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媒体资源在在高校深化改革,精神文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发挥着主要作用。随着高校新闻媒体的发展,校园媒体资源配置不合理现象日趋突出,本文从广电媒体的现状及特点,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着笔,撷取校园媒体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与说明,旨在提出一套合理的解决方案,使高校广电媒体资源优化重组,合理配置,提高综合效率。
关键词: 高校 媒体 资源 广播 电视
一. 高校校园广电媒体的现状及特点
(一)广播
校园广播是最早出现的校园媒体之一,是校园宣传工作的主体之一,其主要影响力集中在学生方面。高校广播的传播具有针对性强,受众集中,节目精而多样化,非商业化运作的特征。不论是短波传送还是户外音箱放播,现场或录制,它的传播范围仅限于校区内,节目多由爱好广播的同学在业余时间完成,所以不可能具有社会广播的多重,复杂的特征。这恰好形成了高校广播操作简便,内容单纯的鲜明特点。同时,广播本身具有简短,快捷的优势,且时效性强。而且,它接收方便,是唯一一种不影响受众其他活动的传播形式。因此具有较大发展潜力,曾是校园新闻传播的主体。目前,大多数高校有线广播一般安排在学生校园文体活动比较集中的时段播出。能够拥有较大的受众群。但是由于管理和体制方面遗留的问题使得校园广播比较松散。同时,由于设备落后。播放效果差和节目枯燥,又受到报纸,互联网,电视等媒体的冲击,校园广播的发展面临诸如受众减少,影响力降低等困难。
(二)电视
校园电视台的出现,使新闻的视觉冲击力和现场感大大增强,同时由于校园新闻和其他校园节目与广大师生的贴近性,本应取得较好的影响,应该成为广大师生愿意看,喜欢看的校园媒体形式,且目前多数高校的有线电视节目以新闻和热点或专题节目为主,每周播放1—2次,并有重播。但实际情况却不然。由于各高校对电视媒体的重视程度不同,管理体制有差异。电视节目播出的时间,内容,形式上,随意性较大,电视媒体的长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电视媒体的发展面临缺少资金,内容单调,乏味,传播受限等困难。
二. 存在问题
(一)定位
校广播与电视台的定位直接受到其受众来源,是其建台之初就必须考虑的问题。在这方面,作为国内高校改革之先的北京大学,其电视台的定位中有一条就是“联系学校与师生的纽带,丰富文化生活”,这当然引导电视台节目制作既要满足校方要求,又要合乎学生口味。而湖南大学宣传部的态度是:电视台的定位是面向教育职工,这就不难解释好多学生埋怨电视台“自娱自乐”的原因了。广播的定位则是多数高校均比较一致的,就是以学生为受众主体。我所了解的诸如: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大以及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其节目由几档到十几、二十档不等,但大多数节目是面向学生而且有些节目还是互动性的,增加了听众的参与。但是,无论电视台还是广播站都是校党委宣传部下属单位,这也决定他们的定位很大程度上在“宣传”二字,宣传本没错,但是有些高校媒体单纯地进行正面的“硬新闻”式的宣传,以至影响了观(听)众的兴趣,据调查超过百分之九十的大学生没有看到过校园电视台的节目,并表示对那些宣传片子不感兴趣。
(二)资金
在我们调查的几个大学中,从相关领导到工作人员都谈到本校的媒体要求得发展,其中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要保证校方在这方面的资金投入。无论是设备的购置与维护,节目的制作,人员的引进都需要资金保障。就长沙河西几所高校而言,广播台方面,中南大学在传播设备上要强于另外几所学校,他们使用的音柱的效果明显胜于高音喇叭,其音域广、音质好,效果不言而喻。而湖南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所采用的高音喇叭音质差,很多学生都听不清广播的内容,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节目传播。而湖南大学和师大都由于线路老化或校区改扩建等原因,传播设备不能全部正常工作,从而使校园的一些地方成为了广播的“盲区”,影响了收听。再看电视台方面,中南大学的电视台仍停留在建台后的低配置阶段,师大虽在近期购置了一台编辑器,但其他设备并未跟上,偌大的演播室中可用器材少得可怜,摄像设备除两台索尼专业摄象机外,还有两台家用摄象机和两台DV,节目的质量很难一下提高。《论语》有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通过了解我发现仍有好多学校的摄像设备停留在模拟视频的基础上,所以信号质量要比省市电视台差,加上事业的年限太长已趋于老化,从而导致画面的清晰度、对比度、色调等指标偏低。在我们走访的几所高校中,几乎每所高校电视台负责人都有在资金投入方面的难言之隐。
(三)人员
