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

整修黄帝陵规划设计的记忆

发布时间: 2016-05-24 作者:来源: 点击:

赵立瀛

 

当每年的清明,中国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人都可以从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公祭黄帝陵”的新闻中,看到按照规划整修后黄帝陵的雄伟画面。

1990年的4月,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在陕西视察期间,专程到黄帝陵实地考察,并对重新规划整修黄帝陵问题做了重要讲话。

李瑞环同志指出,黄帝是我们民族的人文始祖。在当前情况下,重修黄帝陵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加强民族团结,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李瑞环同志的讲话,将整修黄帝陵原本仅仅作为一个文物单位的保护工作,提升到了全新的认识高度,使我们的心中激发起一种来自民族血脉的使命感。

此前的1988年,按照陕西省文物局的要求,我曾做过《黄帝陵文物及环境保护规划》,随后也进行过小的修缮和环境的清理。

显然,这次进行的黄帝陵整修不同于以往任何时候。它不仅是黄帝陵历史的延续,而且是在当代背景和条件下规模空前的大整修活动,是一个跨越历史的伟大工程和文化事业。

长久以来,人们将华夏文明的发端源于黄帝,是黄帝开拓了中华民族从蛮荒走向文明的道路。在传说中,黄帝勤劳、智慧、正义、仁爱,代表了我们民族的优秀品德。在历史长河中,黄帝受到了子子孙孙一致的尊重,成为我们民族凝聚、振兴和发展的象征。

黄帝陵的整修和保护,成为海内外华人共同瞩目的大事。为了做好黄帝陵的整修规划设计,建设部会同国家文物局专门成立了专家顾问组,对规划设计工作进行指导,充分说明了国家对此工程的高度重视。

整修黄帝陵规划设计,并没有采取向全国有关院校和设计单位广泛征集方案的做法。他们表示,黄帝陵在陕西,相信陕西的院校和设计单位有能力、有水平,能够做出好的规划设计,完成黄帝陵的整修和保护任务。

1990年5月,在陕西相关部门的组织下,开始了在省内征集规划设计方案的工作,有我校和西北、省、市设计院四家单位提出了首轮方案。我校建筑系有许多老师参与了初期的工作,提出了多种方案构想。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里,为了能按时完成方案的编制,我们已记不清经历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大家表现出的热情,今天回想起来仍然令人难以忘怀。

1990年6月和8月,四家单位的代表两次赴京向李瑞环同志和建设部、国家文物局领导和专家汇报规划设计方案。我校的方案当时由我汇报,李瑞环同志每次都自始至终听得很认真,不时插话、提问,给大家的印象是既平易近人,又内行,使我们初时紧张的心情放松了许多。

1990年10月,依据首轮方案的情况,决定由我校与陕西省设计院联合编制《综合方案》,再次赴京汇报,并将《综合方案》及四家单位的首轮方案发表于1991年《建筑学报》第一期,向海内外公开征集意见,以求集思广益。

1991年7月,国家计委批准了整修黄帝陵一期工程立项,陕西省政府正式将总体规划及一期工程交由我校承担设计。为此,我校专门成立了西安冶金建筑学院整修黄帝陵规划设计组。

1992年6月,台湾建筑访问团应邀在陕就整修黄帝陵进行了两岸学术交流。台湾的专家表示了对整修黄帝陵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的赞同,并对我校做出的规划设计给予了积极评价。会后,李瑞环同志接见了与会的两岸学者专家和我校设计组全体成员,并合影留念。

1992年8月,国家计委正式批准了我校所作的整修黄帝陵一期工程初步设计。一期工程正式开始建设,揭开了整修黄帝陵这一历史性工程的序幕。

在以后的几年时间里,我校规划设计组编制了《整修黄帝陵规划设计大纲》,1994年由陕西省政府、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审定批准,作为当前及今后黄帝陵整修和保护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完成了整修黄帝陵总体规划及一期工程设计,并对二期工程(祭祀大殿)做了方案探讨(祭祀大殿工程,后来由西北设计院承担设计)

现在大家看到的整修黄帝陵一期工程,包括庙前区的陵区入口广场、“印池”(湖面)、“轩辕桥”、“龙尾道”(大台阶)、“轩辕庙”庙门和小品(望柱、阙门)等完整的序列建筑,以及服务部、停车场、陵区道路等配套设施;陵园区的谒陵道、“龙驭阁”及陵园扩建工程等。

特别是“一头一尾”(轩辕庙庙门和龙驭阁)的设计,决定了黄帝陵的整体建筑形式、风格,具有统领全局、举足轻重的意义。

整修黄帝陵规划设计是一项特殊的重要任务,人们的期望值很高。而期望值越高,我们觉得肩上的担子越重,来不得半点懈怠和掉以轻心。设计组的同志在几年里倾注了心血,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作为整个一期工程主体的庙前区工程,1998年获全国城乡优秀设计一等奖、陕西省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1999年获全国优秀工程设计银奖。

一个好的规划设计,首先要有正确而明晰的设计目标和设计理念。成功的规划设计必是设计者面对自然与文化、历史与现实深思熟虑的结果。

黄帝陵坐落在今陕西黄陵县境,地处陕北黄土高原。当人们从关中平原北上,越过一道道山塬、梁茆、沟壑,进入沮水河谷,便会望见一座柏树覆盖、葱茏苍郁的山,它像是浩瀚的黄土海洋中的一块绿洲,苍茫的黄土地上镶嵌的一块碧玉,这就是黄帝陵冢所在的桥山。山脚,沮水像一条金带三面环绕着桥山,周围山塬回抱,“风水”极佳。山水在这里显现出一种特有的气势和氛围。

