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2009-10
10月22日上午,中冶集团人才学院第七期高级管理干部培训班开学典礼在粉体二楼报告厅举行,来自中冶集团的30名高级管理干部将在我校接受为期8周的系统培训。中冶集团党委书记、副董事长王为民,中冶股份公司副总裁黄丹,我校党委书记高明章,副校长邵必林、两办主任刘子实、人才学院常务副院长李慧民等出席了典礼仪式。仪式由中冶股份公司副总裁黄丹主持。 副校长邵必林致词 仪式上,副校长邵必林首先代表学校向培训班开班致词。他在致辞中指出,中冶人才学院的联办,开启了国内校企合作的典范,是一个极其成功的创举。学院自2005年10月成立以来,已成功举办了六期高级管理干部培训班和一期纪委书记培训班,培训干部超过200人,使双方的关系得到了更进一步发展和升华。他希望全体学员,秉承人才学院四年来建立起的优良学风,充分利用宝贵的学习机会和时间,认真钻研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全面提升个人素质、领导水平和领导艺术,并把中冶集团的优良作风带到我校。他同时要求人才学院、学校各相关部门要精心做好培训班的组织安排、教学与服务工作,确保本期培...
14
2009-10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10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教民厅〔2009〕7号),我校将从2010年起开展“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 (以下简称“民族骨干人才计划”)研究生招生工作。 “民族骨干人才计划”是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民委、财政部、人事部等五部委为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以科教兴国战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举措。该计划是为西部和少数民族地区定向培养研究生的专项计划。招生工作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和采取“自愿报考、统一考试、适当降分、单独统一划线”的原则。 我校是目前陕西省有权招收民族骨干计划研究生的5所高校之一。此次被列入民族骨干专项计划,实现了我校研究生招生专项计划零的突破。通过开展民族骨干计划,我校将为西部及少数民族地区培养更多的高层次骨干人才,为促进中西部地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供稿:研究生学院 编辑:张强) 相关链接: 关于开展我校2010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通知
30
2009-09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立项建设2009年国家级教学团队的通知》(教高函[2009]18号),我校管理学院刘晓君教授带头的“工程经济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入选2009年国家级教学团队。这是继我校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列课程教学团队”荣获2008年国家级教学团队之后,我校在教学团队建设方面取得的又一突破。 附: 工程经济系列课程教学团队成员 序号
30
2009-09
根据《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批准第四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的通知》(教高函[2009]16号),今年我校建筑学和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2个专业被批准为第四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这是我校继城市规划、环境工程、土木工程和工程管理专业批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之后,我校在专业建设方面取得的又一成绩,至此,我校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已增至6个。 附: 我校已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序号
25
2009-09
9月24日下午,我校2010年研究生招生工作会议在行政楼四楼会议室召开。副校长郝际平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各学院主管研究生工作的院长、研究生秘书和研究生学院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研究生学院副院长朱大丽主持。 会上,郝际平副校长首先肯定了近年来我校研究生招生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他指出,在近几年全国研究生连续扩招,生源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我校研究生每年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仍保持了逐年攀升的态势,研招工作成绩显著,并得到了省招办和教育部的肯定和表扬,这与广大导师、各学院研招工作负责同志和研究生学院全体同志的努力是密不可分的。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郝际平副校长也深入分析了当前制约我校研究生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的几个因素,并强调生源质量是一个主要因素。他指出,目前我校生源数量虽有较快增长,但生源结构还不够合理,来自985和211等高水平院校的优秀生源比例有待进一步提高,能否招收到一大批优秀研究生新生是我校研究生教育质量上层次、上台阶的关键所在。因此,2010年的研究生招生工作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23
2009-09
日前,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举办的“2009年高校德育创新发展研究成果”评选结果揭晓,由我校党委副书记王秉琦教授等人撰写的研究报告——《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创新诗教德育领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以诗为媒积极探索师生思想道德教育新路径》在300多份成果中脱颖而出,荣获二等奖。 “高校德育创新发展研究成果”评选活动旨在深入总结高校德育工作的经验和成果,把握高校德育工作创新发展的客观规律,推动高校德育研究成果的转化,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切实提高高校德育理论的研究质量和创新能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定期在全国高校范围开展。 “2009年高校德育创新发展研究成果”评选活动是首届评选活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大、武汉大学、兰州大学、中山大学等150多所高校的300多份成果参加了本次评比活动。主办单位组织有关专家从学术专著、研究论文、研究报告三个类别对作品进行了严格评审,最终评出一等奖9项,二等奖20项,三等奖30项,优秀奖25项。 我校提交的研究报告《弘扬...
