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号该是个什么样的日子呢?
放弃了新丝路微电影的颁奖典礼是有些遗憾的,在“户大姐”门口打印了私藏的自拍偷偷地开心着,看见了笃实的“抢稿”盛况,开始对柴静所描述的在对“华南虎照片”事件采访时,房前屋后都是记者的情况感到理解。可对有的人来说,今天没有太多的悲欢离合,觥筹交错,心里如果仅存一份除了伤痛以外的感情,那大概就是缅怀吧。
1965年10月29日她出生了,是一个家庭多了一个孩子那样普通,也是一个时代多了一个在记忆里不会倒下的女子那样不平凡。对她最初的记忆是电视机里一个说话慢慢吞吞,身娇体弱,有些小心眼但让人心疼的人,十多岁的我并不把她当做演员,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再次听到她是在初二的一节课上,那个略微有些秃顶的男老师告诉我们要多看书而不是一直看电视剧,不然你眼里的林黛玉就一直是陈晓旭的样子。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她的名字——陈晓旭。他当时说的很简单,只是一句:她和自己演的林黛玉一样早早就去世。后来他再讲了什么我已经记不清楚了,只是今天才觉得幸好有她毫不违和的诠释了林黛玉这个书本上的人物,让人有踪可循,可以把经典拽在眼前。
初中的时候手机还没有在学生中普及,4G信号还像是个神话,学校的图书馆里满满的都是泰戈尔诗集和“倍速学习法”,我再也找不到关于她的丝毫消息,在一个人香消玉殒之后才认识她,紧跟着的却是走散。
记不起是在什么时候知道了关于她的故事。19岁获得出演林黛玉的资格,那时她也像极了一个19岁的女孩,她说我就是应该演林黛玉,如果给了我别的角色,观众会觉得林黛玉在演别的人。后来她对得起自己,也没有辜负别人。26岁告别了让自己家喻户晓的平台,开始走向商界,30岁身价过亿只是那些年的一笔带过。42岁落发出家,法号妙真,同年因为罹患乳腺癌而辞世。这一百多的文字能写完她一生的转折,却诉不清她一生的衷肠。
上一次再听见她的名字是在16年春节联欢晚会前夕网友声讨央视春晚不在猴年邀请六小龄童上春晚时发出的一个题为“你认为,有哪些经典角色再也无法被超越”的投票,那时有网友说下一个猴年,猴哥就翻不动跟头了。在那个风口浪尖陈晓旭票数仅次于大圣排在第二位。
我依旧记得在陈忠实老先生去世时很能代表大家心情的一句话“原上曾经有白鹿,人间从此无忠实”。我想对于陈晓旭也是一样吧,所以在我充实惬意的今天依旧有千千万万的人去了天寿园,在这个北京难得的少霾晴朗日子带了好看的菊花和晓旭好看的照片去探望她。在北京工作的学长发了现场的照片,那阳光洒在白玉雕像上好看极了,有女孩子给她发髻上戴了黄色的流苏,和身下的菊花一样美。
她14岁写过一首诗,诗里说“我是一朵柳絮,不要问我的家在哪里,愿春风把我吹送到天涯海角,我要给大地的角落带去春的消息。”可即使在这样的秋日里,她也带来春风一样的亲切,红楼一直在,陈晓旭就会一直在。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片净土掩风流。
(来稿:王蜀周秦 编辑:吴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