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

龙腾海天正当时

发布时间: 2003-12-20 作者:来源: 点击:

2004年元月5日,对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校长徐德龙来讲,是一个非同寻常的一天。这天,在中国工程院公布的58位新院士名单中,他榜上有名,光荣当选为化工、冶金及材料工程学部院士。这一天将令他永世难忘,这一天,标志着他50年人生道路迈上了巅峰。

同样对于西安建大来讲,这更是一件值得骄傲和庆贺的大喜事。徐德龙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不只填补了我国水泥生产工艺及工程界院士的空白,也是西安建大土生土长培养起来的第一名院士,院士零的突破实现了建大数代人的夙愿。这一天,必将以灿烂辉煌的一页载入西安建大的史册。

喜讯传来,学校一片欢腾。校党委书记高明章当天就发表电视讲话,以十分激动的心情向全校几万名教职工和学生报告了这一振奋人心的喜讯,并向在外地出差的徐德龙致电表示祝贺,中国建材工业协会、西安市人民政府等给学校发来了贺电,兄弟院校专家学者、校友祝贺的传真、电报、电话更是接连不断。不少新闻单位来校进行采访报道,校内“热烈祝贺徐德龙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横幅标语凌空高挂,校园里到处洋溢着浓烈的欢庆气氛。

一向对名誉、地位以平常之心待之的他,此刻也不免激动万分。毕竟这是党和政府给予他的最高荣誉,是他献身科研事业30多年来心血的结晶,是社会对他的肯定,是那一大批德高望重的师长、前辈、领导竭诚关心、支持所结的硕果。同时面对着院士这一最高的学术称号及终身荣誉,他又心平如水,作为一校之长,作为我国水泥生产工艺及工程领域的唯一院士,作为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及材料学部最年轻的院士,他的担子更重了。

从一个黄河岸边长大的农家子弟到成为院士,徐德龙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但又极富诗意的成功之路。

母亲河孕其豪情

“黄河万里东入海,千回百折永向前”。千百年来,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用乳汁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也养育出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儿女。

1952年8月,伴着黄河雄壮的涛声,徐德龙在金城兰州西固区一户农家出生。长辈的言传身教给了他纯朴善良、坚韧达观的性格,黄河乳汁滋润了他不屈不挠,一往无前的精神。家里给他取名叫德龙,是期望他能成为一条龙,一条从黄河岸边腾起,能够成就一番事业的龙。

徐德龙不负众望,从小学到中学成绩一直出类拔萃,当“文革”封死了大学的校门后,让志向高远的他伤心万分。为寻报国之门,他投笔从戎,西出阳关,披着漫天风沙,踩着厚厚的积雪,站岗放哨、喂猪放马。部队的熔炉把他的意志锤炼得更坚更强,为他后来的人生夯实了精神基础。1973年,一次难得的机遇再次垂青这位有志青年,徐德龙以本区前三名的成绩考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水泥工艺专业学习。从此他像渴极的戈壁行者见到碧波荡漾的大海,在知识的海洋里奋力拼搏,成绩总是名列前茅。24岁那年,他在“双层流态化烘干机”项目研究开发中,被识才爱才的老师看中,让他亲自主持。徐德龙诚惶诚恐,但又信心十足,他知道,成功与辉煌决不会恩赐于不思进取之人,只有坚忍不拔,矢志不移,加上科学的态度,才会到达成功的彼岸。从此,几百个日日夜夜,他都沉浸在专业园地,忘我吮吸营养,反复钻研,终于成功地完成了这一项目。他的毕业论文“双层流态化烘干机”被选入《水泥生产技术》一书。这项成果同时荣获全国建材科技大会和原建材工业部科技进步奖,作为一名学生,这一荣誉即是对他大学学习生涯的最高奖励和评价。1976年仲夏,徐德龙大学毕业,留校任教。

