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82205305-6612 邮箱:news@xauat.edu.cn 主办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网络中心
设为首页
新闻爆料:029-88881234
本网供稿:108133970@qq.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建大要闻
 

【媒体建大】《陕西日报》:服务国家建设是不变的信念——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李安桂教授团队

来源:  日期:2022-02-24  浏览次数:

 

《陕西日报》2022年2月24日    第8版

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李安桂教授团队的实验室,有一个1∶15缩尺有机玻璃建筑模型,透明的模型内部,各种管道清晰可见。

“这是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国际指廊、连廊及扶梯井的模型。在这里,我们开展机场空气流动可视化及病毒传播示踪试验。”李安桂介绍,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回应社会关切问题,是团队几十年来不懈的追求。

2021年12月,西安经历了严峻复杂的疫情考验。李安桂教授带领团队开展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新冠病毒传播空气输运路径解析,助力机场新冠疫情防控与空气环境保障。

2021年12月17日,李安桂教授带着团队研究生携带必要的测试仪器,按照二级防护要求,对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3航站楼、连接楼、国际指廊(国际到达/出发层)及相关区域进行实地调研和基础数据收集,测试了航站楼空气流动情况及环境参数、通风量等。基于现场调研测试及流行病调查结果,团队连夜确定了机场新冠病毒传播扩散潜在高风险区域,回来后就自行建造了这个模型。

与此同时,李安桂教授带领团队7位老师对机场附近建筑群及机场航站楼进行了建模,开展全尺寸空气动力学模拟,模拟当日气象条件下机场外风场及室内空气运动特性。

历经一个多月攻关研究,团队从通风及室内空气动力学的角度,基于机场现场调研测试、可视化试验、空气动力学模拟,对病毒气溶胶传播输运路径进行研究,查明并获得了病毒传播高风险区域的病毒稀释倍率与传染概率,查明了机场新冠病毒电梯井(扶梯井)传染风险点。

团队基于研究提出的系列空气环境防疫技术措施及建议,被西安咸阳国际机场采纳实施并指导机场疫情防控整改与环境提升,也为其他国际机场、口岸空气环境疫情防控设计与运行保障提供参考。

近日,教育部正式公布了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名单。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设备科学与工程学院李安桂教授地下空间环境保障教师团队入选。

李安桂说:“中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部分工程实践已领先于世界。实践遇到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难题,这就是我们的研究方向,科学问题往往蕴含在工程实践中。”

多年来,李安桂教授地下空间环境保障教师团队扎根西北,深耕地下环境保障领域,解决地下空间环境保障难题,获得多项重量级荣誉及称号。李安桂教授作为第一完成人,荣获2012年、2016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

相比于地上环境,地下空间封闭性强,空气流通性差,热湿环境调控难度大,各类污染如有害气体污染等问题突出,一旦发生火灾或毒害气体泄露,有害气体易滞留、难排除,严重危害人员生命健康与工艺设备运行。“地下空间环境保障的任务是用先进高效通风理论与技术,根据气候变化、地下洞室构造以及千差万别的生产工艺条件,营造安全、健康、舒适的地下空间环境,为人们地下空间的生产、生活、生命安全保驾护航。”李安桂说。

李安桂教授团队主要从事地下水电、隧道、洞库等地下环境保障研究。这些地下工程多建于艰苦偏远的河谷山区,他们深入工程实践第一线,足迹遍及全国7大流域百余条江河。目前,团队主持完成50余项国家重大地下工程环境保障攻关项目,在地下空间生产、生活及生命安全环境保障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解决了环境保障系统瓶颈性难题,成果广泛应用于长江、黄河流域及“一带一路”国家地下工程,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科研服务社会是他们不变的信念。李安桂教授团队主编、参编国家及行业规范、指南13部,指导工业、国防、人防等工程建设,引领我国地下空间环境保障技术的发展。疫情期间,李安桂教授团队牵头编制完成了《建筑空气环境防疫设计与安全保障指南》,被住建部评价为“对我国建筑疫情防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该指南已被翻译成多国语言,为全球抗疫贡献了“中国力量”。(本报记者 吕扬 通讯员 宋阳)

来源:《陕西日报》2022年2月24日

原文链接:esb.sxdaily.com.cn/pc/content/202202/24/content_777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