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

【校园时评】莫让如此“职业规划”忽悠人

发布时间: 2005-11-08 作者:来源: 点击:

“这是什么讲座嘛?”从团委四楼报告厅怏怏出来的材料学院某学生抱怨道。当晚笔者也和大多数同学一样怀着期盼的心情去听这场关于“职业规划”的报告会,不过这场充满商业宣传味道的报告会令在座的学生非常失望。据了解,类似这样的讲座、报告会在校园里屡见不鲜且名目众多,同学们已很难找出究竟怎样的报告才值得自己去听!

校园里各类讲座、报告会应是提高学生素质,开阔视野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大家期待获得知识源泉地方。高水平、高质量的讲座和报告会对高校学术氛围与学风建设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而类似打着“素质报告”或“学术讲座”幌子的商业宣传,则让原本高尚的大学讲坛沾染了太多的市侩风气,其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视。一所高校若被种种的“商业化报告会”所包围,那么其学术氛围如何营造,大学的精神如何塑造,优良的学风如何形成,名校的品牌何以树立?

当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充分享受着商业带给我们的惊喜的同时,这双无形之手却也悄然深入校园,高校所蕴藏的商机时刻刺激着精明商人的视听——面对这样的现状,高校应该如何保护校园这片净土呢?在我看来,高校首先应该从以下方面加强监管力度:一、提高准入标准。并不是所有的讲座、报告会都有益于学校和学生的发展,学校首先应该对申请单位作相应的资格审定,对于口碑极差、水平较低的讲座应坚决予以禁止;二、建立评估机制。在讲座、报告会结束之后,应及时进行调整、评估,并建立相应档案,以较低的成本促使其逐渐走向规范化。同时,这也能使申请单位负起各自责任,引导他们健康开展。

此外,学校“创新学分制度”也应有所调整。部分学生明知讲座水平较低或自己没有兴趣,然而基于创新学分的诱惑,还是“愿意”浪费时间去听这些对个人成长无多大意义的报告,我相信这与学校设立创新学分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

学生自身也应当摆正心态、理性选择。本着对自己负责的态度,思考究竟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更具有现实意义的,毕竟最后的选择权还是在学生自己的手中。

(通讯员:严富青 编辑:王亚迪)

建大要闻

影像建大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