高校校园广电媒体一般都有老师与学生两部分组成,人员不到位,是其队伍建设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方面,媒体中的老师有许多不是专职人员,而是靠电教中心的有关工作人员任职。他们一般都没有新闻从业经历,因此很难从新闻工作的深层规律出发,制作出高质量的节目;另一方面,媒体中的学生是一个相对松散、流动的群体,而且在知识、阅历、经验、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相对不足。在媒体管理体制不能很好贯彻的情况下,这个群体的不专心、不专业,反而影响了媒体作用的发挥,有些媒体仅记者团就几十人,冗员过多,资源不够,也制约了媒体作用发挥。湖南师范大学的广播站现已不设记者团,主要原因是其管理得不到位,使记者团形同虚设,不能发挥其采写的作用。现在的播音员采写编播“一条龙”全部负责,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其管理体制的弊端。就广播而言,目前绝大多数广播台都是由学生主办,广播节目多实行播音员个人负责制,即每个播音员策划一个自己主持的节目,审核后即“上马”,由于相对“业余”,节目很难打造品牌,媒体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四)管理体制
许多高校的新闻媒体属于“各自为政”型,从报纸到广电及网络,各有一套相对独立的运作机制,分别设有各自的记者队伍,采写各自的稿件,人力资源,新闻资源缺少必要的整合,媒体间缺少交流互通,使得校内新闻“撞车事件”经常发生,从而造成了媒体人、财、物资源的浪费。这是校方(党委宣传部)在管理体制的建设欠缺之处,人为使得各媒体运作分散,不能聚集资源,发挥整体优势。以湖南大学而言,校报有记者二、三十人,湖大青年也有二十人左右,电视台有三十几人,报纸中有些记者做兼职,而电视台招新时几乎是不要在其他媒体做事的记者,而事实上,如此之多的记者却从没能发挥其真正作用,反而造成了人员的臃肿与浪费。而且,许多媒体的运作非常松散,没有集体意识,致使媒体发展势头不好,甚至运转困难。
(五)节目内容
广播方面,虽各校的节目数量不同,名称各异,但内容差别不大,多以新闻、音乐、文学、体育为主。不同之处在于节目质量上。有的学校每年会评一次最受欢迎的节目,以鼓励主持人,而某些学校的广播站只是主持人实践的场所,没有与听众互动,这样就得不到听众的反馈意见,闭目塞听。中南大学每年都会搞一次节目调查,评出最受欢迎的节目,据现在的负责人介绍说,前两年一位男主持在音乐方面很有造诣,他所主持的“放肆音乐”节目深受听众欢迎,年度的最佳节目非他莫属。但我们应清醒地看到,这样的节目的确是凤毛麟角,节目质量的优劣就显而易见了。就长沙河西的三所高校而言(中南,湖大,湖师大),每所高校都仅有两三档节目。一档为每周新闻,一档为专题类节目,且播出方式都是插在如凤凰卫视等电视台的节目当中,每期最多不超过40分钟,有的学校的第三档节目就是放电视剧,或两集连放,或多集连放。据调查,90%以上的大学生称乐意看表现大学生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的节目,然而很少看到。
(六)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方面,广播明显要便于电视。广播需要的只是有保障的传输线路及广播器材,至于音柱还是高音喇叭是资金的问题,而电视节目则不同,还不是随意在哪儿安几台电视机就能解决的。有关电视节目的传播途径的问题一直存在较大争议,但至今也没有很好地解决。多数学校是放到网上做视频,但受网速影响,一般不能很好的传播,而且,很少有人只为点击收看校电视台的节目而上网。还有只是定时在校园的食堂等公共场所播出,但人少的时候肯定不会播,人多的时候又不可能播,原因是大家都会选择新闻或体育节目观看,仍然没有人看校电视台的节目。再有就是在学生宿舍安装电视机,但因其成本巨大,线路的安装,电视机的维护与维修都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因此,至今敢吃这只“螃蟹”的高校为数不多。
三. 优化资源配置的建议
(一)提高重视程度 加大投资力度
校园广电媒体资源配置不合理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校方对其重视程度不够,而是把资金投入的重点放在了其他方面。高校校园媒体是党委宣传的重要阵地,对于占人数比例90%以上的学生而言,他们理应是中心对象,这首先解决了校园媒体的定位——学生。广播台具有快捷、讲究时效、易操作的特点,而电视台拥有不可比拟的视觉冲击力和现场感,二者各具特色,如果办得出色,在学生中会有很有市场。同时,当代大学生所处的时代已不是“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他们需要获取来自各个方面的信息,“大学生是社会群体中最活跃的部分,是最关注社会的。”湖南师范大学宣传部项部长说。评议国是,闳放求真,才是当代学子应具备的素质。