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又是一年的年底,节味儿越来越浓。12月25日,五彩斑斓的圣诞节,人们没有理由不沾染上其中的缤纷。
“圣诞节”热闹一把过后,我们不禁有些问题要问:这个拉着雪橇的白胡子老人所代表的西方文化符号是否已经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之中?中国人的文化观念正在逐步“西化”?我们对待洋节的态度是否正在逐步印证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我们究竟该怎样面对这个来自西方的盛大节日?
再看一眼圣诞节的真面目
圣诞节的来历与西方宗教文化密不可分。耶稣的生日究竟是哪一天,其实早无据可查。将12月25日定为圣诞节,这是在5世纪中叶由教会规定的。公元354年,在“菲洛卡连”日历中第一次写明12月25日是耶稣的生日,到5世纪西方普遍接受了这个日期为圣诞。
圣诞虽是西方最重要的节日,在中国却受到越来越多都市青年和白领阶层的青睐,成为人们放松和快乐的理由。一项调查显示,每年过圣诞节的年龄结构为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只有7%,28岁以上的有29%,18岁至25岁的有46%,25岁至28岁的有18%。可以看出,18岁至28岁之间的年轻人是过圣诞节这样洋节的主力军,而这一部分人群多以学生为主。而28岁以上的人群在过圣诞节的人中位居第二。他们当中的许多人表示,能排名第二是因为有稳定的经济基础做后盾,而从职业的环境来看,多为高级白领。
事实上,无论是洋节本身还是与洋节一起漂洋过海的洋节营销,都属于舶来品。洋节对于国人更具有新鲜感和吸引力,特别是洋节的主流消费人群学生与高级白领。同时,用洋办法过洋节反而省事。目前,市场上各种洋节的市场策划,大都是照抄西方国家的一些做法,属于“拿来主义”范畴,并无太大的创意。
洋节的吸引力,非一朝一夕之功
如今年轻人之所以热衷于过洋节,这同我们近年来对外较为广泛的文化开放与交流及媒体的自由、开放是分不开的,一些西方洋节的“乘虚而入”也是符合年轻人求变、求新的心理和思维,于是“洋节”受宠就在所难免了。过洋节的人是自得其乐,不以为然者则视之为“崇洋”,用“崇洋”二字概括未免肤浅简单。年轻人喜过洋节既是时尚,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它体现着中西文化交融下的文化选择和价值追求。
作家冯骥才指出,造成西方节日的“入侵”的原故,一方面与西方较强的经济与文化大背景有关,这种甜头在盛唐时代我们中国也尝到过。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市场把这些外来的充满新鲜感的节日,当做商机,大力炒作,捧为时尚。
历史地看,还有一原因。是因为过去的几十年过分地强调生活的政治内容,片面地强化政治性的节日,淡化了民族民俗的节日。如今社会生活归返正常,人们的口袋和时间都富裕起来,就需要一个个节日带来生活的情趣与高潮,这才发现我们的节日早已变得贫乏,很有限,难以应付人们的需求,出现了空白。
山东大学社会学教授王忠武分析,中国的节日遵循的是自然节气,以家庭为准形成闭合空间;西方节日就属于大社会的东西,超出家庭范围。两种节日相比:前者是家庭团聚所必需的,它适应中国社会,现在所保留的大规模节日(春节、中秋)都有家庭团聚的浓厚意义,而“二月二龙抬头”等节日少有团圆气氛的则逐渐淡化;后者是人际交流的产物,它更注重与非血缘者的接触,中国人日益喜欢洋节就是中国社会结构转变的必然。随着中国社会的城市化,这种以“洋节”作为人际聚合方式的交际应越来越流行。
此外,中国社会转型的现实情况表明,洋节的来临符合了很多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如今生活水平提高,工作节奏加快,人们特别希望能在过节时放松平常绷得太紧的神经、宣泄压抑太久的情绪。“洋节”恰好在某种程度上迎合了人们的这种需求,也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过洋节,是否夹裹真正意义的文化认同?
