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大要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建大要闻 > 正文

生态民居--刘加平教授和绿色节能建筑

发布时间: 2005-12-12 作者:来源: 点击:

隆冬时节,延安枣园,一排排充满现代化气息的新型窑洞令人赞叹不已。这种新式窑洞有两层,通风好、光线足,可利用自然资源制冷、制热。村民们喜滋滋地用自来水、液化气做饭,用太阳能热水洗澡,老人在花团锦簇的庭院里闲聊,孩子们在新砌的石头路上玩耍……

这种新式绿色环保型窑洞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刘加平教授潜心数载研究出的“乐居”。

刘加平教授作为一名教授、博导、建筑师,并没有把自己的研究放在建筑师们青睐的城市标志性建筑中,大胆放弃了一个建筑师常有的追求,而选择了陕北黄土高原上存在了几千年的窑洞,这种选择源于他心中装着中国那些至今还住在土房子里的农民。

以下资料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刘加平教授和绿色节能建筑:

视频链接:中央电视台《绿色空间》节目对刘教授的专访

黄土高原,面积约40万平方公里,黄土分布厚度达50~80米。有4000万居民仍然居住在这里各式各样的窑洞中。

对于窑洞,出生在陕西省大荔县的刘加平并不陌生。黄土窑洞在中国保存了几千年,凝结了丰富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传统的窑洞大多依崖而建,节约了大量的可耕地和建筑材料。因此,如何既保留窑洞的优势,又能满足人们对现代生活的迫切要求,使窑洞这种传统民居焕发青春,是刘加平一生的追求。

总结千百年来的传统居住生态经验,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用最经济的办法来改善居住环境,把绿色、环保、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用到实践中去,这是我们科研工作者真正应该做的工作!刘加平认为,利用绿色建筑原理,对传统窑洞进行研究改造和示范推广,不仅具有极大的经济、社会效益,而且可以对窑居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途径。课题一提出,就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重视。1996年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重点项目的最高课题经费90万元。

1997年1月—2000年12月,刘加平教授与周若祁教授等共同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黄土高原绿色建筑体系与基本聚居单位住区模式》的研究工作。这一项目以构建黄土高原建筑绿色体系为目标,以黄土高原地区人类住区为对象,系统研究黄土高原传统窑洞民居建筑体系,着重研究住区生活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和生产系统的相互作用机理;住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技术、支撑系统;绿色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绿色住区废弃物资源化处置的途径和方法等。

作为绿色住区示范基地的陕西枣园第一批180孔新兴窑居建筑用时5年多,耗去了刘加平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从事建筑专业研究的人都知道,建筑物理研究工作是很辛苦的,每天要面对大量的仪器和枯燥无味的数据,尤其是室外测试都是在每年气候最为恶劣的严冬和酷暑进行的。

而每一次这样的测试,刘加平教授都是身体力行,亲临现场操作、调试、记录,为了得到可靠的数据,有时连续几天几夜不合眼,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让在场的同事、学生无不为之感动。他前后40余次深入陕北农村,与窑洞居民同吃同住。

新型窑居室内分别设有卧室、客厅、餐厅、厨房、储藏室、洗浴室等,以天然石材为基本建材,室外增设太阳房,采用大玻璃窗,改善了室内采光条件,窑顶增加了太阳能热水器,设计了采用地热、地冷的通风空调系统。通风、采光等13项考核指标,居民满意率达80%左右,其中通风、采光满意率达100%。

示范点的初步建成,获得了海内外有关部门和建筑学界的高度评价:既具有现代建筑的生活气息、又继承了窑居建筑特有的生态建筑经验。地方传统民居与现代绿色建筑原理和绿色建筑技术相结合,是中国优秀传统民居建筑的发展方向。

此外,日本NHK电视台专题栏目也对刘加平教授做了专访[英文]。

附:刘加平教授简介

西安建筑科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大荔人,生于1956年11月。中共党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科技委员会委员、教学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学报编辑委员会委员、图书情报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建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建设部技术专家委员会建筑节能专家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第十届评审专家组成员,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物理分会副理事长,建筑热工与节能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建筑学会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建筑师》杂志编委。曾任日本大学理工学部客座教授、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荣誉客座教授、重庆大学兼职教授、清华大学访问教授、天津大学兼职教授等。

主要研究方向:

绿色建筑理论与设计、建筑与城市物理环境、建筑节能、传统民居生态建筑经验的再生以及乡村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主要学术科研成果:

⑴、2001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⑵、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被动式太阳房节能优化研究(1993.1 -1995.12)》、《被动式与主动式太阳房组合优化研究(1996.1-1998.12)》、《庭院式民居自然采暖与自然空调效应的定量化研究(2000.1-2002.12)》和建设部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空心砖应用技术的研究完善和试点(1994-1997)》;

⑶、共同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黄土高原绿色建筑体系与基本聚居单位住区模式(1997-2000)》;

⑷、正在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传统民居生态建筑经验的科学化与技术化研究(2002-20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地区)合作项目研究《建筑节能设计的基础科学问题研究(2004-2006)》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普基金项目《西部生态民居》(2006-2007)。

⑸、主编《建筑物理》,《室内热环境设计》,《建筑节能设计手册--气候与建筑》等专著、译著和教材6部;

⑹、国内外公开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

⑺、已经指导毕业并获工学博士学位研究生13名,硕士学位38名;

(8)、《黄土高原绿色窑洞民居建筑研究》荣获建设部2004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

相关链接:

黄土高原有了绿色窑洞

“绿色窑居”将取代传统窑居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发展及概述

我校荣获首届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三等奖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数字博物馆

建大要闻

影像建大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