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82205305-6612 邮箱:news@xauat.edu.cn 主办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网络中心
设为首页
新闻爆料:029-88881234
本网供稿:108133970@qq.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周济在教育部2005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来源:  日期:2005-01-07  浏览次数:
    一、关于2004年的教育工作

   

    2004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教育系统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贯彻落实《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年初确定的各项重点工作有序推进,同时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适时地调整了一些工作部署,各个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教育改革和发展事业取得了新的进展。

   

    1.重点加强农村义务教育,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工作开局良好。

   

    --建国以来第一次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对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进一步统一思想,积极调整工作重心,坚决把农村义务教育作为整个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实施新一轮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战略重点,集中主要精力和财力,切实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各项工作。

   

    --“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开局良好,进展顺利。在国务院领导亲自推动下,今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召开了西部“两基”攻坚工作会议,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教育部密切配合,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出台相关配套政策。与西部12个省(区、市)人民政府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签订了“两基”攻坚责任书,正式审定和批复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的四年规划和2004年实施计划。规划共覆盖955个县,拟建设项目学校7730所,可增加寄宿学生203万人。中央财政和国债资金今年各安排了15亿元,建设资金已经下达,工程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很多省没有等到这笔资金的下达,就已经先期贷款开始工作,2364个项目学校已启动建设,可解决65万学生的寄宿条件。这些学生明年将进入崭新明亮的教室和安全舒适的宿舍学习、住宿,再也不用为上学每天翻山越岭、长途跋涉。“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国家已投入13.64亿元,地方配套9.1亿元,在西部地区12个省(区、市)、中部6个省以及山东省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一部分农村地区进行了集中连片试点,同时覆盖了中央确定的9个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地(市、州)、县,试点工作十分成功。国务院办公厅已正式批复了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共同制定的总体实施方案,计划投入50个亿,工程进入全面启动和实施阶段。此外,二期“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和“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继续实施。通过重点投入,为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建成了一批设施齐全的学校。大批危房得到了改造,因房屋倒塌造成学生伤亡的事故明显减少。贫困家庭学生和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就学问题引起高度关注,“同在蓝天下,共同进步成长”正在逐步成为现实。全面推进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继续贯彻《国务院关于改革和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推动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教育对口支援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中央提出的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政策得到落实,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大大增加。2004年,除一般性(工资)转移支付、税费改革转移支付中用于教职工工资的资金外,中央财政安排用于农村义务教育的各类专项资金达到100亿元,比2003年的58亿元增长72%。各省(区、市)也不同程度地加大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安排了农村义务教育专款,大部分已制定了财政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的拨款标准。江西省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比去年翻了一番,明年准备再翻一番,全部由省财政承担。

   

    --“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各地在实践中创造出成功的经验。农村税费改革为农村义务教育长远保障体制的建立提供了重要契机。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加大工作力度,地方各级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加快工作进度。截至目前,绝大部分省份已基本完成将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管理和人事管理上收到县的工作。以政府为主的投入体制已基本确立,公共财政支撑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机制正在形成。到2003年,全国财政预算内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拨款达到了1094亿元,比1999年的533亿元增加了一倍多,占当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总投入的80%,2004年的情况还会更好一些。教育督导工作得到加强,推动建立对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进行督导评估的制度,针对教育热点问题开展了专项督导。

   

    2.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切实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今年上半年和下半年,中央先后颁发了两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重要文件,一个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即中央8号文件;一个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即中央16号文件。中央还召开了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以党中央、国务院的名义颁发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件,在党和国家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得到了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和大力支持。教育系统高度重视,认真学习,及时研究贯彻落实的方案,通过召开座谈会、下发通知、举办研讨班等方式,对战线的学习贯彻工作进行了全面的部署。广大干部教师通过深入学习和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观念,及时调整工作部署,切实把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摆在突出位置,抢抓机遇,狠抓落实。

   

    --充分发挥学校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在全国广泛开展了第一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及时修订了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把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贯穿于教育工作的全过程。深化德育课程改革,加强时事政策和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以及远离毒品教育。全面部署并加快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全面展开,广东、山东、海南、宁夏四省区开展了高中教育阶段新课程实验。进一步深化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进一步加强,颁布了德育大纲,开展了一系列很有成效的活动。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和艺术教育工作,举办了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和第一届全国中小学生文艺展演。

   

    --贯彻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关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会同中宣部、团中央组织开展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调研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调研。参与中央16号文件的起草。认真研究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的意见和措施。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进教学方法,加强课程和教材建设,积极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开展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大力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通了“中国大学生在线”网站。深入开展大中专学生暑期文化科技“三下乡”活动。积极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为了切实推进16号文件的贯彻落实,中央定于明年元月17、18日召开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专门研究讨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我们正在会同有关部门认真地做好会议筹备的各项工作,一系列相关配套文件正在积极研究制定之中。

   

    3.高等教育事业健康稳步发展,高水平大学建设得到推进。

   

    --高等教育规模继续扩大。年初计划,今年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410万人,比去年增加8%;研究生招生约32.7万人,比去年增加5.8万人。执行结果,研究生和本科层次招生把握住了年初确定的目标,但高职层次招生没有按计划控制住规模,超招了30余万人。目前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超过20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预计约19%。

   