这一成功,并没有使徐德龙陶醉,他更清醒地看到知识海洋的博大精深,对学无止境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为了实现更高的奋斗目标。1982年深秋,他又以优异成绩踏上南京化工学院这片热土,成为著名学者胡道和导师的一名研究生,并有幸得到学部委员、工程院院士时钧等大师的亲自授课。几度春秋,徐德龙牢记导师的话“楼高千丈,总有根基,江河万里,总有源头,从事科学研究,这根基,这源头,就是理论,只有把理论打扎实,才能使研究不断有新的突破”。那时的徐德龙每天十几个小时不是上课,就是在图书馆里查阅资料,实验室里验证理论。徐德龙天生喜好思考,遇事总有独到见解,所以,在一些学术观点上,他总有一些独特的见解,甚至有时发表同导师不同的看法。对此,时钧院士、胡道和导师非但不生气,反而对徐德龙格外器重。就在其研究生论文工作中,徐德龙遇到读研后第一道难题。其时,南化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研究生开题必须经由一流导师组成的考察组答辩论证后方可进行。可徐德龙是一个不愿墨守成规的人,在学术上他总爱独出心裁,另辟蹊径,常常对一些名人学术观点提出质疑,所以当时按自己的想法提出了一个研究方向,在彷徨矛盾中,徐德龙还是鼓起勇气在开题报告会上,大胆地阐述了之际的方案。谁知胡教授、时钧院士、唐明述院士等听了后,十分高兴,对徐德龙讲:“科学研究的实质就在于不断创新,搞学术研究的人如果不敢于向权威挑战,不敢于超越前人,超越自己,那就绝不会有进步,不会向更深领域拓展。”

导师们的话如春风,吹散了徐德龙心头的乌云。此后的一年中,他在按照自己的思路,通过大量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就粉体工程领域的课题写出八万多字的学位论文。导师看后大加赞赏,认为观点新颖,见解独特,有创造性,基础扎实。答辩时,专家们给予了很高评价。他们还亲自写信,将该论文推荐到国际干燥会、流态会议和知名杂志上公开发表,引起了很大反响。

树雄心为国争光

1987年10月,秋日的青岛,海风习习,涛声阵阵。海滨东海饭店会议室里,徐德龙正经历着一场艰难地考验。

这是当年全国青年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最后一场激烈的擂台赛,全国近百名从各路英豪中冲杀出来的科技精英,在这块擂台上摆开阵势,逐鹿向鼎。对于他们来讲,这绝不仅仅是能获得多少科研经费的问题,更主要的是,这是实力的一次较量,是才华的一次展示。

申报答辩会上,专家们提问尖锐苛刻,徐德龙沉着应对。他那独特新颖的理论观点及精彩论证终于征服了所有专家,清华大学校长张孝文在考评完后,拍着徐德龙肩头高兴地说:“小伙子答得好!”等结果公布,徐德龙获此批项目最高资助。

意外吗?一点也不。在徐德龙心里,这并不简单是一项科研项目,而是关系到中国学者在粉体工程领域与国际同行实力的一次较量。自从研究生毕业后,徐德龙谢绝南京化工学院、国家建材局等单位的邀请,毅然回到他的母校西安建大,全身心地要为母校争光添彩。在给学生上好专业课的同时,年纪轻轻的他不久就提出并主持了“菱镁砂悬浮轻烧炉半工业性试验研究”,很快通过部级鉴定,其开发的悬浮预热、喷腾分解、悬浮冷却三项技术在实用后大获成功,填补了国内这一技术领域的空白。1986年又负责承担了国家“七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水泥悬浮预热分解窑的理论研究”,申请成立了粉体工程研究所。

也就是在这时候,徐德龙了解到一条信息,日本一些技术领先的公司,针对中国引进的三种立筒式悬浮预热预分解技术所存在的产量低,热耗高,亏损面大的实际,雄心勃勃地筹划要打开中国这块市场,而此时国家也投入大量资金,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科研攻关,但一直没有实质性的突破。中国这么多科研工作者攻不下这个堡垒,眼睁睁要让日本人占了市场。徐德龙咽不下这口气,他要为中国科技界争光。为此,在资金不足情况下,为加速试验室建设。没场地,借,没设备,自己动手干;人员不足,一个人顶三个人用。技术成熟、设备加工出来后,徐德龙为联系试验单位,跑了几个省份的几十家单位,不是被婉言谢绝,就是在“我们研究研究”中淡忘过去。

