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至21日,第八届国际供暖通风及空调学术大会(ISHVAC 2013)在我校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我校主办,清华大学、香港大学协办。来自美国、日本、英国、丹麦、芬兰、意大利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300余名暖通空调领域及人工环境学科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校长苏三庆致辞
10月20日上午,大会开幕式在工科楼一楼报告厅隆重举行。我校校长苏三庆教授以及副校长王晓昌教授出席了本次会议开幕式。ISHVAC 2013大会主席李安桂教授致开幕辞,欢迎国内外参会代表。校长苏三庆教授致欢迎辞,预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他表示,学校将全力做好会议的服务保障工作,努力将本次会议办成思想碰撞与交融的盛会。

欧盟暖通空调学会副主席Stefano P. Corgnati致辞

美国供暖制冷与空调工程师学会副主席Bjarne W. Olesen致辞
开幕式上,欧盟暖通空调学会副主席Stefano P. Corgnati教授,美国供暖制冷与空调工程师学会副主席Bjarne W. Olesen教授,中国暖通空调学会理事长徐伟,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亿也分别致辞。

中国暖通空调学会理事长徐伟致辞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亿致辞
ISHVAC 2013国际会议共包括7个主题报告:侯立安院士报告了建筑室内PM2.5控制的研究进展;英国卡迪夫大学Phil Jones教授向大家介绍了关于可持续建筑中低碳技术的前沿问题;清华大学张寅平教授报告了室内空气品质控制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丹麦技术大学Jan Sundell教授报告了中国城市地区室内环境对儿童健康的影响;著名国际期刊Indoor and Built Environment主编Chuck Yu教授阐述了绿色植被和水体对城市热岛效应影响;普渡大学的陈清焰教授围绕特殊空间内环境的控制,介绍了大型机舱内环境研究的最新进展;丹麦技术大学BjarneW. Olesen介绍了欧盟若干建筑环境标准及ISO-17772室内空气品质标准编制的进展,并分析了室内环境标准的发展方向。

大会嘉宾做主题报告
本次会议还进行了专题研讨,欧盟暖通空调学会的Risto Kosonen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亿、芬兰VTT技术研究中心的研究员Jorma Pietiläinen、清华大学燕达副教授分别主持了以“冷梁辐射技术”、“ANNEX 59标准编制”、“绿色校园环境”及“建筑内人的行为节能”为主题的研讨会。分会场中,与会人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大会在围绕“人工环境控制与人员热舒适”、“暖通空调系统设计、运行及故障诊断”、“室内空气品质与人员健康”、“暖通学科新技术应用及发展”等议题的220余篇来稿中分别遴选出了97篇论文作为各分会口头报告,52篇论文作为海报展示交流。

副校长王晓昌致闭幕辞
10月21日下午,大会举行了闭幕式。ISHVAC 2013大会主席李安桂教授对ISHVAC 2013国际会议做总结发言。我校副校长王晓昌致闭幕辞,祝贺ISHVAC 2013国际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ISHVAC 2013国际会议得到了欧盟暖通空调学会(REHVA)、美国供暖制冷与空调工程师学会(ASHRAE)及中国暖通空调学会(CCHVAC)等暖通空调领域国内外最具影响力的学术组织的大力支持。大会也得到了暖通空调领域著名国际期刊“Indoor and Built Environmen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Ventilation”,“Building Simulation”的协助。大会同时还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及行业企业的支持。

本届大会主席李安桂教授进行国际供暖通风及空调学术大会的举办证书交接仪式
ISHVAC 2013国际会议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各国学者分享了室内建筑环境研究领域的智慧与经验,传播了最新理论与技术进展,加强了国内外同行学者的相互交流,为政府出台本行业领域的方针、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也必将促进中国供暖通风及空调及相关学科的发展与进步。
ISHVAC系列会议是1991年由清华大学首先发起的第一个在国内举办的暖通领域的国际学术会议。经过国内外专家学者持续不断的努力,ISHVAC系列会议已逐步发展成为暖通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会议之一。
据悉,下一届国际供暖通风及空调学术大会(即ISHVAC 2015)将于2015年由天津大学主办。
(来源:宣传部 编发: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