    --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工作得到加强。启动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成立了高校教学质量评估中心,开始了五年一次的高校教学评估工作;以大力加强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为主题,召开了第二次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各地和高校出台了许多加强教学工作、提高教育质量的措施。全面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得到推进,以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建设为重点,会同财政部启动了“985工程”二期建设。有关学校认真研究制订学校的“985工程”二期建设规划。继续推进“211工程”建设,“十五”期间的“211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全部批复。

   

    --继续深化高校管理体制、布局结构调整和高校后勤社会化等各项改革。为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快速健康发展,教育部决定与中西部地区没有直属高校的12个省(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共建一所地方所属大学,目前与多数省(区)的共建协议已经签订。完成了军需大学等四所军队院校划转地方管理的移交工作。

   

    --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成立了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切实推进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咨询服务、信息资料建设和科研体制改革。在经费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投入5000万元用于支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建设,发布了建国以来第一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得到了各方面的良好评价。

   

    --高校科技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化等工作得到推进。制定了“高等学校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推动基础研究基地的建设与发展,推进工程研究(技术)中心建设。加强对高校承担973、863以及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培育和引导,通过协调与集成,增强高校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竞争力。进一步加强产学研结合,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积极服务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西部大学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工程”、“中国网上教育平台试点工程”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国网格计划”等一批重大应用与示范项目快速推进。

   

    --高度重视高校安全,继续保持高校稳定。重视把握意识形态领域信息舆情和师生的思想动态,进一步加强网络和信息安全工作,切实加强校园和周边整治工作,及时处置各类事端,切实维护高校稳定。

   

    4.以就业为导向,进一步推进了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国务院成立了由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7部委组成的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7部委联合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路。推进实施“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计划”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启动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在成都召开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经验交流会,提出教育要全力为农村劳动力转移作贡献。在无锡召开了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现场会和第三次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经验交流会,推动加快培养生产服务一线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和市场需求,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各地和职业院校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根据经济结构调整和市场的需要,不断调整专业结构,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相关专业。加大了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和试验的力度,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管理和办学体制改革。各地积极扩大各类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前几年,中职招生人数一直在下滑,从去年开始,下滑的势头得到遏制,出现上升的趋势,今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达到了550万人,在校生人数突破1370万;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人数预计可达580万人,比上年增加近百万人。

   

    5.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切实加强教育系统领导班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

   

    --会同中组部、中宣部召开了第十三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对高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作了全面部署,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目前各地和高校正在认真贯彻落实。努力创新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内容、方法和途径,积极推进“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有党支部”的“支部建在班上”的学生党建工作新格局。

   

    --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以人才工作为主题召开了教育部直属高校第十四次咨询工作会。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进一步发挥高校培养和集聚人才的重要作用。启动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结合创新团队建设,加强高层次拔尖人才的培养。积极做好引进海外杰出人才的工作。

   

    --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围绕庆祝第20个教师节,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9月10日在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了出席庆祝第20个教师节暨全国优秀教师表彰大会的代表。大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举办以“光荣的人民教师”为主题的师德论坛,组织开展了全国优秀教师师德巡回报告团活动。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推进教师教育创新和教师队伍建设,大力推进“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

   

    6.以人为本,认真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难点问题。

   

    --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各项政策措施,有关部门、各地方和高校共同努力,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展顺利。在毕业生总量比去年增加68万、社会需求没有明显增加的情况下,到9月初,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73%,比上年同期提高3个百分点;实现就业人数204万,比去年同期增加56万人,圆满完成了国务院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政策框架和制度体系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为及早安排明年的工作,会同人事部、劳动保障部,代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十个部门,召开了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对相关工作进行了部署。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保持较高的就业率,为下一阶段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高度重视并努力解决贫困家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问题。贯彻国务院召开的全国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要求,进一步加大了资助工作力度。会同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对国家助学贷款的有关政策和实施机制做出了重大调整,有关工作正在逐步推进。为品学兼优的贫困家庭学生发放国家奖学金,研究提出了关于建立国家助学奖学金的方案。大多数高校都按要求,提取了学费收入的10%用于对贫困家庭学生进行资助。义务教育方面,今年秋季,中央财政在原来已经安排3亿元的基础上又新增8.7亿元资金,提前三年使中西部地区所有2400万贫困家庭学生获得免费教科书。从明年起,中央财政将每年投入20亿元以上为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地方各级政府也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种途径和措施,对贫困家庭学生实行“两免一补”。

   

    --大力开展中小学和幼儿园安全整治工作。会同公安部联合召开全国中小学和幼儿园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开展中小学和幼儿园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集中整治了校园周边环境,排查了校园内的各种安全隐患。

   

    --全面推行“一费制”,认真治理教育乱收费和查处招生违纪行为。截至目前,全国已有30个省份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推行了“一费制”收费办法,进一步规范了教育收费,切实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进一步实行公办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的“三限”政策。严格规范高校收费行为。对招生、考试等工作中出现的违规违纪行为进行了严肃查处。

   

    一年以来,我们在抓好以上重点工作的同时,还全面推进了教育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

   

    --依法治教、依法行政工作得到推进。《〈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细则》发布实施。按照“五修四立”的立法规划,已将修改后的《义务教育法》送审稿报送国务院;《学位法》、《教育法》、《教师法》的起草和修订工作正在进行之中。抓住作为《行政许可法》试点单位的契机,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进一步减少行政许可项目数量,努力提高依法行政意识和水平,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民办教育进一步发展。积极宣传贯彻《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多渠道、多形式吸引社会资源和资金,民办教育持续发展。目前全国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教育机构)7万余所,在校生1400多万人,另有培训机构1万多个。按照“积极发展、规范管理、改革创新”的方针,加强了对独立学院的规范和管理。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试办的独立学院已达249所,在校生人数约68万人,成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资源。