直到闫良水泥厂厂长出现后,情况才有了转机。闫良水泥厂始建于1970年,企业为扭转困境,决定改建一条立筒式悬浮预热预分解生产线。当徐德龙介绍了自己的科研成果后,向厂长立下了军令状:如果改造后,设计、调试完达不到指标要求,我徐德龙赔偿一切经济损失。话说到这份上,厂长被感动了,“上”。于是徐德龙马上组织人力,人不够,他请在外单位工作的同学参与,现场没有地方住,他们就住在会议室桌子上;蚊虫叮咬,热浪炙烤,他们全然不顾,有时忙过头,就吃几包方便面,啃几块干烧饼。调试设备,他和工人一起在几十米高的厂房上爬上爬下,一次又一次在水泥窑里钻出钻进,一天到晚,浑身沾满了水泥。数月艰辛,调试终于完成。结果产量提高40%,能耗降低20%,企业效益很快好转,上上下下开始对徐德龙刮目相看,国家建材局专门在此召开现场会,经专家鉴定,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家计委、科委和经贸委下文,在全行业推广,徐德龙终于赢了,终于赶在了日本人的前面。

弃富贵故土难忘

徐德龙科研成果的频频问世,不但很快在国内同行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在国外同领域也开始为专家注目。国际著名粉体专家,德国克劳斯塔尔大学R•舒尔茨教授,通过那些高水平的论文知道了徐德龙,在中国访问时专程到西安约见他,几次接触,他深深被徐德龙厚实的理论基础,敏锐而独特的思维,献身科学的求真精神所折服,热情邀请徐德龙到克劳斯塔尔大学留学深造。

徐德龙早就知道,国际上在二战后,将湿法窑改为干粉法,使热耗下降近三成,1945年,德国洪堡公司用悬浮预热的办法,使热耗下降了五成。到了80年代,这方面技术又有了新的发展。徐德龙明白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就必须掌握和发展国际这一领域最新技术成果。自己虽然在一些方面取得突破,但要与国际同行争雄,必须不断充电,提高和开阔视野。

1988年,徐德龙来到德国克劳斯塔尔大学,在这期间,他要学习德语,要掌握同行们的科研工作,他还要在图书馆了解有关国际先进技术的科研信息。几乎每一天,他都是三点一线,从宿舍到教室到试验室,每天十几个小时,排得紧张有序。开始时,一些外国同行瞧不起这个来自东方的中国年轻人,可渐渐地,随着他那一门门优异的成绩单,一篇篇在国际粉体领域权威刊物、重要会议上发表的论文。轻视的目光渐渐变为敬佩。

导师最初让徐德龙选择一个领域研究,可他有自己的想法,他要重点突破,多方面了解,既系统扎实地夯实理论基础,又要准确全面地了解国际同行在这一领域的先进科研成果,为此,利用课余时间,他跑遍了德国有关大学、公司和研究机构,与德国有关专家进行交流合作,几年时间里,徐德龙不仅在学术上收获颇丰,而且还赢得了国外同行的广泛赞誉。学业期满后,他的同学,一些朋友也劝他留在国外,认为那儿搞事业条件优越。他的导师更希望他留下来,合作干一番事业。当时的徐德龙又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陷入矛盾之中。从个人利益出发,留在德国,无论对从事科研、开创事业都有优越的条件,肯定会有大作为。可徐德龙此时想的更多的是家乡的母亲河,想的是西安建大。他总觉得是党和国家把自己从一个无知的孩子培养成了知识分子,自己的根在中国,作为炎黄子孙,放弃富国强民的责任,贪恋福贵享受,这有悖于他的处世准则。就这样他义无反顾地返回祖国。

