建设与发展的动力,对地方政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文字、图片:校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