22
2009-09
主题为“融合与生长”的2009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年会9月11日至9月13日在清华大学举行。在年会上举行的“2009中国风景园林大学生设计竞赛”颁奖中,由我校艺术学院教师王葆华、杨豪中指导的学生张斌、郭玉京、何欣的作品《城市边缘的绿色脉络》荣获一等奖。 2009中国风景园林大学生设计竞赛是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第一次举办的大学生设计竞赛。竞赛评委会由孟兆祯(中国工程院院士)等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组成。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同济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香港大学建筑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重庆大学建筑规划学院、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等92所高校参加,送交作品413份,参加学生人数1079名。竞赛共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表扬奖32名。 我校除《城市边缘的绿色脉络》荣获唯一的一等奖外,由教师刘晓军、王赢指导的华清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作品《生态孵化器—黄土高原的景观恢复》获得二等奖;建筑学院、艺术学院学生的另外几份作品获6项表扬奖。本次获奖作品...
19
2009-09
9月17日下午,华清学院在东校区多功能报告厅召开学院工作会议,全面部署新学期各项工作。院长、博士生导师李慧民,党总支书记叶淑玲,副书记、副院长刘发展,副院长陈东立以及学院各职能部室负责人、各系辅导员、行政管理人员、后勤管理人员参加了本次大会。会议由刘福平副院长主持。 会上,李慧民院长依据学校2009年工作的总体要求,以及学院2009年工作计划的总体思路,并结合学院2009年7月份工作研讨会“强化内部管理、推进内涵建设、落实科学发展”的会议精神和学院的工作实际情况,详细解读了本学期工作要点。 他指出,本学期学院的首要工作是要大力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一步统一认识,形成合力,保持稳定局面。一要按照中央、省委、校党委的统一部署,认真完成开展学习实践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方法步骤、基本要求,周密组织学习实践活动。将学习实践活动与谋划学院健康发展、提高学院办学水平、解决发展难题紧密结合起来,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二要加强新生入学教育,帮助新生尽快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18
2009-09
近日,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结果在京揭晓。在《教育部关于批准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的决定》(教高[2009]12号)中,我校三项教学成果榜上有名,获奖总数位居全省高校第四位。 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国务院1989年设立的,每4年评选一次,到2009年为止,已进行了6次评审,共有2969项教学成果受到国家奖励。2009年,教育部组织了第六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工作,各地院校共推荐成果1831项,最终产生了国家级教学成果奖651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64项、二等奖585项。 我校在时隔12年后再次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多年来全校教职员工在校党政领导正确办学理念的引导下,狠抓教育教学质量求生存取得的结果;是全校广大教师与教学管理人员呕心沥血、创造性开展工作的结晶;是我校坚持“以生为本”办学理念,走“质量立校”发展道路,狠抓教风学风建设、深化教学改革、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的集中体现。本次我校获奖成果覆盖了我校研究生培养、本科教学质量管理、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充分表明了近年来我校教育教学质...
