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

唐长安城亲仁坊考——我校校本部校址唐代时期历史环境考察(上)

发布时间: 2016-06-12 作者:来源: 点击:

唐三彩盏(校内基建工地采集)

 

唐时的亲仁坊

亲仁坊,又称“亲仁里”,按唐时长安城序列,在朱雀街东第二街之东,北临宣阳坊,南临永宁坊,与东市(又称都会市)对角,坊外有夯土坊墙围护,并于四面开四门,位于穿罗城而过的六条高坡(即隋代著名的城市规划师宇文恺所谓的“六爻”)中的第四条(即《易经》乾卦中的“九四”)上面。据勘测,亲仁坊遗址大概东西位于今太乙路南段以西至西安市测绘局附近,南北在今友谊东路与建设东路之间的地域。

唐代长安城与现今西安城区对照图

 

唐代时,亲仁坊毗邻皇城,位于长安城的核心地区,距国子监仅一坊之隔,紧邻京兆府万年县廨(即万年县县衙,相当于现在的首都北京东城区区政府),是典型的“黄金地段”,多为名门望族、公卿大臣所居。

唐代砖瓦堆积层

亲仁坊的最终废毁

有唐一代,长安城屡建屡毁,而亲仁坊的最终废毁,当在昭宗天祐元年(904),朱温胁帝迁都洛阳并强令长安居民按籍迁居。

唐代以后,除长安皇城经过修葺继续使用外,其他区域(除少数大寺观外)皆任由其废弃,所以可以推断,北宋至清,这里(原唐代亲仁坊)一直是无人居住。

校内基建采集的唐代筒瓦及建筑被焚烧后的土块

 

我校在亲仁坊中的位置

我校位于明清西安城南郊李家村,建校之前,这里是一片空旷的田野。通过历史文献与考古勘测的互相印证,可知我校北院(教学区)在唐长安城亲仁坊遗址之上,约占全坊的二分之一。现友谊东路与原亲仁坊、宣阳坊之间的大街重合一部分,学校最北端学生公寓建在坊墙之上,亲仁坊北坊墙遗址在校园北部,基本与学校北线平行,北坊墙由太乙路以西经友谊东路穿雁塔路而过,坊内大十字横街则大概在学校内逸夫楼、体育场之一线上;南坊墙遗址,1955年学校筹建时,工作人员对教学主楼和教学东、西楼的地基进行勘探,发现断断续续的唐代壕沟数段,从现存勘探图纸上看,这些壕沟自教学东楼(现建筑学院)最东端之北起,延伸数米后西折,总体呈东西向,一直断断续续至教学西楼。呈东西走向,基本在一直线上,对照中科院唐城发掘队勘探复原的数据,可推断出此处范围内发现的唐代壕沟为原亲仁坊南坊墙外壕沟,壕沟距坊墙约1.5~2米左右。

基建过程中发现的唐代辅地

长安城九四高坡现在的位置

“九四”是隋代大兴(唐长安)城的规划人宇文恺所寻定的城址六条高坡中的第四条,“九四”坡穿亲仁坊而过,那么这条高坡的一段也一定在我们学校中,它是否还可以辨认?经过笔者推敲并与资料相比对,确认“九四“坡的最高处穿我校的体育系——三号学生公寓一线而过。当然,现在由于千余年的历史变迁,学校内这条高坡的起伏已经不大,但仍可微微感觉出体育系——三号学生公寓一线的地面高一些(在学校正东的太乙路南段这种地势高低起伏的感觉更加明显),可见,“九四”高坡穿此而过确定无疑。

唐代茶叶末执壶残件(校内基建工地采集)
 

 

建大要闻

影像建大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