因此,为充分发挥校园广、电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及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大学生,校方必须提高重视程度,具体而言就是一方面关注其发展,一方面增加投资,使硬件不致于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广播方面,建设以音柱代替高音喇叭。目前,就是市场上常见的最大的音柱,高1米多,价格不过千元,小一些的(高700mm左右)则要五六百元左右。电视方面:各寝室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配备电视机。电视机由校方提供,学生以现金租赁,每学期末校方收回维修。如有损坏情况,由责任人负责出钱维修;在无损毁情况下,学生每学年需交纳3项费用:租赁费、收视费、电费。租赁费:由于电视机由学校统一购置,势必需要一笔庞大的财政支出,而租赁费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按现在每台电视机市场价800元,使用寿命10年计算,每个寝室每年每人10元(每学期5元),四人的公寓,十年后就是400元,8人、10人寝室10年后就分别为800元、1000元,如此,便能使校方收回半数以上的投资。 收视费:收视费一个接点的标准市场价格为180—190元,而某高校专业人员告诉我,如果在学生宿舍、公寓楼大规模安装,价格一定会降下来,在100—120元之间,分摊到每个人头上至多不会超过30元/年,而安装一台电脑的价钱动辄几千元,并不是每个寝室都具备这样的条件。电费:按每台电视机200瓦、每度电7角钱计算,每5小时用一度电,一天看两小时,一个月10度电。因此,安装电视机并没有怎样加重学生家庭的负担。同时还要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线路与机器的维修,但由于学生是交了押金的,因此会很注意电视机的使用。目前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公寓、四川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公寓等都已经安装了电视机。这样便解决了广电媒体的传播问题,但还有一个长期困扰着许多校电视台工作人员的问题,就是设备。就长沙河西三所高校而言,湖南大学在硬件上走在了前列,其投资逾百万,不仅拥有较专业的两套非线性编辑器,四台数字视频摄象机而且演播室还有冷光照明设备,并为播音员提供专业的提字器,这是其他几所学校所不能比的,因此湖大制作的节目相对质量要高一些。因此对设备的投入是很必要的。
(二)改革管理体制
校园媒体没有巨大的经济利益吸引参与者,靠的只有大家的工作热情,如果这个组织没有可以激发大家更多热情的方式,没有具体的措施调动大家主动参与工作的积极性,结果必然是他们刚刚加入时的热情将慢慢消耗殆尽,慢慢淡出这个组织,甚至忘记这个组织的存在。在校园媒体的组织管理问题上,一套完善、良好、奖惩明确的管理体制关系着一个组织,特别是在校园媒体这个身处特殊环境(校园)中的组织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为避免校园媒体由于人员过多而致臃肿松散,应把各媒体人员进行整合。校园媒体是一个整体,无论是平面媒体、广电媒体还是电子媒体(网络)都统一由党委宣传部管理,因此整合人员、成立高校新闻中心不失是一个现实可行的选择。新闻中心将报纸、广播、电视以及网络分部管理,各部门统一于新闻中心之下,线索共享,资源共享。之后采写的稿件及声像资料,经新闻中心统筹之后收藏入库,作为资料。新闻中心按照专业的管理运作模式工作,更进一步提升了高校广电以及其他媒体的专业水准。据了解,目前武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都成立了自己的新闻中心,虽然职能各有差异,但都已在资源优化上受益。
其次选拔优秀的领导者。校园媒体所从事的工作是收集校园新闻、报刊稿件,并把它们整理、编排、出版、发行。作为这个组织的领导仅仅具有良好的相关专业知识是完全不够的,它更需要具有出色的领导才能,具有事事在先、事事表率、且善于调动、组织各个部门的能力,能够及时化解报社所面对的各种困难,让大家信服是一个领导者首先要做到的。一个出色的领导者能够让组织里的所有成员汇聚在一起,共同为办好组织的报刊而努力。所以拥有一个出色的领导者是一个校园媒体乃至任何一个组织所最主要的一点。据此,我们要建设一个优秀的校园媒体,选出一个出色的领导者是很重要的一环。
第三是管理模式规范化。所谓规范化,就是将校园媒体的管理方式以制度的形式规范下来,使媒体成员的工作有章可循,更加顺利地进行。