回校后,他马不停蹄,又开始了新的探索。为了尽快赶上世界水泥生产技术前进的步伐,我国70年代后从德国和捷克引进并翻版了320多条ZAB、Krupp和捷克型水泥立筒悬浮预热器生产线,每条生产线投资2000万元左右,但这些生产线投产后一直远远不能达产达标。

面对着全国上下一片“枪毙”立筒悬浮预热器窑的呼声,为了给国家和企业挽回60多亿元的投资损失,徐德龙带着他的课题组通过大量的理论、实验室和工业现场研究,首先弄清楚了气固两相在立筒中的运动和换热机理,修正了德国知名学者创立的粉雾沉降理论和临界负荷理论,创造性地提出了“冲料理论”。为了解决冲料现象,发明了同时具有物料分散、气固分离功能的X•L型“散热器”和适用于立筒预热器窑的悬浮预分解室。解决了组成整个烧成系统的各关键设备匹配不合理的问题,并开发了相应的系列改造技术。专家鉴定认为:“理论独创、构思新颖、效果显著,属国内外首创,应组织推广。”

随后的几年,徐德龙及他的课题积极推广这项国内外首创的新技术,先后共为全国百余家水泥厂进行了技术改造。国家的巨额投资保住了,企业扭亏为盈,利润大增,几十万下岗职工重新上岗,学校也从技术转让中获利不小。每年春节,全国不少水泥企业的职工代表都会千里迢迢来学校给徐德龙拜年。他们说,这是全厂职工的共同心愿。

以徐德龙为主发明的“立筒悬浮预热器窑综合节能技术”1996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承宏愿永怀壮志

2000年元月末的一天,听说中国混凝土学科的一代宗师、工程院资深院士、著名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家吴中伟病危,徐德龙急匆匆抛开一切事务,专程去北京探望。因为吴老是他最为敬重的老前辈、老师长之一,他还有许多的问题要向吴老请教,有许多学科上的事要与吴老交换意见。

病榻上82岁的吴中伟一见到徐德龙,忍着剧痛,扶床强坐拉住他的手说:“德龙啊!见到你,我死也瞑目了。”

徐德龙伏下身子,望着吴老满头的白发和消瘦的面庞,眼中已盈满了泪水。在他迈入科研的道路后,便与象时钧、吴中伟、胡道和等国内外该领域学术界的泰斗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这些老前辈曾在理论上,学术上,工作上给予了他很大的帮助和影响,而他们也为我国粉体工程领域出现的这位年轻的学术带头人感到欣慰,为他不断创造出在国际上具有的独创性理论和技术成果感到由衷的高兴,为中国有这样令世界刮目相看的同行而自豪。为此,尽管年龄相差悬殊,可他们相互间却成了忘年交。

对于徐德龙,吴中伟是非常称赞的。特别是当他了解到徐德龙及其粉体工程研究所的创业史后,更是赞叹万分。从1986年的两、三个人起家到现在的集教学、科研、试验、专利产品生产和新技术推广为一体的新型科教实体,多年来利用在技术成果转化过程中获得的资金,全所人依靠自我滚动,谋求发展,先后斥资3000万投入深层次研究并建成万余平方米的粉体工程大楼,并被列为:“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干法水泥技术研究推广中心”、“教育部生态水泥中心”,承担着十几项国家重大科研攻关和基金项目。了不起啊,吴老感慨万分。这以后,吴老就更看重了徐德龙,认为他以后必将是中国水泥技术研究领域的领头羊及中坚力量。

此时此刻,吴老有很多的事要问,有很多的问题要和徐德龙交流。但由于体力不支,他只问了由徐德龙创立的高固气比悬浮预热预分解理论及技术进展情况,谈了开发生态水泥的重要意义。

