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2022-11
《华商报》2022年11月7日 A02版明朝晚期的砖雕门楼被迁进大学博物馆,这是对文物的异地保护,也是一场明代贡生与当代学子的特殊“对话”。近日,一座近4米高的明晚期砖雕门楼被迁进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博物馆的消息在网上热传。这座砖雕门楼原坐落在西安市长安区中兆村,因村落搬迁,被迁进了建大草堂校区的中国传统瓦作博物馆。2019年拆除,2022年国庆假期复建,前后历时约3年。11月6日,华商报记者采访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化...
07
2022-11
近日,陕西西安一高校宿管阿姨组团帮学生缝补衣服引发关注。11月4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爱心缝补活动从11月1日开始,已为学生缝补了两三百件衣物,有衣服开线脱线的、裤脚过长的,还有包包开线的、玩偶破损的。在爱心缝补活动的现场,崔阿姨从其家里搬来了一台缝纫机,“这台缝纫机是我母亲的,1978年买的,比我小三岁。”据崔阿姨介绍,宿管阿姨的爱心缝补活动从2013年开始至今已办了10年。另一位参加爱心缝补的解阿姨说...
21
2022-10
《陕西日报》2022年10月21日 第3版 连日来,党的二十大报告在陕西科技界引发热烈反响,广大科技工作者深受鼓舞。大家纷纷表示,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主题鲜明、气势磅礴、催人奋进!”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徐宗本说,“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将围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坚持做原创性、引领性科学研究,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取得更多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的突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部绿色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刘加平说:“过去十年是我国科技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十年。作为从事绿色建筑领域研究的科技工作者,我要带领团队在绿色建筑科技创新上发挥示范引领的作用,为国家科技任务...
18
2022-10
《光明日报》2022年10月18日 13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近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城乡协调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城市与乡村,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织交融的“中国味”更浓了,展现中国精神和中国气派的“中国范”更足了。 中国城市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之一,在数千年历史进程中,其规划建设思想、原则、方法等都形成了独特体系。中华文明孕育了中国城市,因此,要坚持以中国思维认识我们的城市。中华民族有自己的规划建设思想原则和方法体系,在规划建设实践中,只有以中国价值观念认识、阐释问题,才能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留中华文化基因,才能筑牢中国根基、开创中国规划新气象。 在潜心探索中国优秀城市规划传统的继...
18
2022-10
【媒体建大】西安新闻网:寻美西安|秋天里遇见“火晶柿子”
12
2022-10
《陕西日报》2022年10月12日 第11版 近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理学院刘超教授团队在材料界面力学与智能建造3D打印混凝土交叉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其成果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 近年来,3D打印混凝土技术因其建造大曲面跨度、空间异型、无模高效施工、数字化精度管控等优势成为建筑产业智能建造转型的关键环节。刘超教授团队通过技术攻关,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基于缺陷分布特征的3D打印混凝土“多重分区-界面模型”与“界面粘结多尺度体系”,揭示了3D打印混凝土结构力学性能劣化机理。该团队立足力学、土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学科交叉研究领域,首先突破高掺量粗骨料的3D打印混凝土制备技术难题,进而实现建筑固废再生粗骨料在3D打印混凝土中的应用,解决了困扰行业的高成本、流触/变性难以控制的难题,实现了绿色建材与智能建造的协同发展。 刘超是“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大宗固废胶凝材料在3D打印建筑中的应用技术”负责人,长期致力于智能建造与固废资源化应用领域研究,参编我国首部《3D打印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多年来,该...
12
2022-10
“感谢党组织,让我圆了入党梦。”得知支部同意接收自己为预备党员后,92岁退休教师曹俊安激动地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离退休党委第八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 10月11日上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离退休党委第八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会议现场,63名党员以线上、线下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同意接收曹俊安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 支部统计投票情况 曹俊安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一名退休教师,生于1930年11月11日。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曹俊安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入伍参军。1956年,从部队复员转业后,曹俊安被分配到西安建大任教,并于1957年4月写下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如愿,入党的想法也藏在了心里。 退休后,曹俊安坚持每天读报、看新闻,了解国家大事。“我生于旧社会,长在红旗下,是党带领我们过上了现在的幸福生活。看到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发展取得的成绩,特别是疫情防控中那么多党员奋战一线,这些都让我激动不已,更加坚定了我入党的决心……”经过慎重考虑,并征求学校老党员李峰荫、李林等的意见,曹俊安郑重地向党组织提交了长达...
11
2022-10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2年10月11日 第05版 在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屿头乡,有一个沙滩村。沙滩村没有沙滩,有的是石板路、古樟树、老戏台……古韵悠然的街巷,绿水青山的环境,令人流连忘返。 前些年,沙滩村因异地重建新村,原有的老街、老屋逐渐破败,成为萧条的“空心村”。如何让古村落重焕生机?2013年,黄岩区邀请专业规划师团队,对沙滩村进行重新规划、建设。如今,沙滩村已变成风景美、人气旺的“网红村”。 近年来,越来越多乡村规划师参与村庄分类、村庄布局、空间利用等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提升了乡村规划水平,扮靓了乡村。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秘书长石楠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作为政府派驻至各乡镇的规划技术人员,乡村规划师从专业角度为乡镇政府开展规划编制、建设项目把关,为规划实施监督提供意见和建议,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基础人才队伍。 不只是拆旧建新 “一开始听说上头派来乡村规划师了,村民都琢磨着规划师是干啥的。”回忆起最初介入乡村规划时的情形,河北省唐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张大兴仍觉得哭笑不得,“有村民问我们,乡村规划师...