①严格的工作制度:在校园媒体这个组织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采稿、编辑和发行,而这些工作又是由多人共同完成。仅靠几个主要领导去搜集稿件,必然会漏掉相当大一部分优秀的稿件,这样的结果必然是使此校园媒体无法做出出色的工作。所以建立一套严格完善的工作制度,用一套严格的工作制度约束成员,以达到分工明确,责任分明。让各个部门有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分工协作条理分明,并且使他们专心作好自己的专职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②量化管理制度:媒体内部成员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全面细致地总结评价近期工作,找出自己的优缺点,积累经验,并将其应用到以后的工作当中。同时根据一段时间内的工作步奏划分出各个工作环节,针对每一个环节对全体成员的具体工作进行评分。记者评分内容分为“供稿篇数、采用篇数、供应重要稿件数量(针对本期报纸中重要稿件),累计供稿数(长期累计),累计采用稿件数(长期累计),综合评分”,并且把所有人的得分情况在媒体内部进行公布。这种制度让各部门成员互相都有了一个评价,知道了自己的工作成绩,并认识到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如此就可以使他们今后工作过程中更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
③奖惩制度:
1、奖励制度 媒体内部可以按年度、季度或月评选优秀记者、优秀编辑等(具体评奖设置根据自己媒体的设置有所不同),工作成绩、交稿量、采用稿件量等都是最重要的参考标准。而且这一工作成绩在进行部长、副主编、主编的竞选中同样是重要的参考指标。表彰中的荣誉对一个校园媒体记者、编辑来说,是大家非常看重的,这不仅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个工作能力、工作成绩的证明。通过这些奖励机制可以激励大家的工作热情,让他们参与组织工作的热情更加高涨,增强了责任心,他们会尽自己的能力去努力工作。
2 、惩罚制度 在绝大部分校园媒体组织中,惩罚机制都没有十分严格的制度,这也和这个组织的特殊性相关,因为本身这个组织就是一个同学自愿参与的组织,不可能像企事业单位一样采用十分严格的惩罚制度。在评优过程中,工作成绩不突出也不可能得到表彰,从这个角度讲也没有必要建立严格的惩罚制度。如果媒体成员犯了错误,可以在定期的例会上进行口头的批评。
④建设学生通讯队伍及相关的培训制度:
在校园媒体组织中,成员绝大多数都是在校学生。学生生活在校园一线,是校园新闻的第一批接触者。一支精干有效的学生队伍的建设,不仅便于采写最新活的新闻事实,也便于发掘校园中的各种新闻线索,增强媒体的内容性。每年吸纳的新成员加入组织后,除了录用前的面试、笔试工作,还应该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培训。培训项目可以从工作思路、采稿方式、写稿方法、编辑排版方法等方面开展。具体方式可以让各部原有工作出色的成员传授自己工作中积累的经验,更可以请校内或社会新闻媒体组织方面的知名老师、人士来给大家做培训,或是组织座谈会。以此培养他们的工作思路,辅导他们怎样开展工作,怎样更好地完成工作,学会以有效的方式解决自己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实际困难。在新成员工作开始一学期后,进行第二次培训,针对大家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实际困难有针对性的开展培训工作,聘请专业人士来作培训,这可使大家在熟悉了自己的工作后,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各方面工作能力,改善自己的工作方式。在这方面,我所了解的有清华、苏州大学的学通社、湖南大学的学通社和麓山记者团,他们的发展趋势都是打造校园媒体的中坚力量。
⑤例会制度:每学期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若干次全体会议与座谈会,对这段时间内大家工作情况、媒体运作情况等进行讨论。让大家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及时反映报社所在媒体及自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协助主编、副主编及时发现并解决,同时更可以使大家感到自己的重要性,从心理上以一种很巧妙的方式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参与到工作当中。
(三)提高节目质量,激发学生兴趣
要扩大收听(视)范围,最重要的就是从自身出发,办好节目,吸引受众。首先,要像专业电(视)台一样大胆策划与尝试,力求推出大家喜闻乐见的节目。电视台方面,还要利用学校电视台的频率资源,播出一些师生们所需的其他教育新闻类型的节目,并将节目安排重播,给观众更多的收视机会。其次要建立反馈机制,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建立反馈机制,拉近节目与受众的距离,才能倾听受众的真实想法,进而改进节目,满足其收听(视)需要。第三,树立精品意识,关注节目从制作到播出的每一个细节,使广播(电视)台真正成为校园媒体的信息枢纽和文化园地。
(四)多种资源的联动与整合
1.与相关院系