   

    --语言文字工作得到加强。推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和管理工作,推动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加强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建设,重视语言基础资源的建设,组织、指导、协调第七届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

   

    --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取得新的成果。在双边和多边教育合作与交流的框架下,积极推动教育合作与交流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推动建立和完善我国与有关国家教育高层的交流及工作磋商机制。积极引进欧洲国家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我国高校与欧洲强校在职业教育、海洋研究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参与承办的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获得圆满成功,在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中取得重大胜利。“汉语桥工程”已获国务院批准。孔子学院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11月21日,中国第一所海外孔子学院在韩国汉城举行挂牌仪式。积极组织出国留学人员通过多种方式为国家作贡献。完善来华留学工作制度,优化来华留学环境。以留学中介治理为突破口,继续加强教育涉外监管。进一步研究和加强了与港澳台地区的教育合作与交流。举办第二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中日著名大学校长论坛。

   

    --积极推动学习型机关建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兴学习之风、调研之风、实干之风,鼓实劲、求实效,不务虚名、不务虚功。进一步推进了教育政务信息化,切实做好政务公开工作,推动机关工作职能、工作方式、工作作风的转变。加大新闻宣传的力度,努力为教育改革和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谋划发展、规划未来。开始教育事业“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工作。研究制订教育支持西部及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政策措施。着手《2020年中国教育发展纲要》的制订,研究从现在起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战略措施。

   

    教育改革和发展事业成就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的结果,是教育系统广大师生员工克服重重困难,扎实工作、奋发进取、不懈努力的结果。今天在座的同志们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事业辛勤工作,付出了心血,作出了贡献。借此机会,我代表教育部党组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全国广大的教育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教育工作存在的许多困难、问题和挑战。就教育自身而言,教育发展的总体水平与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群众的需求仍然有很大差距;区域、城乡、各类教育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然非常突出;教育观念转变、体制改革、结构调整、质量提高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就教育发展的外部条件和环境而言,教育投入与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相比仍然严重不足,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亟待提高;校园安全问题十分突出;教育的舆论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等等。

   

    二、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对长期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我们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贯穿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各个方面。

   

    1.坚持教育工作的“八字方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第一,紧紧抓住新的发展机遇。

   

    21世纪前二十年是我们国家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是漫长的,但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今后二十年就是这样的一个关键的机遇期。如果能在连续二十多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再保持二十年的增长,这将是在世界上少有先例的,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靠什么来再干一个二十年?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切实把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教育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在贯彻和服务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实现更大更好的发展。

   

    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加紧迫地要求增强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一方面,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人口、资源、环境的承载力趋向极限。面对这一挑战,只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发展新路子。另一方面,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三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对外贸易高速增长,但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科技创新能力弱、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创造性人才匮乏已经成为突出的薄弱环节。去年以来,经济发展和宏观调控的现实,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迫在眉睫。中央提出了经济结构调整、实现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等重大战略举措。这些战略举措,从根本上来讲,都要求尽快地把经济增长方式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

   

    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依赖人才这个根本和教育这个基础。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基础是人的全面发展,是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水平的全面发展。教育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作为一个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无论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还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关键是要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这是我们的基本国情决定的。13亿人口,如果素质很低,那是沉重的人口负担;素质较高,那就是丰富的人才资源。从沉重的人口负担到巨大的人力财富,有一个矛盾转化的条件,就是教育。

    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教育改革与发展一次新的历史机遇。抢抓机遇,乘势而上,这是我们的一个重要经验。我们一定要从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当前的形势和机遇。而要紧紧抓住这个新的历史机遇,我们教育系统的全体同志一定要学习科学发展观、运用科学发展观、落实科学发展观。同时,要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按照全党全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加主动地促进教育更好地为现代化建设服务,推动教育与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的紧密结合。

    第二,深刻认识大好发展形势。

   

    经过多年的努力,经过世纪之交的历史性跨越,中国教育事业已经站在一个崭新的发展起点上,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空前提高。我们的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了8年左右,在近94%的人口地区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在保持质量的基础上规模达到世界第一。在过去短短的六年当中,高等教育规模翻了两番,科研经费是过去的五倍,但是投入和教师人数并没有很大的增加。可以说,我们用较少的投入办了规模最大、质量较高的教育,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世界各国都感受到了中国教育的迅速崛起,认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发展实现巨大的跨越,改革取得重大的进展,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近年以来,我们在农村教育、德育工作等方面又取得了新的突破。

   

    这些成就的取得,是由于我们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始终不渝地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教育系统干部职工艰苦奋斗和全国人民倾力支持的结晶。这些成就的取得,为未来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突飞猛进奠定了坚实基础。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最终的竞争还是人才的竞争。放眼未来现代化建设的十几年直至更长的一个时期,我们就能够更加清楚地看到,今天我国教育所取得的伟大的历史性跨越,将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怎样巨大的效益,这是中华民族复兴史上的奠基工程,将会极大提高我国的人才素质与国际竞争力。我们作为这一不平凡历程的亲历者、实践者,完全可以为此而感到十分自豪。我们要把这些向媒体解释、向老百姓宣传,这是教育的主流,成绩非常巨大,而且影响极其深远。我们必须站在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教育发展的大好形势。

   

