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教师晏才宏潜心教学,但57岁去世时,他仍是一位讲师,这使得高校评职称又一次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评职称“重科研,轻教学”,在综合型、研究型大学是个比较普遍的现象。为何会形成这一现象?当“我们需要更多的晏老师”的呼声在大学生中日益高涨时,高校又该如何调整评价的“天平”? 社会评价中科研更“显性”
高校评职称,不同学校有不同评价标准。某重点高校一位党委副书记谈到,对研究型大学来说,教学、科研是重要两翼。这类大学在社会知识创新体系构建中承载着重要任务,实现这项任务要靠教师科研去支撑。评职称是最好的激励。
在高校,职称还与收入直接挂钩。据了解,讲师与副教授、副教授与教授之间基本工资相差几百元,岗位津贴相差数倍,房贴差距也非常大。其他待遇,比如出差,教授的费用可以报销,而讲师不行,或者讲师根本出差机会甚少。
华东师大、上海交大一些教师谈到,高校评职称也是社会评价体系的一个缩影。社会衡量一所高校的办学水平,比起教学,科研是一个更具“显示度”的标尺。某校教师发表多少高水平论文和著作、承担多少重大科研课题、获得多少科研经费、申请多少项专利等,都能以数字确切反映。而教育不是立竿见影的,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高校毕业生对社会的贡献度可能要等上十年、二十年以后才能显现。
重视教学不能停在口头
高校评职称“重科研,轻教学”带来的负面效应已经显现。一位高校副教授坦言,虽说科研与教学有时是可以相辅相成的,但是在一些学科,特别是理工科,教师难以通过科研促进教学。因为,科研瞄准高、精、尖,需要独创性,而教学,特别是给本科生上课,许多都是基础性内容。因此,当科研与教学不能“兼容”时,自己宁愿把大量精力投在搞课题、发表论文上。
“无论是教学型还是研究型大学,培养人才都是首要职责。”这是许多教育界人士的共识。然而,不少教师反映,真正将此落到实处的高校却并不多。职称评审的各项要求,常常是科研方面的指标列得清清楚楚,而教学一般只要求完成多少课时量,没有“质”的要求。不少高校虽然开展了“学生评教”,或是让毕业生给任课教师打分等活动,但目前的评教只停留于督促教师保证基本教学质量,并没有与评职称挂上钩。
有青年教师说:假定一位教师科研成果多,但教学马虎,而另一位教师上课深受学生喜爱,但科研成果不多,如果后者能被评上高一级职称而前者不能,这样的例子对教师会有比较大的触动。
对于教学型人才评高一级职称,有的高校也有“特例”。某重点高校一位数学老师,长期从事教学工作,潜心钻研教学方法,上课引人入胜,深受学生喜爱,但他没有什么科研成果,校长还是特批他为副教授,以此鼓励老师从事教学工作。
为好教师晋升“架梯”
能否让优秀的教学型人才评上高一级职称不是“特例”,而是一种“规矩”?有教育界人士提出,虽说教学成果难以显性化,但只要学校真正重视,还是可以与评职称挂钩的。比如,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表,让学生和院系领导填写;把召开学生座谈会评价教师教学,作为教师晋升必须过的一道“关”。这样,教学在教师心目中的地位就会大大提升。另外,高校还可以探索“双轨制”评价体系,设置“科研型教授”和“教学型教授”两种评价指标,供教师选择,让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做到人尽其才。
复旦大学一位教授提出,要建立绝对公平、兼顾每一个人利益的评价体系确实很难,也需要时日。但不管高校评价体系如何改变,教师的自律很重要。教师,教书育人是天职,要少一点功利意识,多些社会责任感,要对得起学生、对得起这份职业。
(来源:解放日报 编辑: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