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4时33分,神舟六号返回舱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中部草原成功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平安返回。
新华网北京10月17日电 鲜花与掌声送给了凯旋的航天英雄,而他们身后是大批科研工作者的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是一个为我国航天事业辛勤耕耘的英雄群体。据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的不完全统计,直接参与载人航天工程研制工作的研究所、基地、研究院一级的单位就有110多个,配合参与这项工程的单位则多达3000多个,涉及到数十万科研工作者。
17日凌晨4时,距神舟六号飞船着陆场千里之外,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的航天人早早地集体守候在电视机前,共同期盼着航天员的凯旋。在我国神舟飞船的多年研制中,上海航天局承担了“一舱和三个半分系统”的研制生产任务。神六之后,在我国载人航天的二期工程中,上海航天人还将承担“太空之吻”——航天器交会对接这一重要技术的研制任务,目前不少关键技术已经取得了突破。上海航天局局长袁洁告诉记者,神六有七大系统的支撑和保障,这七大系统紧密关联、同心协力,为两名航天员铺就了一条圆满完成任务、平安回家的路。
航天飞行是一项极为精密和科学的工作,神舟飞船由7万多个部件组成,在整个发射、飞行和回收的过程中,任何一个瑕疵都可能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据中国石化长城润滑油研发中心主任张春辉介绍,此次长城润滑油为神舟六号飞船提供了七大类产品,应用于神舟六号飞船的多个系统。长城润滑油40多年来先后为“两弹一星”、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神舟系列飞船等历次航天发射成功提供了润滑技术保障。他认为,神六的成功也标志着我国航天用油的相关技术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在飞船返回舱内,各种仪表仪器开机产生的热量和人体散发的热量需要及时传递出去;飞船返回过程中,其外表温度达到1600摄氏度以上而舱内要保持在17至25摄氏度。武汉化学工业所经过长期努力攻克了这一课题并成功研制了设备。这个所的科研主任张文起认为,广大科研人员团结一心、大力协同作战,才能克服种种困难,为航天事业提供优质产品。这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为国防和航天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有4个研究所参与了神舟六号的设计。其中,顾仲权、周建江两位教授这些年一直在为神舟六号的顺利升空而操劳。神舟六号飞船和火箭从出厂房到发射中心,虽然运输距离只有1.5公里,但要求飞船和火箭必须“站”到发射中心,不能因颠簸振动使火箭出现故障。为此,以顾仲权教授为首的课题组,用几年时间研制成功了神舟飞船的“减振外套”。周建江教授及其课题组解决了飞船从太空返回地球后,地面工作人员迅速、准确地找到返回舱降落地点这一难题。此外,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还为我国航天事业培养了大批骨干人才。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是我国航天陆基测控网的管理机构,中心及其所属9个陆基站是完成飞船测控跟踪的主要力量。测控中心技术部副总工程师余培军介绍,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正常运行、顺利返回的115个多小时的时间里,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及其测控站的所有参试工作人员,按照“一丝不苟、分秒不差”的要求,利用测控站、船的外测数据,顺利完成了轨道确定、姿态确定、运行轨道控制计算、正常和应急返回控制计算以及自主应急返回控制计算等多项任务,对于保障整个神六任务的完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神舟六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兰州一批一直默默无闻为此作出重大贡献的科研人员深感鼓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五一0研究所作为我国卫星工程技术研究发展的重要研制单位,多年来已为我国发射的近50多颗卫星和飞船型号先后提供了10多个类型的上百项产品。据介绍,五一0研究所这次在神舟六号载人飞船上共承担了15项课题任务。这个所的工程师刘斌说,大家付出了全部的努力,对自己的产品一直很有信心,观看神舟六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一切正常,感到由衷的鼓舞和振奋。
中国航天集团第四研究院副院长王景林说,自1992年底接受载人航天逃逸系统动力装置研制任务后,他们将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放在首位来抓,在完全自力更生的条件下,全体研制人员建立起层层责任制,先后攻克了10多项技术与工艺难关。他们提供的逃逸系统动力装置均出色完成了任务。王景林自豪地说,这套系统将火箭的安全性指标由0.97提高到0.997,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准。
广大科技人员纷纷表示,神舟六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使得我们更加坚信,只要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团结协作、不懈努力,我国的航天技术就会取得更大进步。
(编辑: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