    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教育发展还面临着很多困难和问题。从教育外部来看,突出表现在科教兴国战略还没有得到根本落实,特别是一些地方还没有真正树立起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教育优先发展还有很多阻碍。从内部来看,前一个时期教育的大发展、大改革,都不可避免会使旧的矛盾进一步激化、新的问题不断产生。教育事业在短时间内实现如此巨大的历史性跨越,一定会伴随很多问题,特别是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会逐步暴露出来。这是符合历史唯物论的。从未来的发展看,教育还要面对严峻的挑战,必须进一步改革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才能适应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支持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增强发展的信心、抓住发展的机遇;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认真思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更好地实现教育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更加坚定信心,坚决贯彻教育工作的“八字方针”。

   

    第三,坚定不移地贯彻“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的辩证法。我们要坚持发展这个主题;同时,要用更大的精力来思考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实际出发,实现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三年前,教育部党组就提出了“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八字方针”,并且写进新的行动计划。实践证明,这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必须加以贯彻和落实。

   

    “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是教育系统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教育工作指导方针。一是持续发展,坚持发展是硬道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二是提高质量,坚决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提高教育质量上来;三是巩固成果、深化改革,不断提高教育体制的生机活力;四是从严治教、强化管理,保证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这四个方面,归结起来,就是要以人为本,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们一定要把指导教育工作的思路,统一到这个方针上来,把握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节奏,调整好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促进好教育与经济社会科技的紧密结合。这实际上也是加强和改进教育领域宏观调控的方针。

   

    2.坚持教育工作的“两个为本”,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教育工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任务。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我们要在教育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贯彻以人为本的方针,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一,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育人为本就是要以培养人才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成人成才,一切都着眼于调动和依靠学生内在的积极性。要围绕育人目标,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根本所在。各项教育工作都要始终围绕育人这个中心,教师要热爱学生、无私奉献,学校党政部门要增强为教师和学生服务的意识,教育行政部门要增强为学校、为基层服务的意识。

   

    要坚持德育为首。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相继颁发了德育的两个文件,召开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2005年初还将召开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中央从农村教育和德育工作入手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既高明又富有远见。德育工作关系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巩固,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认识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的重要性、紧迫性,增强德育工作的自觉性、坚定性。

   

    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今天,世界各国都面临着一个艰巨的挑战,就是培养的人如何能真正适应21世纪的要求。要回应这一历史性的挑战,必须高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旗帜,使德智体美等方面有机统一在教育的各个环节,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强化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受教育者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全面发展。

   

    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首、全面发展的要求,必须努力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要通过各个部门的通力协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的环境,一个健康的环境,一个发展的环境。生命不保,何谈教育?安全第一,健康第一,责任重于泰山。要切实改进学校管理,加强校校园安全工作,推动各部门、社会各方面和学生家庭的共同努力,营造学生健康发展的环境。

   

    第二,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办学要以教师为主体。教育质量的高低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的成败,从根本上讲,都取决于教师队伍的素质。人才是第一资源,这个论断在教育系统体现得最为明显,最为彻底。我们必须全心全意依靠人民教师这支队伍,必须坚定不移建设人民教师这支队伍。

   

    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集聚一批高素质创造性人才,是当前乃至于永恒的一项根本性任务。教师队伍建设要以提高教师素质为中心,高度重视加强师德教育和不断提高教师的地位待遇。经过多年的努力,应该说,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都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教师正在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在教师队伍中涌现出大批优秀人才,许多模范教师的事迹十分感人。这是一支党和人民可以信赖的队伍,是将教育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可靠力量。在新的形势下,一定要进一步倡导尊师重教的风尚,维护好教师的形象、教育的形象;同时,继续提高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特别是要切实保障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资。

   

    要依靠改革调动教师的内在积极性,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要不断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明确教师的主体地位,完善用人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不断推进学术自由,鼓励学术创新,深化教学改革;改革和完善教师教育体系,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采取超常规措施培养高层次人才,加大吸引优秀海外留学人才、引进国外智力资源的步伐。总之,要在教育系统内率先营造有利于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用人环境。

   

    第三,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部党组提出,要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体现,也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教育系统要按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的要求,不断提高领导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能力,使教育事业的发展惠及更广大的人民群众。

   

    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努力地引导和满足新时期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社会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独生和少生子女时代的到来,使教育成为关系群众利益的头等大事。一方面,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看作是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有学上、有好学上就是最大的满意,我们要千方百计地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资源是有限的,满意也只能是相对的。教育的发展不能只凭主观愿望,脱离客观现实。我们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根据现实的情况,科学地配置教育资源,引导群众更好地认识教育的国情和社会的现实需求,把群众的需要与教育的实际供给能力有机统一起来。

   

    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努力促进教育的公平公正。中央反复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做好关系人民群众利益的各项工作,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维护群众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和核心环节,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多次强调,没有教育机会的均等,就谈不上社会公平。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教育公平问题就更加重要,更为人民群众所关注。促进教育的公平公正,要始终作为我们努力和奋斗的方向。当前比较突出的,是要解决好困难群众的教育问题。中央把加强农村教育放在这么突出的地位,下了这么大的决心为农村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花了这么大的力气推进对高等教育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体系建设,这么关注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义务教育,都是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出发,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

   

    3.坚持教育工作的“四个统筹”,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按照教育发展规律的要求,切实加强和改进教育领域的宏观管理和调控,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努力统筹好四个方面的关系。

   