徐德龙想告诉吴老:自己提出的“高固气比悬浮预热预分解理论与实践,已获重大突破,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其外循环式高固气比预分解系统,先后用于四川安县银河建化集团和阿坝州百花水泥厂等,使产量提高25%以上,系统更加稳定。开发的双系列高固气比交叉流系统在太钢水泥厂使用,使废气温度从400摄氏度左右下降到350摄氏度。但他考虑到老人的身体,只简单提了提,而重点则讲了下一步将如何完善整个系统,利用高新技术,使高炉矿渣、钢渣、粉煤灰和城市垃圾变废为宝,成为有用资源。他明白,因为我国每年产生矿渣1.05亿吨左右,钢渣8000万吨,粉煤灰几亿吨,城市垃圾1亿多吨,这些废物不止占用大量场地。造成环境污染,且极大影响企业效益。吴老曾多次呼吁水泥研究领域的科技工作者要重视这一问题,下决心解决这一问题,并自己多次进行过实际调查,也曾搞出过治理方案,但因种种原因工作未全面展开。

吴老听完后,消瘦的脸庞上绽开了久违的微笑,声音微弱但却无比坚定地说:“这我就放心了,有你牵头搞,一定能成功,拜托了。”

拭去满脸的泪花,徐德龙暗下决心,一定加快步伐解决这一系列问题,上报效国家,下实现老一辈先驱的宏愿。

开新篇铸造辉煌

2002年元月初,山东宝山生态建材有限公司彩旗飞扬,鼓乐喧天。由徐德龙发明和主持设计居国际领先水平的高固气比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达产达标会在这里隆重举行。

那天,徐德龙自是兴奋异常。自1983年他经繁复的热力学理论研究,从数学和物理学首次揭示了固气比对热效率的影响后,逐步创立了高固气比悬浮预热预分解理论,在国内外学术界获得高度评价,被誉为国际水泥研究领域理论的一个突破。为把这项理论成果迅速转化为实用技术,他带领粉体所的同志,进行了长达20年的技术开发,开发出一级、二级高固气比预热器的工业性技术,经在太钢水泥厂,陕西蓝田小寨水泥厂等多家企业采用后,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均获重大突破。为此,在完成了一、二级高固气比预热器系统的工业试验后,他与同事们又搞出全系统的最新技术。成果出来后,一直苦苦寻找放大试验的机会。但由于投资大,试验有风险,一直没有人敢第一个吃这个“螃蟹”。

这时,山东宝山生态水泥集团董事长张洪禄在参观了太钢采用徐德龙的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后,禁不住怦然心动。山东宝山生态建材有限集团公司,是拥有国内第一个大磨群窑的企业。日本援助我国的现代化立窑试验基地建在这里,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及开发基地也设在这里。董事长张洪禄明白,企业要发展,光吃老本可不行,必须不断依靠科技创新。于是,他亲自找到徐德龙,决定在他们厂进行工业性试验,搞一条日产1000吨水泥熟料的高固气比预热预分解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张洪禄的胆识,对徐德龙来讲无疑是雪中送炭,雨中送伞。

这以后,徐德龙与他的同事们竭尽全力,抓住每一个环节,保证整个系统尽善尽美,各项技术达到最新、最高水平。徐德龙明白,这次新技术的推广,如果成功,不只是验证自己理论的正确完整,使这项技术更臻完善,而且今后为在日产4000吨乃至更大规模的生产线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到那时,不但可以为国家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对生态、环境、能源消耗等方面可以做出更大的贡献!

紧张的半年过去,2002年3月28日正式点火投产。半年的试验,使这条生产线日产能力达1200吨,其生产线较普通新型干法生产线节能15%。徐德龙成功了,他的技术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专家评价:这是一项重大的原始性理论创新,为干法水泥生产技术的跨越式进步奠定了基础,各项指标居同类型同规格国际领先水平。

山东宝山生态建材集团公司张洪禄更是十分高兴,他很快拍板,再上一条同类生产线,他要向科技要效益,依靠科技求发展。

徐德龙在潜心致力于高固气比预热预分解新型干法技术开发应用的同时,又把注意力放在依靠高新技术,充分利用工业废弃物生产高标准水泥这一工作领域。

他明白,水泥工业既有产业污染的一面,又有能大量利用其它工业废弃物,焚烧生活垃圾、高温处理含有重金属等难于处理元素的垃圾,从而消除污染。如高炉矿渣,它在出炉时的水淬急冷将产生大量的玻璃体,故具有较高的活性。在碱激发作用下,玻璃体的结构会离解,形成胶体,产生强度,因而,将高炉矿渣经过一定的物理化学处理后,有可能用其取代部分硅酸盐水泥熟料来生产水泥,将其资源化。

