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82205305-6612 邮箱:news@xauat.edu.cn 主办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网络中心
设为首页
新闻爆料:029-88881234
本网供稿:108133970@qq.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建大要闻
 

【媒体建大】《陕西日报》:瞄准扩大内需机遇 实现岐山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  日期:2021-05-07  浏览次数:

《陕西日报》2021年5月7日    第6版

郡县治,天下安;郡县富,天下足。县域经济已成为实现城乡融合、农业现代化的综合经济形态和重要载体。陕西省岐山县是西北地区老工业基地,其县域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连续多年为全国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陕西省岐山县汽车产业瞄准扩大内需机遇,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美好需求,实现更高水平供给,“十四五”时期努力使自身在县域经济中的龙头作用更加凸显。

新格局下,岐山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突破困局

一是汽车产业市场发展面临新挑战。受全球汽车产业深度变革影响,汽车在性质上从交通工具向大型移动智能终端转变,在生产上由专业化制造向智能化制造演进,后疫情时代消费能力受限和海外订单的减少都是面临的挑战。二是产业整体规模有待提升。岐山县拥有汽车产业的多个系列和品种,但产品市场占有率亟待提高,整车与零部件产业发展水平不相匹配,整体竞争力不足。三是产业集群效应不强。汽车产业集群效应不明显,省内汽车相关企业分散。汽车产业属于长链条、高关联度产业,要发挥集群竞争优势,需要上下游众多产业的支持配套。四是产业人才支撑要加强。人才结构有待优化,有效供给不足。原有人才主要集中在传统的汽车加工生产领域,从事新能源动力发动机、混合技术、传输技术以及能源存储等专门技术人才较为缺乏。受区位等因素影响,人才稳定性不足,汽车产业出现高端人才流失现象。

适应新发展格局,实现岐山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迎接时代挑战,挖掘汽车产业发展潜力。积极探索“互联网+汽车”的新模式,一方面,构建互联网汽车信息交互平台,加快完善数据库,建立适应国内外市场需要、能快速反应的销售网络系统,培育发展汽车及零部件电子商务产业,另一方面,基于互联网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西北售后产品的市场销售和配送中心。密切联系制造商、经销商、服务站、供应商和客户,集成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拓展零部件和汽车用BTB(企业与企业之间通过互联网进行产品、服务及信息的交换)、BTC(企业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等销售形式和贸易模式。通过大数据的支撑,学习借鉴知名汽车企业的经营理念与发展之道,提供优质、精准的线下服务,打造快捷全面的零部件运送和维修服务系统,形成规模和品牌。要探索新冠肺炎疫情后汽车产业发展的新路径,在产品研发上加入健康要素配置,如空气消毒及净化、健康监测等功能。同时,销售环节要扩展线上体验、选购为主的新零售模式。

二是扩大产业规模,提升汽车产业发展水平。提高整车和零部件汽车企业专业化水平,将先进技术尽快应用于汽车产业,研发高技术、新能源产品,推进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全面提升汽车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持续抓好陕汽商用车、汉德车桥等项目,加快新增产能全面释放,加快汽车零部件生产线、生产基地等项目建设。要扩大“中、轻、微、专、新”产业规模,打造涵盖中卡、轻卡、微型车、专用车、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体系的商用整车生产基地,重点发展以中轻型载货汽车、新能源汽车、专用车为代表的汽车产业,增强岐山汽车产业的竞争优势。要重视新能源汽车的生产,作为全国为数不多同时具备新能源乘用车和商用车生产的县域,要在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积累上有所作为。

三是拓展产业链,增强汽车产业集群效应。要提升产业集聚度,延伸产业链条。通过编制县域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优先引导汽车产业研发资源、人才资源等向岐山县域集聚,打造汽车产业创新高地,发展零部件产业集群,形成差异化发展。如促进化工产业链向汽车配套延伸,积极引进橡塑专用料生产企业,提升化工产品为汽车配套的比例;加快汽车后市场发展,促进整车、零部件生产和汽车贸易进一步繁荣,推进汽车金融、汽车物流等相关产业协调发展。政府应充分发挥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引导作用,加强财政税收和金融政策支持,吸引更多资本进入汽车相关辅助产业,完善汽车生产上下游产业链条。要依靠本土性内生创新和行业协同,加大科技投入及配套设施建设,加强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创新知识产权、成果转移、科研激励等方面的制度,鼓励汽车行业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科研成果向企业转移,将科研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

四是优化发展环境,推进产业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创新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和人才交流与合作等,巩固壮大岐山县汽车产业人才规模,重点培养、吸引新能源汽车高层次技术研发人才。积极推进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构建新能源汽车创新平台,以平台建设培育和吸引人才。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引导、鼓励和支持企业重视人才培养,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创新汽车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由政府牵头,倡议有条件的高等院校设立新能源汽车相关学科和专业,加快优势学科培育和新能源汽车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要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立足产业需求,围绕新能源汽车发动机、电机、锂电池及动力传输等关键领域,创新重点人才扶持政策。人才引进上采取“季节型、假日型、候鸟型、契约型”等方式,走人才共享之路;从物质奖励和关怀保障等方面加强扶持,在工作中大胆使用人才,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激发干事创业活力,全方位提升高层次产业人才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

( 张志昌    作者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 

来源:《陕西日报》2021年5月7日

原文链接:esb.sxdaily.com.cn/pc/content/202105/07/content_754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