圣诞节是带有强烈宗教色彩的节日,非基督教徒去欢庆它,骨子究竟是抱有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心态?有人或许会说,我过西方节日,并不带有真正意义的文化认同,也不是背叛我们的文化,只不过是看重它的罗曼蒂克和娱乐性,是一个HAPPY的借口,相信出于这种心理过洋节的国人不在少数。但是,娱乐之后呢?是否一切都会烟消云散?实际上,文化的认同的发生,不仅仅是在有意识的学习中,更关键的是在无意识的潜移默化中。
据有关专家分析,人们对洋节的热衷并非只有简单的“崇洋”心理,这里面有商业运作的“魔力”。发达国家对节日市场的运作相当成熟,在输出节日商品的同时,也随之输出了他们的文化,而这些文化输出会在我们不自觉之间被同时“消费”。
西祠上有年轻人以“拒绝圣诞”为题发出呼吁,保护传统文化节日,这的确令人欣喜。南京博物院民族民俗研究所所长徐艺乙所长说:“圣诞节是耶稣的生日,其实耶稣和中国没有什么关系,西方别有用心的人总是想用宗教去改变中国的文化和政治;现在是比较敏感的时期,如果不提醒一下人们使用自己的文化,不提醒人们圣诞节是外国宗教节日,人们会更加崇洋媚外,人云亦云,人兴我兴,所以这些年轻人拒绝圣诞的行为我十分欣赏。”
可怕的不是洋节入侵,而是遗忘自己
各国文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融合与碰撞是当今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华民族从古至今有纳百川之胸怀,中华传统文化也不乏外来的东西。但是,洋节蜂拥而至,大有越俎代庖之势,经历数千年风雨的传统节日传承至今,为和反而走了下坡路?
五千年的历史留给了中国人许多东西,传统习俗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习俗除了是一种习惯之外,更代表着文明的痕迹与民族的认同。但可惜的是现代中国人在越来越熟悉西方节日的同时也以更惊人的速度遗忘着自己的历史。有人认为这是洋文化入侵的结果,也有人认为这是全球化所带来的必然,但却少有人想过,我们中国人自己又对保护这些传统习俗做出过什么贡献?反顾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历史,我们从来没有在正式制度层面上承认过中秋、端午、重阳是国家法定假日,可以说除了农历春节之外,整个中国人被来自我们自己政府的强大力量与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在日常生活中被隔离开了。
作家冯骥才指出: 如果有一天,我们一年到头,从圣诞节、情人节、复活节和鬼节,过的全是洋节,我们失去的仅仅是节日本身吗?我们到底是因为失去了历史精神与文化情感而丢弃了自己的节日,还是因为放弃了自己的节日而淡漠了历史尊严与文化的情怀?如果连这一点都搞不明白,我们怎么找回自己的节日,并重新树立这些节日的魅力?
关键在于提升中国的文化内驱力
无论现代化的步伐迈得再坚定、再迅速,也不会有人愿意去接受一个失去祖先和传统的民族。在中国传统节日日益遭遇遗忘的今天,人们不禁从源头上深刻反思:为什么自近代以来,我们缺乏文化内在的驱动力?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在受到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猛烈冲击和强有力的挑战,在这场东、西双方文化的正面交锋和对阵当中,我们如何才能把握好吸收西方文化精华与继承中国特有传统的“度”?在这次碰撞中,我们如何站稳脚跟,坚守住自己的经典,昭显出中华民族深沉厚重的文化“底子”?
工业化时代的认同,主要是意识形态层面上的。冷战结束后,意识形态层面的认同,重心日益转向文化层面。在这一背景之下,文化力,或文化国力,日益成为软实力的主要表现舞台之一。
实际上,中国的文化有着极强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其文化价值更加开放,更易被人接受。我们要考虑的是,充分提升这种潜在的文化内驱力。首先要做的,就是妥善处理传统文化的延伸与丰富,并以此为基点,找到一个新方案打开出路,合理地构建良性的、崭新的民族文化心态与内涵,从而为民族素质的提升提供健康的土壤,做一些这样有意义的探索和尝试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
民间的东西最终还是要会回到民间
无论如何,节日的演变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的过程。既然已经内化到社会生活中,那么这个文化模式发展的主动权就已经交到大部分社会成员的手里。民间的东西最终还是要会回到民间。
节日作为各民族特定文化传统的集中表现,其盛衰总有今古内外多种社会原因。随着社会发展,中国的节日也必将“在变化中生存”,有的淡化,有的更浓郁,而有的则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和内涵。当然,这种变化是老百姓选择的结果,是社会生活一点点继续积累的结果。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民俗专家田晓岫教授有一句鼓舞人心的话:“其实,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青年的生活方式日益接近、趋同,这也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今天的中国人,在“洋装”掩盖下的依然是一颗火热的中国心。”
(来源:人民网 编辑整理: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