14
2009-09
9月11日上午,我校09年大学生阳光体育工作安排会在行政楼四楼会议室召开。校体工委主任、党委副书记王秉琦,副校长刘晓君以及各院(系)分管学生工作的负责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王秉琦主持。 会上,校体育系主任王德炜首先向与会人员传达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文件和《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体育局、共青团陕西省委关于开展全省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文件精神,并总结了我校近两年来实施阳光体育工作取得的成绩。 副校长刘晓君提出了进一步改进体育工作的要求并强调,今后的体育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体育课学习的兴趣和爱好,扭转“被动教学”和学生厌学现象,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积极性、自觉性、参与性;要创造环境与条件加大学生自主选课的力度,营造和谐的体育课堂教学氛围;同时,学校还将在现有体育设施的保障下,加强体育文化建设,使学校的体育文化建设更上一个台阶。校团委书记张成中,教务处副处长庞丽娟也分别就各职能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几点看法。 最后,校党委副书记王秉琦作了总结讲话。他指出,...
08
2009-09
为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宣传表彰在我省各条战线上做出突出贡献的留学回国人员,进一步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加快积聚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外国专家局、省教育厅及省科技厅于7月23日,在人民大厦礼堂对我省100名优秀留学回国人员进行了表彰。我校土木工程学院薛建阳、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任勇翔、王磊及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张耀君四名教授光荣接受表彰。省委书记赵乐际、省长袁纯清等主要领导接见了与会代表。 此次表彰是陕西省为进一步激发留学回国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落实人才强省战略、实施我省“百人计划”的重要举措。全省评选表彰的100名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均为全省各条战线和领域有突出贡献的高层次人才,其中教育系统51人,我校此次获奖是历次表彰活动中获奖人数最多的一次。 (供稿:国际交流合作处 编辑:张强)
04
2009-09
为贯彻教育厅陕教外【2009】3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对高校英语教师的培训、推进我省教育国际化的有关精神,在省教育厅国际交流与合作处的大力支持与指导下,我校人事处、国际合作交流处、外语系精心组织,择优选派我校24名教师,于8月6日至8月27日期间,赴英国里丁大学进行了为期三周的综合语言技能教学培训。 此次培训的承训方为英国一流的语言教师培训中心----里丁大学国家语言中心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该中心为本次培训配备了专门的师资、教材以及先进的网络教学设备。培训内容主要包括英国高等教育体制、英语教学法(EAP听、说、读、写等)、语言拓展、现代科技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教学研究技巧与方法、中英文化对照与跨文化交际等几个方面,相关课程由Anne Pallant、Jonathan Smith、Sebastian Watkins、Anne Vicacy、Clare Fornaux等知名专家讲授。其课程体系设置全面,授课教师风趣幽默,课堂组织活泼生动、丰富多彩。 对于这次难得的培训机会,参训教师学员们十分珍惜。课堂上,他们积极与授课教师互动,踊跃发言,认真做好笔记,课后认真梳理教...
02
2009-09
7月22日下午,来自美国、澳大利亚、中国香港等地高等教育管理和研究的专家一行7人来我校参观访问,并在我校图书馆一楼学术报告厅举行了关于“大学课程设计”的研讨会。会前,我校副校长李福军接见了来访专家,介绍了我校的概况,互赠礼品,希望这种友好的国际交流能继续下去,并预祝研讨会顺利举行。 副校长李福军与专家一行会面 研讨会由我校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周奔波主持,密西根洲立大学教育学博士李康担任同声传译。教务处处长姚继涛、国际处副处长赵蕾、各学院教师、陕西高等教育研究人员等70多人参与了讨论。美国高等教育研究界著名专家Dee Fink教授做了题为“如何进行有意义学习的课程设计”的报告。 Dee Fink教授1976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后,在俄克拉荷马大学任教。1979年在俄大参与教学发展项目的研究工作,后任这一项目的主管。Dee Fink教授曾担任2004-2005年度美国高等教育研究协会主席,目前主要从事高等教育方面的咨询工作,在许多大学的教师培训班上做了“如何进行有意义学习的课程设计”的讲座,并多次与大学的管理者们研讨如何促进...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地址:西安市碑林区雁塔路中段13号 710055联系邮箱:news@xauat.edu.cn陕ICP备020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