    第一,统筹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

    教育的科学发展,必须是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辩证统一的发展。这四者的统一,是有条件的。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科学的,要通过我们的工作,创造条件做到这四者的辩证统一。当然,这个统一,决不意味着四个方面齐步走、平均用力,而要在不同发展阶段,研究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解决主要问题,以一个方面的突破带动其他方面的进步。也就是说,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根据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要有不同的战略重点。我们要在前一个时期规模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更加注重提高质量上来。全国教育系统的同志们要学习和贯彻科学发展观,提高认识,统一思路,坚决实现工作重点的转移。

    要科学地、辩证地认识教育发展中数量和质量的关系。数量和质量始终是一对矛盾,它们是互相对立的,但它们也是互相依存的。一方面,没有一定的数量,就没有基本的质量;另一方面,没有质量的数量,本质上是没有意义的。所以,人们一直都在追求数量和质量的辩证统一。扩大规模是发展,提高质量也是发展,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要从根本上满足现代化建设需要,满足人民群众的强烈需求,教育规模还要进一步发展,但同时也要求是一个高质量的发展。今后一个时期,提高质量成为了工作的重心。这个工作重心的转移,既是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是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工作重点的转移不是否定前一阶段的工作重点,前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是正确的,如果没有过去几年跨越式的规模发展,就没有今天的大好形势,也没有今后良好的发展基础。

    要把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摆在突出的战略位置。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牢固树立四个基本认识。第一,必须充分肯定前一阶段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的巨大成就。我们必须正视问题、解决问题,但决不能因为问题的存在而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第二,今后高等教育的规模还要持续发展,但是要把握好发展的节奏;第三,在过去六年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总体上是好的,是有保证的;第四,在经过连续多年的大发展后,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些深层次矛盾正在逐步激化,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国际竞争的需要又十分紧迫地要求我们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实现这样一个工作重点的转移。在最近召开的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大家对提高质量的重要性取得了共识。从2005年开始,各地必须严格做到按计划招生,尤其是要坚决控制住专科层次的招生规模。不顾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和社会需求的过快发展,是不可持续的,是与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的。在这个问题上是不是坚决,就看我们是不是真心实意地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央和省两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把好招生计划、教育投入两个重要关口,形成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良性机制。

    切实提高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质量。当前,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面临艰巨的巩固提高任务。一些地方和学校,对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坚决,对改造薄弱学校决心不够、力度不大,影响到基础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前几年,普通高中的规模扩张很快,现在更要集中精力来抓质量、抓管理。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关键是职业学校要坚决做到以就业为导向进行培养模式、学制、课程、教材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把用人单位满意不满意、学生满意不满意、学生家庭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质量的最终标准。

    第二,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必须把握好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重点、节奏。教育事业的全面健康发展,既要促进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协调发展,又要促进各类教育内部的协调发展;既要根据发展阶段的不同突出战略重点,又要兼顾全面带动整个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当前,要着力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加强中等职业教育等薄弱环节,稳步发展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重视幼儿教育和特殊教育,不断完善和加强国民教育体系。同时,大力发展继续教育,为全体社会成员创造更多终身学习的机会。加快发展民办教育,尽快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要正确处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关系,尤其是高中阶段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的关系。普通教育是提高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基础;但是,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必须强化职业教育和培训。只有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才能构成完整的教育体系,才能进一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纵观社会发展的趋势,工业化、城镇化程度越高,对职业教育的需求越是迫切。在近几年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已经出现了从过去“读完初中,出外打工”向“要打工、读职中”转变的趋势。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还要有大的发展,其中,处理好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关系至关重要。2004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虽然保持增长的势头,但无论是与普通高中招生人数相比,还是同实际的社会需求相比,仍然是需要大力加强、加快发展的方面。即使到2020年,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40%左右,仍有60%以上的学生需要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和培训,中职教育规模必须在今后几年内成百万地加快发展。当前,要把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规模发展的重点,这是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直至整个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

    要正确处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关系。基础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石,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高等教育是整个教育的火车头,它与基础教育的协调发展,对巩固提高基础教育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我们要始终把办好义务教育作为首要的教育责任,忽略了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不可能把整个教育搞上去,不可能支持国家长期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居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推动作用。

    在高等教育发展中,又要处理好高水平大学建设和整个高等教育的关系。中央提出重点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高水平大学,这是关系国家整体利益和21世纪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决策。高水平大学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基地,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也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方面军,在国家创新体系和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在世界科技、经济竞争的大格局中,我们必须适当集中资源,建设这样一支国家队;同时,通过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发展,形成“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的高等教育发展格局。

    第三,统筹城乡教育和区域教育的协调发展。

    统筹城乡教育。一是要坚持农村教育重中之重的地位不动摇,这是教育系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措施。胡锦涛同志指出,在工业化初期,农业支持工业,是一个普遍的趋向;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也是一个普遍的趋向。我国农村教育本来就比较薄弱,在推进农村教育税费改革中,一些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暴露出来了。只有长期地坚持加强农村教育,才能实现城乡教育的协调发展,也才能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作出贡献。二是要促进城乡教育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协调。加强农村教育决不是割裂城乡教育,而是要努力在城镇化进程中,把城市和农村教育的发展规划、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统筹起来。三是要切实保障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权,同时关心好农村“留守子女”,这也是统筹城乡教育的重要内容。

   