校园广、电媒体应适当吸收新闻专业、广播专业、电视节目制作和网络技术等专业的在校生参加校园新闻工作,并适当联系一些相关教授以提供策划、技术方面的支持,满足受众的高层要求。例如湖南大学的“千年学府之光“晚会曾做过一个现场直播,仅靠当时电视台的资源难以完成,于是与广播与影视艺术学院联手,利用了广院资源顺利实现了直播。再以湖南大学为例, 2004年投资200万元兴建了非线性编辑实验室。该实验室由3台广播级非编终端和40台专业级非编终端构成,整个系统采用由联机存储系统(FC)和高速以太网(Ethernet)组成的双网结构,实现了3拖40的网络架构。该系统采用与电视台相同的工作模式,融广播级非线性编辑网络与非编互动教学网络为一身,为学生掌握媒体工作模式提供了逼真的环境。该系统集视音频编辑、二维平面设计、三维动画制作为一体,能同时为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电视编导、艺术设计等专业提供综合实验平台。当然,这也是校园媒体尤其是电视台的一个高级节目制作平台,非编的合理利用能使电视节目的制作更加便捷、更加专业。
2. 与艺术团或相关艺术节
艺术团是校园内众多有着各种才艺的大学生的组织。各高校艺术团每年都要涌现出许多优秀作品、优秀个人。校园广电媒体与艺术团形成联动,将优秀节目推向电波、银幕,丰富了文化生活。同时,也充实了媒体节目的内容。而且,学生还可以拍摄自己的校园短剧。像北京电影学院已经连续举行了三届国际学生影展,每届都涌现出一大批质量较高的国内外学生影视作品。而且,现在几乎每所大学每学年都要举办一到两次科技文化节或者是文化艺术节,也都会在其中的影视短剧大赛中出现好多学生作品,像湖南大学今年的《大哥》、《雨巷》,就是比较成熟的作品。这些以反映大学生丰富的校园生活为宗旨的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影视作品都是很好的素材,能与当代大学生在思想上产生共鸣,因此在大学生中很有卖场。这些节目和作品是校园媒体很好的节目资源。
3. 同地缘的高校
现在,众多高校的布局都朝着集中化的大学城方向行进,也就是说,一般都会有几所高校处于同一地缘,如北京的清华、北大、人大等,西安的西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以及长沙的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大等,此类大学之间应相互促进协作关系,相互学习、交流,对一些重大事件、活动实行协同报道,集中力量做“大文章”。而且,几所甚至十几所高校媒体间可成立联盟,进行节目的交流,资源共享,实现“高校广播联播化”。如2003年12月在北京音乐台和北京广播艺术协会大力推动和协调下,由北京十五所高校广播台联合组建的“北京高校广播大联盟”正式宣布成立。“北京高校广播大联盟”是在校园广播文化迅猛发展的形势下应运而生的。随着音乐和娱乐资讯需求的不断扩大,高校广播台已经成为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们了解音乐娱乐信息和聆赏音乐的最前沿的阵地。成立这样的联盟,不仅增强了高校广播台之间的交流,充分发挥各高校广播台的优势,从而提高了节目质量和制作水准,进一步扩大了高校广播台在校园内外的影响力。除了定期举办学校广播台内部的经验和信息交流,联盟还联合各校举办、协办或承办一些大型活动,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北京广播艺术协会和北京音乐台不仅在音乐资料和资讯上提供支持,还协助进行联盟中各校广播台的培训工作,高校广播媒体的学生可以得到北京音乐台专业编播人员的指导,从而全面提高校园广播的制作水平和播出效果。“北京高校广播大联盟”对整合校园广播的媒体资源和传播优势,成为中国原创流行音乐最有生命力的推广窗口有很重要的意义。无独有偶,2004年11月,由包括东北大学,沈阳师范大学等10所在沈高校在内的沈阳市高校校园广播联盟(简称“校广联盟”)成立。“校广联盟”是由辽宁广播发展集团综合节目部发起成立的一个校园媒体组织,联盟全部成员是由校园广播站(电台)组成,联盟成员所属高校学生大约有20万人,这使“校广联盟”成为沈阳地区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高校媒体。“校广联盟”的成立对推进高校间的交流与沟通,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做出不小的贡献。“ 广播联播化”或“联盟化”将为各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提供新平台,实现一定区域内各大高校的信息整合与互用。对于广大高校师生来说,它是一个取之不竭的“信息宝藏”。同时,高校广播的联播化更将促进各高校文化的融合与进步,在行为方式及思维模式上带动各大高校学生的人文、科技素质的提高。
结语:
基于以上情况,我们对校园广电媒体提出改进方案。详见《湖南大学电视台策划》及《湖南大学广播站策划》。(作者系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
(编辑 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