10
2022-10
《华商报》2022年10月10日 第03版 根据教育部《未来技术学院建设指南(试行)》《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于2021年12月成立了未来技术学院。未来技术学院以独特开放的人才培养改革模式推动学校人才培养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创新,成为学校人才培养和综合改革的实验特区。 日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来技术学院首届本博贯通拔尖班新生选拔工作顺利完成,成为陕西省省属高校中第一个开设本博贯通拔尖班的高校。本博贯通拔尖班的学生可以通过八年(本科五年制的专业需九年)的学习,完成从本科到博士的学业,这对早早立志投身于科研的同学们而言缩短了学习周期,省去考研、申博的时间精力,使其能更专注于科研领域的学习。 华商报记者从陕西高考服务网首席专家邢东奇处了解到,2022年有70余所高校在陕通过本硕博长学制培养模式招生,形式包括强基计划、基地班、试验班等,学校涵盖985、211、双一流高校。这种长学制贯通式的培养模式如何培养学生?适合于哪些学生?是否将成为未来培养科研人才的趋势...
31
2022-08
《科技日报》2022年8月24日 第5版【科研人心声】“十年来,国家对科研人员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明晰的导向、正确的路径,使我做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越来越足。”说起国家对科技人才的政策激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教授、陕西省膜分离技术研究院院长王磊颇为感慨。这与他的特殊经历密切相关。与王磊的谈话,总是离不开膜分离技术。这是一种以分离膜为核心,进行分离、浓缩和提纯物质的新兴技术。其不仅有分离、...
27
2022-08
“讲得透彻易懂,为杨老师点赞!”5月26日,陕西省先进工作者、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杨柳教授做客陕西工人报“劳模来了”直播间,化身“人气博主”,收到了满屏的点赞。 自1996年踏入绿色建筑领域至今,她从跨专业读研的学术“小白”成长为业内知名学科带头人,二十余载辛勤耕耘, 了一条建筑气候领域研究的新路。 始于热爱 杨柳1970年出生于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家庭,1989年以优异成绩考入西北轻工业学院(陕西科技大学前身)化学工程专业。毕业后她被分配到原轻工业部西安设计院,有了一份在别人看来很体面的工作。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轻工业开始大幅度萎缩,一两年“没活干”的工作节奏让杨柳心急如焚。她同宿舍有个同事是学建筑学的,经常把一些建筑的手绘渲染画带回宿舍,这些渲染画让杨柳觉得非常“震撼”,“那种发自心底的喜欢”让她下定决心重新选择专业方向,学习建筑学。 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1996年,杨柳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取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技术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如今已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刘加平教授。 忠于初心 “科研没有捷...
22
2022-08
《学习时报》2022年8月22日 第06版 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加强全民国防教育,是增强公民忧患意识、维护国家安全的客观需要。作为意识形态建设的前沿领域和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摇篮,高校是开展国防教育、增强国防观念、弘扬爱国主义的重要阵地,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主战场。在谋篇布局上起好步,在教育实践中求实效,在提质增效上强内功,成为当前做好高校国防教育的重要抓手。 加强顶层设计,做好系统谋划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高校国防教育要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对学校各要素系统谋划。一是健全高效规范的领导体制。坚持党管教育,把国防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议程,进一步理顺高校各级党委领导国防教育体制机制,健全领导机构,规范运行机制。进一步强化党委主体责任和书记第一责任人制度,将国防教育列入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内容。突出领导干部这一重点,推动构建领导干部国防教育培训体系,着力解决少数领导干部国防观念淡化弱化等问题。二是构建科学完备的课...
06
2022-07
《中国教育报》2022年7月6日 第02版 2022年武汉市中考语文作文题出炉,当地多家餐厅的爱心套餐纷纷“撞题”:饭店承诺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免费晚餐,求助者只需要进店告诉店员点“套餐A”即可,吃完直接离开,不用付费。中考考生侯雪婷家的餐馆就是这样做的,于是她把自己的父母写进了中考作文。一道被自家真实生活押中的作文题,对于应考的孩子来说何其幸运。更幸运的是,孩子通过自己父母的言传身教,早早读懂了呵护他人尊严、点亮人性之光的生活真意。那一份份被送出的套餐,让爱心和尊严成为双向奔赴的温暖光束,点亮别人,也照亮自己。 呵护他人尊严,是直抵人心的微光善举。渴望被尊重是每个生命自我确证的心理程序。《礼记》有载,“虽负贩者,必有尊也”。即便“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孟子亦言“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陷入困顿的生命,往往更敏感于自我的处境。善蕴含的伦理价值,不仅仅在于利他的行为,更在于与人为善时,那份推己及人的体恤和感同身受的慈悲。今天的“套餐A”,是爱心店主乐意奉上...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地址:西安市碑林区雁塔路中段13号 710055联系邮箱:news@xauat.edu.cn陕ICP备020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