    统筹区域教育。根据国家的区域发展战略,要重点加快西部地区“两基”攻坚步伐,落实教育支持西部大开发的各项政策;同时,积极推动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教育振兴,促进中部教育崛起,加快东部发达地区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步伐。要切实加强对中西部地区教育的支持,教育部和西部每个省区重点共建一所大学;支持每一个地级市建设一所高职院校;大力推进东部对西部、城市对农村的教育对口支援以及职业教育的对口协作,努力缩短东、中、西部的教育差距。

    促进区域教育内部的均衡发展。首先是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在普及义务教育初期,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重点学校,有利于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现在,工作重点要有一个转移,就是要大力改造薄弱学校,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按国务院领导同志指示精神,教育部决定从明年开始实施薄弱学校改造工程,有利于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平的义务教育机会,也有利于逐步解决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问题。区域特别是城市内部教育的均衡发展水平,今后应当成为衡量教育工作成效和教育现代化水平的关键指标。

    第四,统筹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

   

    改革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仍然并且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发展的资源有限,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深化改革,加强管理。2005年,我们即将迎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二十周年。教育改革走过了波澜壮阔的二十年,其中的基本经验,就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推进教育的改革创新,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是以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布局结构和后勤社会化改革为动力的。要切实巩固前一个时期改革的成果,同时,根据国家经济、科技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深化教育改革,把农村教育改革、教育教学改革、人事制度改革、民办教育发展作为当前改革的突出重点。

    坚持从严治教,促进教育事业规范发展。发展需要规范,规范为了发展。前一个时期,对规范独立学院、治理教育乱收费、加强留学中介的监管等,曾经存在这样那样的争议,现在看来,这些举措都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今后,我们还要不断地加大从严治教的力度,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规范网络学院、异地办学、专升本等办学行为;要加强教育行业党风廉政建设,坚决治理行业不正之风;要大力加强学校领导的治校能力,提高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水平。

    要始终把维护教育稳定摆在重要位置。稳定压倒一切,教育系统稳定工作的任务尤其繁重。随着改革的深化,会更多地触及到各方利益结构的调整,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工作中进一步把握好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群众可承受的程度之间的关系。十几年来,教育稳定为社会稳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得到中央的充分肯定。当前,教育领域仍然潜伏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我们必须认真关注、及时化解。我们要进一步落实稳定工作责任制,各级领导干部亲自抓,要建立维护稳定的长效机制,加快完善应对突出事件的应急处置机制,把教育稳定工作做好,让党和人民放心。

   

    三、关于2005年教育重点工作

   

    2005年的教育工作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推进《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实施,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部2005年工作要点》(讨论稿),已征求过各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的意见,在这次会上继续征求大家的意见。教育工作千头万绪,各项工作都很重要,都要认真抓好。下面,我讲八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第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

   

    大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是执政党的一项根本建设。教育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必须大力推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切实提高各级领导班子领导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能力。主要是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研究制定《2020年中国教育发展纲要》。《纲要》将全面规划从现在起到2020年教育事业发展,勾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蓝图。这项工作已经从2004年开始启动,务必在2005年内完成。在此基础上,筹备召开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要通过多种形式,动员教育系统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纲要》的制定,使制定《纲要》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谋划教育改革发展的过程。抓紧完成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明确今后五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政策措施。

   

    二是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切实加强教育系统各级领导班子的能力建设。要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大力推动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切实提高领导教育、管理教育的能力。要加快推进教育法治建设,努力推动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法》等尽快出台,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工作。要认真贯彻第十三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强高等学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贯彻民主集中制,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为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第二,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2005年教育工作的重点。要加快建立和完善大中小学相衔接的德育工作体系和学校、家庭、社会相配合的德育工作机制,更加全面深入地推进素质教育。

    首先,要把中央8号文件、16号文件切实落到实处。教育系统要进一步统一思想,继续组织学好文件精神,落实配套措施。要总结好第一线的成功经验,进一步研究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实招、高招和硬招。要在制度建设上真正做到“德育为首”的四个落实:一是在教育行政部门议事日程中落实,每年必议德育工作,首议德育工作,及时解决德育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学生中间,带头做好德育工作。二是在学校各项工作中落实,党政一把手要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德育工作,完善德育工作机制,落实德育工作队伍,保证德育工作经费。三是在教师队伍中落实,使做好德育工作成为全体教师的自觉行动。我要强调指出的是,要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和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有效的激励机制。四是在课程和教材建设中落实,集中力量编写好一批高质量的思想政治课教材。

    同时,要继续推进素质教育,着力推进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实施。目前,新课程已在义务教育阶段开始全面推行,一批富有时代气息的新教材相继面世,标志着素质教育的实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今后,我们还要不断扩大成果,在政策和经费两方面保障新课程的推进,并稳步推进高中课程改革实验。要认真研究新旧课程的平稳过渡以及新课程与中考和高考的衔接。为更好地推进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教育部将设立全国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教材工作要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同时,要严格控制价格并配套开发教学资源。改进和完善教材编写、审定和选用制度。要切实做好中小学生“减负”工作,防止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些做法回潮。坚持健康第一的方针,全面推进以“每天锻炼一小时”为内容的青春健身活动,使数以亿计的青少年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中华民族的身体素质。要继续加强美育,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广泛开展预防艾滋病和毒品预防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要按照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逐步建立起基础教育质量监控和评估制度。

   

    第三,继续把农村教育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加强农村教育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要继续下大力气加快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并坚持把新增加的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在2004年工作的基础上,2005年要在以下三个方面继续推进:

   

    一是加大西部攻坚力度,促进中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巩固提高。要确保“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制定的各项措施的落实,确保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等各项工程资金的落实和规范使用,并切实加强督查。国务院已正式批准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要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认真规划好后续项目的安排,大力加强优质教学资源开发和共享,真正让远程教育在教学实践中用起来。逐步建立较为完善的农村中小学校现代远程教育体系。同时,从2005年开始,要加大对中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巩固提高的支持力度。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推进,中部地区特别是粮食主产区的义务教育发展面临较大困难,一些地区农村初中辍学率还比较高。要采取“以奖代补”等措施加大对中部地区义务教育工作的支持,中部各省也要切实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

    二是深化“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农村税费改革的全面推进,对于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下一步的目标任务是:落实县级政府对本地教育发展规划、经费安排使用、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的管理责任;健全和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办法,确保国务院确定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落实到位;推动各级政府共同努力,巩固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落实“保工资、保运转、保安全”的要求。同时要加快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步伐,推进“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促进农村教育更好地为“三农”服务。

   

    三是切实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推进相关人事制度改革。要采取有力措施,力争在几年内使农村教师队伍的素质有较大提高。一是要落实教师编制,用好教师编制,各地不得以教育经费紧张为由,以代课教师替代补充编内教师,影响整个教师队伍稳定和素质提高。二是要完善农村学校教师的考核、聘任制度,坚决清退不合格教师。三是要加强对教师的统筹管理和资源的统一调控,促进教师流动,安排城镇教师到农村任教。四是要构建更加开放灵活和多样化的教师教育体系,推进“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把新课程改革、教师资格认证、教师继续教育和中小学远程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要继续组织好全国优秀教师师德报告团的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

   

    第四,全面快速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

    当前,国民经济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增长周期,对技能型人才提出很大的需求。要进一步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2005年,职业教育要抓住机遇,争取有新的较大发展。

   

    一是推动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力争2005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在2004年的基础上增长100万,达到650万人的规模,并且再经过若干年的努力,逐步实现中职和普通高中规模大体相当的协调发展。这是今后几年全国教育工作的一个重点,是一项硬任务,需要各方面动员起来,真抓实干,务求实现这个重要而艰巨的任务。要实施好“两个计划”,即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计划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提高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的适应能力;要切实加强“一个基础”,推进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建设,使技能型、操作型人才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大力完善“一个网络”,依托面向农村的职业和成人教育网络,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发挥其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作用。

   

    二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职业教育的出路在改革。要加快“三个转变”,即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的转变,以就业为导向进一步明确职业院校的定位和方向;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转变,按照订单式培养的要求使职业院校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机制的转变,采取开放、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如1+2、2+1、1+1+1等多种学制模式,大力提倡“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等培养模式。同时,大力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这两个重点,特别是要加紧建立和完善校内实训和企业实习制度。落实两个对接,即职业教育和培训与劳动力市场对接,促进产学结合、教育培训与劳务中介结合;劳动力输出地和劳动力输入地对接。鼓励城市学校到农村招生,东部学校到西部招生,促进双向协作和联合办学。

   

    三是切实落实发展职业教育的若干重要政策。为明确职业教育定位,加快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必须要有一些重大的战略和策略举措,譬如,公办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不升格;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实行两年制;大力拓展优质职业教育资源,支持每个县重点办好一所职业教育中心;鼓励发展民办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推进学分制,加快建立职业教育“学分银行”;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工作的统筹协调、集中管理等,相信这些政策措施的落实将对发展职业教育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五,提高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

    2005年,高等教育要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推进改革创新和结构调整。继续稳步发展高等教育,2005年确定的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计划475万人,比2004年实际招生增长8%左右;研究生招生37万人,其中硕士研究生招生31.6万人,比2004年增长15%左右;博士研究生招生5.4万,增长2%左右。继续实施“985工程”和“211工程”,促进高等学校整体发展,提高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的贡献力度。要着重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深入推进“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大力加强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强化教育教学工作制度,切实落实教授、副教授为本科学生上课的要求。大力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在已经建成300门精品课程的基础上,再建设300门国家精品课程。加强高校教学工作评估,继续落实对高校实行五年评估一次的措施,加大教学投入,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更加重视能力培养,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做好第五届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评选和表彰工作。

   

    二是深入推进“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计划”和“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切实抓好科技创新平台和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建设。加强产学研合作,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与经济建设和科技创新紧密结合、与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紧密结合。进一步加强高校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积极争取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继续加强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紧密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充分反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教材体系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调整和改革高校基层学术组织,为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供坚实的组织基础。

   

    三是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和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的实施。积极探索学科带头人加创新团队人才组织新模式,深化教师聘任制改革。切实落实好三个层次的人才培养计划:即“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计划,“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通过改革和这些计划的实施,带动不同层次的人才梯队成长,鼓励和支持优秀留学人才回国工作和为国服务,形成青年拔尖人才发展的绿色通道。要引导和支持重点高校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模式和机制,坚持科技合作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加快缩短与发达国家高水平大学的差距。

   

    四是进一步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改革和创新研究生教育体制,完善研究生培养导师资助制和负责制,推行助研、助教和助管岗位制,推进研究生培养成本分担制度改革,深化研究生招生和选拔制度改革,调整和完善研究生学制。着力提高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支持研究生参加科研团队、参与科研创新。

   

    第六,进一步加快教育改革开放步伐。

   