然而,这里的山原本不过是广漠黄土高原中的一座小山,水原本不过是大山深处淌出的一条小河。如果没有黄帝陵,它们可能会湮没在黄土高原茫茫山塬中,并不为人们所知。因为古人将黄帝陵选在了这里,而有了黄帝陵,才有了满山的古柏。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条河,因为有了文化的关照,才使它的身影得到了无限的放大,投射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成为千千万万炎黄子孙心中的故乡,一处“圣地”,这就是文化赋予自然的巨大作用。

面对黄帝陵的山水形胜,我们的规划只是运用手中的笔,在久已干涸的沮水滩地上泼抹出一湾开阔的湖面,取名“印池”。白日,苍然的桥山会倒映在湖上;夜晚,当空的明月会倒挂在水中,它印证了历史记载中“桥山夜月”的诗境,更提升了黄帝陵的自然品质,使黄帝陵之灵山圣水愈显纯净而静谧,也有利于高原生态环境的改善。今天,人们再到黄帝陵,可以感受到整修规划给黄帝陵山水添上的这一笔浓墨重彩。

桥山之顶,古柏林中的黄帝冢,不过是一坯土包,苍古而草木丛生,其始于何时已无从考证。有人主张加以培土扩大,或改筑成规整的复斗形,他们觉得这个陵冢实在不够“气派”;还有人主张用花岗岩镶砌,或加上大理石的台座以示“尊贵”。我们均以为不妥。

其实,在整个黄帝陵陵区,惟一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就是这个陵冢。按照《文物法》的保护原则,以一种崇敬的心态去面对它,不去惊动它,才是明智的选择。

历史的事物常常就是这样,总是在被岁月侵蚀的残缺、斑驳、苍老的质地上呈现一种时间的印痕。有时,古老本身也会是一种美,就如秋天的叶子。

历史遗迹的价值,在于它的真实性。历史遗迹的保存,也在于保存其真实性。任何的粉饰、整容和化妆,恰恰是一种破坏。对文物,对古迹施加过分的、不适当的干预,是许多人认识上的一个误区。

黄帝陵的历史可上溯至“三代”以前。轩辕庙始于唐代,自宋代迁至现址也逾千年,但除了陵冢,早期的遗迹已不可寻。现存有元代至民国时期的碑石。历史留下的建筑,惟有墓园的碑亭和桥山东麓的轩辕庙,不过是近百年的遗物,既够不上“文物”,也不够“古朴”。许多人主张将之拆除或推倒重建。我们也没有采纳。

近百年的历史虽短,而在黄帝陵历史中这是一个重要的段落,是活动和事件发生最多的一个时代,这些建筑正是这段历史的见证。历史是代代层累形成的,正因为他们的存在,才使我们读懂了历史。我们应该,也可以使近百年的东西,成为整修后黄帝陵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新旧并存中,还有一种丰富,一种包容。

不管是碑石也好,建筑也好,经过岁月淘滤的历史陈迹,往往留住了历史的深刻印痕,弥漫着挥之不去的文化气息,成为历史与文化重合的坐标点。

整修规划中的新建筑,按照《大纲》的要求,它们应是在参考汉代风格的基础上的再创造,就是既体现庄重、古朴的汉风精神,又不是那一个汉代建筑样式的翻版、复制。它们应该是设计者基于深厚传统修养的“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其风格是“大巧若拙”、返璞归真。这也符合现代人对于简约美的审美取向。

一期工程中的单体建筑本身都不大,但欲做出它的特色并非易事。它的位置、体量、造型、风格、色调、质地、比例、尺寸以至细节,都需要设计时一笔一划的斟酌。

对一座建筑来说,它是否会成为一个标志,关键在于人们能否在长久的岁月中,对其产生价值的认同感,并不在于它有多大、多高、多少投资这些简单的数字。

整修黄帝陵的规划和建设,从总体上营造和提升了陵区“雄伟、肃穆、庄严、古朴”的气氛和“圣地感”;保护了陵区文物古迹;改善了陵区及周围的生态环境和景观环境;满足了黄帝陵祭祀活动及旅游的要求;体现了黄帝陵历史的延续和发展。

在建筑设计上,遵循继承中华优秀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参考汉代风格进行再创造,体现了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和当代中国建筑的高水平和成就。

历史的黄帝陵,在今天实现了前所未有的保护、改善、提升、延续和发展。这里面有我们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一份贡献。

历史如同浩瀚的时空,需要我们永世的守望。像整修黄帝陵这样承载着中华民族久远而厚重历史的重大工程项目,我们的规划设计只能是为完成一定阶段的任务而作。从历史上看,炎黄子孙总要不断表达自己的崇敬心情,不断的添砖加瓦。历史像风一样越过了五千年,以后的时间更长,以至永远。

应该说,任何的规划设计成果,也都是一定时间段内的产物。当时不可能,过后再看更不会是尽善尽美。

“往事不能忘,浮萍各西东。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建大要闻

影像建大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