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大要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建大要闻 > 正文

我校耐磨材料与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顺利通过验收

发布时间: 2011-03-08 作者:来源: 点击:

3月4号,教育部组织专家在铜川召开会议,对依托我校建设的“耐磨材料与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进行了建设验收。教育部科技司高新处杨明海博士,全体专家组成员,陕西省教育厅科技处甘世平处长,以及我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田东平教授,中心主任许云华教授,科技处、国资处、机电学院、宣传部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参加了验收会议。

上午9时,验收会议由教育部科技司高新处杨海明博士和专家组组长、佳木斯大学校长孟祥才教授主持召开。我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田东平代表学校致欢迎辞,对各位专家莅临我校指导工作表示热烈地欢迎与衷心的感谢,并希望上级部门和各位专家对该中心的建设发展提出宝贵意见。教育厅科技处处长甘世平也代表省教育厅做了讲话。

接着,中心主任许云华教授就中心的建设情况向与会领导和专家做了详细的汇报:经过几年的建设,中心已经拥有研发、中试、成果转化基地27000平方米,建成了消失模真空吸铸复合等四条示范生产线,仪器设备齐全、人才结构合理,运行情况良好。

随后,验收专家组饶有兴趣地参观了中心的生产车间和产品,并与中心技术人员进行了技术交流。专家们对中心的产学研合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充分肯定了我校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和中心在建设期间取得的成果。经过质询、讨论,验收专家组认为耐磨材料与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圆满完成了建设任务,一致同意该中心通过验收。

据了解,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是我国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加强资源共享、促进学科建设与发展、组织工程技术研究与开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培养和聚集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和管理人才、组织科技合作与交流的重要基地和平台。

目前,我校耐磨材料与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已经形成了双金属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工艺、粉芯丝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工艺、堆焊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工艺、原位生成颗粒增强钢铁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工艺四个优势研究方向,先后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等科研项目31项,经费为2980万元,获授权发明专利23项、实用新型专利19项,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2项。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耐磨复合产品,参与制定行业技术标准1项,在矿山、冶金、电力、煤炭等80多家单位使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耐磨材料与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还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有效的成果转化机制,并与金川企业集团、国电集团等一大批企业建立了产学研联盟,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机制,为企业和社会培养了多名研究生和工程技术人员。

(记者:刘昌明 编辑:张强)

建大要闻

影像建大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