    要根据国家经济科技改革、对外开放的进程和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抓住重点,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扩大教育开放。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2005年的重点是:加快农村教育改革;推进办学体制的改革,特别是要促进民办教育的积极发展和规范管理;继续推进完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并适时推进高等教育布局结构新的调整;继续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深化招生、收费和高考改革;继续加快教师教育制度和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大力推进依法治校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等等。

    关于扩大教育开放,2005年的重点是:推进教育合作交流,扩大学历学位互认,促进“强强合作”;加强和改进对中外合作办学和自费留学中介的管理,引导自费留学健康发展,中外合作办学有序规范;切实加强对外汉语工作,加强海外孔子学院建设,大力推广“乘风汉语”和“长城汉语”,推动HSK考试工作和对外汉语教师队伍建设;扩大公派出国留学规模,提高派出层次和质量,尤其是扩大公派出国攻读博士学位和从事博士后研究人员的数量;做好承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五次全民教育高层会议的各项准备工作。认真贯彻刚刚召开的港澳台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强与港澳台地区的教育合作与交流。

    第七,完善教育投入机制,提高教育投资效益。

    教育财政工作要坚持两手抓,既要推动各级政府不断增加教育投入,又要不断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2005年着重抓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切实保证教育经费“三个增长”。最近几年来,教育经费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但仍然不能满足教育事业提高质量和持续发展两个方面的需求。当前,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仍然偏低,极大地制约了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据统计,2003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为3.28%,比2002年的3.32%下降了0.04个百分点,这种下降是1995年以来的第一次,必须引起我们高度关注。保证教育投入,关键是要依法保证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特别是真正保证按决算数据做到“三个增长”。要抓住当前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和逐步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有利时机,从多方面做工作,推动政府职能转移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切实增加教育投入。

    二是促进健全和规范财政用于教育的转移支付办法。当前困扰农村义务教育的核心问题之一,是用于教育的转移支付落实不到位,在相当地区存在严重的对教育经费挤占、挪用现象。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在继续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力度的同时,健全和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办法,加强监管,确保对于农村的转移支付资金按规定比例划拨用于教育。

    三是加强教育经费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要调控教育投资方向,注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要坚持勤俭办教育事业,在学校各项建设中严禁浮夸和浪费行为;合理利用贷款等金融手段,注重投资风险,严格控制高负债新建、改建学校;完善学校尤其是高等学校的财务制度,加强内部审计;提高学校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提高经费的管理水平。

   

    第八,努力促进教育公平,更好地解决教育的难点问题。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解决好人民群众和广大青少年学生关心的教育问题。我们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2005年,我们将主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切实落实对家庭贫困学生的资助和扶持政策。到2007年,基本实现对中西部农村2400万家庭贫困学生实行“两免一补”的目标,2005年是关键一年。2005年,中央财政全面实现向2400万家庭贫困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同时,督促地方政府逐步落实“一免一补”的责任,中央财政将对中西部困难地区予以帮助。继续推动各地中小学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大力推进高校按新机制和新政策全面落实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千方百计确保占学生总数20%的贫困家庭学生(约240万人)能够得到国家助学贷款,认真研究解决在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的措施,一是进一步加大工作的督办力度,对尚未按新机制、新政策落实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省(区),现场检查、督办,一个省一个省地研究、解决问题;二是对一些确有困难的省(区),协调财政部在贴息资金和风险补偿资金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三是明确要求高校与银行开展全面的银校合作,进一步调动银行开展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的积极性;四是建立毕业生到基层、到艰苦地区工作的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机制。积极推动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完善国家助学奖学金管理办法,确保占学生总数5%的特别困难的贫困家庭学生得到每人每月150元的助学奖学金。研究提出确保高校学费收入10%用于资助贫困家庭学生的政策措施。完善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政策,使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更加完善。随着这项工作的进展,要对欠缴的学费进行认真清理和妥善处置。

    二是切实加强校园安全工作,为青少年营造健康发展的环境。这是2005年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要巩固2004年下半年专项整治成果,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建立维护校园安全新机制。同时,要采取积极措施,净化校园周边和网络等青少年的成长空间。

    三是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将达到338万人,增幅达20.71%,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形势仍然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要常抓不懈。一是巩固体制,完善在国务院领导下各部门分工负责的领导体制和“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二是落实政策,逐条落实国家和地方制定的扶持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同时,进一步拓宽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就业的渠道;完善大学生到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就业的相关政策,落实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扶持政策,落实好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双证书”政策。三是完善服务体系,大力培育和规范毕业生就业市场,提高就业指导和服务信息化及专业化水平,在全国各地和所有的高校开通“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

    四是加大治理教育乱收费的力度,加强教育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坚持和完善制度、教育、监督以及加大教育投入、规范合理收费、治理乱收费两个“三管齐下”的惩治和预防乱收费的长效机制。要认真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面推行“一费制”的收费办法,进一步规范高中招收择校生的“三限”政策,要继续稳定高校收费标准、规范高校收费行为。2005年要实施高校招生的“阳光工程”,让招生录取工作全程公开、信息透明,接受群众的监督、舆论的监督。要继续综合整治国家教育考试环境。同时,还要加强对学校基本建设和大宗物资设备采购、教材及教辅材料编写、征订等环节的监督和管理,制止和纠正挪用、截留、侵占教育经费的行为,认真清理教育领域的各种不正之风。

    (来源:教育部 编辑整理: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