为了搞清我国的矿渣、钢渣、粉煤灰、城市垃圾的分布、成分情况,徐德龙和他的同事们兵分几路,到全国各地进行详细考察,把重点放在几个产钢大省,如河北、辽宁、山西、湖北等。并有代表性地分析研究了酒钢、太钢、山西长治钢铁公司等单位的矿渣,对山西、陕西的一些粉煤灰,对西安、郑州等大城市的垃圾取样分析。

艰苦细致的工作,终于使他们心里有了底,更清楚了这项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如果用1亿吨矿渣超细粉去取代1亿吨水泥熟料,可以节约9000万吨煤,大量减少CO2和SO2的排放量。从事这方面的研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十分巨大。于是,徐德龙他们开始技术攻关。很快,搞出了相关技术。2002年,山西省长治钢铁有限公司为了处理堆积多年的矿渣,听说西安建大有这方面的技术,马上派人联系,对于这一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徐德龙他们当然不会放过。为此,他亲自到长钢进行现场考察,很快产生了方案。2002年施工,半年时间工程竣工,这条年产120万吨,世界最大的处理矿渣生态水泥生产线,各项指标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一炮打响,很快又有两条日产3000吨的企业与他们签订了合同。不少钢铁企业获此信息,纷纷来人来函准备洽谈。徐德龙应用自己的理论,不但开拓了新的技术应用领域,同时也可以告慰吴中伟老先生的在天之灵。

担大任不负众望

院士这一最高学术称号,对于大多数专家来说,可能毕其终生精力也难以企及。徐德龙,一个担任学校建设、发展和改革繁重任务的一校之长,其付出的艰辛劳动可能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句至理名言放在徐德龙身上确切恰当。他是1998年3月13日被任命为我校校长的,当时的学校真可谓困难重重,与“211”擦肩而过暂且不说,由于国务院机构改革,冶金部撤部设局,原隶属冶金部重点大学的我校被划转到地方,全校上下思想波动较大,人心不稳。同时,由于长期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全校亟待改造的总面积达15万平方米的危房如同一把利剑时刻高悬在全校师生的头上,仅存的办学经费常常使学校捉襟见肘,收入太低,没有住房,教学、科研骨干流失严重……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为了引导广大师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学校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一场“更新教育观念,涤化教育改革”的大讨论在全校展开,经过数月的大讨论,大家看到,学校的根本出路,不在于隶属关系,而在于自身建设。徐德龙校长在充分吸纳广大教职工智慧的同时,在1998年底提出了学校改革发展的新的工作思路,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求生存,狠抓学科建设上水平,适度扩大规模求效益,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促发展”。

作为一校之长,徐德龙在办学思路上不断迸发的智慧火花常令同行刮目相看。他说,我们这一届领导班子绝不能被困难吓倒,但又不能急功近利、好高骛远,要面对实际,扎扎实实地打基础,既要像中医一样对学校逐步进行调理,又要像西医一样对一些棘手的问题快刀斩乱麻。

在找到不足、看清差距、找准定位、明确思路后,徐德龙他们按照自己理解的“中、西医结合”的理论对学校“对症下药”,那就是面向新世纪的四大奠基的相继启动,即跨世纪校园建设工程、跨世纪教育教学质量、跨世纪学科建设工程及创新工程,四大奠基工程的相继启动与同时展开的校园管理体制改革一起构成了扭转学校落后局面的“五大战役”,西安建大这艘巨轮在市场经济的波涛中开始了艰难且富有诗意的二次创业历程。

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和谐,敢作善为,带动了全校人心的空前凝聚,校园里不甘平庸、奋起直追的氛围日渐浓郁,校风、教风、学风逐步扭转,学校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

