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大新闻网讯(通讯员刘思伟) 2019年1月3日下午,我校在工科楼三楼会议厅召开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会。校党委书记苏三庆、校长刘晓君、校党委副书记马川鑫、副校长郝际平、黄廷林、牛荻涛、王树声,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本科教学督导组组长,研究生教育质量督导组组长,各学院党政负责人、主管教学、学生工作负责人,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共计20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副校长黄廷林主持。

会上,黄廷林宣读了2018年度学科竞赛优秀组织单位和优秀组织个人名单。他指出,学校召开此次总结大会,体现了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此次会议既是对我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总结也是经验交流。2018年学校制定(修订)了系列创新创业教育相关文件,进一步完善了激励与约束机制,提高了学院和师生的积极性,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今后学校将继续总结经验,查找短板,采取有效措施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不断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水平。
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主任何廷树汇报了2018年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情况。他从创新创业教育制度完善、课程建设、教师培训、平台建设以及学科竞赛等方面,总结了我校2018年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开展情况,分析了我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特别是全国可比类学科竞赛工作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今后的努力目标和提升措施。
校团委书记申健汇报了团委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工作职责、工作体系、开展成效、工作思考及未来展望。他提出加强创新创业教育重点在于加强学风建设、双创活动条件建设和氛围营造、提高师生成果转化水平。下一步团委将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双创教育基地建设和创新实践训练,提升“挑战杯”“创青春”等学科竞赛水平。
环境学院院长任勇翔结合学院的优势与特色,交流了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经验。他介绍了环境学院主要围绕“一个目标”,做到“两个结合”,夯实“三大保障”,落实“四项举措”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并指出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评估认证指标体系和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相结合,与学生终生学习和修身习惯养成相结合,强化产学研教融合,推进协同育人,是加强双创教育的重要举措。
机电学院竞赛指导教师郭瑞峰介绍了机电学院近年来制定了系列双创教育相关规章制度,为学科竞赛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制度、组织及条件等保障,有效提高了师生参加竞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强调将竞赛项目同教学、课设、实践训练等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创新创业竞赛的扩散效应和反哺效应,是提高学科竞赛水平的有效途径。郭瑞峰还结合自身在竞赛中的指导经验,与师生进行了沟通交流。

刘晓君代表学校对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付出不懈努力的广大师生表示感谢。她指出,新时代科技和产业的重大变革,以及世界经济秩序的重构,对中国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话及党的十九大报告都充分阐述了创新驱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国家也出台了系列文件,大力推进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结合学校实际,刘晓君就进一步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深入推进教育全过程、学生全覆盖、教师全参与的创新创业教育“三全育人”模式;二是要统筹资源,加强产学研教结合,积极推进校内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三是要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使学生善于思考、敏于发现、勇于创新;四是要加强对学生主动学习、善于学习的培养,使学生养成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习惯,提升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刘晓君强调,学科竞赛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环节,要进一步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健全学科竞赛的培训体系,努力提高参赛水平。各单位要聚焦、协力、同心,把握我校成为“省部部”共建高校的良好契机,加强创新协同、开放共享,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有效提升我校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