“不急于摘果子,不自私浮躁,而要甘心为学校的发展当好奠基石。”这是徐德龙对新班子的反复告诫,但平心而论,他们这一届班子却是我校有史以来,摘果子、摘到大果子最多的领导集体,“无为而无不为”这一中国传统哲理在他们身上得到了最好的验证,这一切都源于水到渠成。五年来,学校翻天覆地的变化有目共睹,相继实现了在校生规模、博士点数、校园面积、校园建筑面积、年经费到款额、教职工户均住房面积、人均收入、学校综合排名等衡量学校办学实力重要指标的翻番有余,国家重点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教授资格审批权相继取得零的突破。

几年的探索,说起徐德龙他们的得意杰作,当首推我校筒子楼及危房改造工程。由于长期教育经费投入不足,1998年时,我校教职工户均住房面积仅30万平方米,更为严重的是,一条主地裂缝由东向西横穿校园,使得许多“超期服役”的教职工筒子楼住宅成为危房,时刻危及着教职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1998年下半年,国务院全面启动了高校筒子楼及危房改造工程,徐德龙率领领导班子大胆决策,决心抓住这一机遇,一为彻底改变教职工住房难题,二为学校吸引留住高层次人才奠定基础。

可15万平方米的危房、旧房、筒子楼要全部更新,钱从何处来,职工临时向那儿安置,教学科研工作会不会受到影响?在一系列难题面前,徐德龙没有被困难所吓倒。为此,他与校其它领导一起,奔省上,上北京,争取政策支持。1998年8月,校园建设工程终于启动。徐德龙亲自到现场察看教职工搬迁情况,看着600余户教职工冒雨从旧楼中搬出,自行到校外过渡时,徐德龙的眼睛湿润了,他心中暗暗地说道:“多么好的教职工,如果自己不把住宅建设这件全校关心的大事做好,怎么对得起大家的信任和期待呢?”。近一年多,徐德龙只要在家,几乎每天都要挤出时间到现场视察,看进度,看质量,很快,总建筑面积达11万余平方米、共17栋教职工住宅楼拔地而起,2000年元月22日, 1000余户教职工喜气洋洋地拿到了企盼已久的新居钥匙,在学校行政楼前举行的竣工入住仪式上,徐德龙面对几十家新闻媒体的记者及全校教职工兴奋地宣告,这项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筒子楼及危房改造工程的胜利竣工,不仅使学校全面告别了筒子楼,而且一直困扰和严重制约学校进一步发展的教职工住房难题也得到了彻底解决,全校教职工户均住宅面积超过了80平方米。

对于徐德龙来讲,让他最感挠头,同时现在最为得意的是学校以2.3亿元整体收购陕西钢厂破产财产。陕钢有着930亩土地,位于西安高新开发区东区,距建大五公里左右,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企业破产,徐德龙一班人瞅准商机,欲整体收购。多方周旋,初步得到上级首肯,殊料风云变幻,南方一家公司也瞅准陕钢。此时,学校进退两难,欲按原定设想办,阻力重重,若半途而废又于心不甘。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徐德龙坚定信念,不懈努力,为此,他顶着压力,反复游说,终于在2002年10月,依法以2.3亿元成功竞购了陕钢破产财产。那天,在雁塔南侧的曲江宾馆,经过激烈角逐,当拍卖师的木槌落下后,徐德龙激情万状,泪花在眼眶打转。经过学校班子集体研究,对这块校区的未来作了精心规划,徐德龙表示,学校将以收购为契机,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才和资源优势,在这块930亩的土地兴办科教产业园区,大力开展成人继续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国际合作教育等,通过技术嫁接恢复原陕钢的拳头产品的同时,学校研发的纳米金属、超细粉等新技术将在这块土地上形成规模。要不了几年,这儿不但会比过去更繁荣,而且也会成为学校增收、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

黄河万里奔流去,龙腾海天任遨游。我们期待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徐德龙不断为世界粉体工程领域奉献更新的科研成果,我们更希望在学校强有力的领导班子的带领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尽快向国际知名国内一流迈进,拥有光辉灿烂的明天!

(记者王继武 刘纪生)

建大要闻

影像建大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