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大要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建大要闻 > 正文

“设计美好未来:全球挑战与地域回应” 国际学术会议在我校召开

发布时间: 2025-05-19 作者:来源: 建筑学院 点击:

建大新闻网讯    5月16日至17日,“设计美好未来:全球挑战与地域回应”国际学术会议在我校建筑学院东楼四楼报告厅召开。本次会议由丝路建筑与城市国际联盟、黄河流域规划院系联合体、我校建筑学院联合主办,共分为丝路建筑、乡土建筑、遗产保护、流域规划4个部分,汇聚了来自全球建筑与城乡规划领域顶尖学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常青,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李存东应邀出席,我校党委书记朱晓渭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工程院院士、绿色建筑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我校建筑学院院长(名誉)刘加平,我校副校长、绿色建筑全国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王怡等出席会议。大会开幕式由大会主席、我校建筑学院院长雷振东教授主持。

朱晓渭在致辞中指出,我校长期致力于建筑科技发展和人类美好人居环境建设,形成了全国乃至国际上最为完整的建筑科技学科链群,为我国建筑科技进步和城乡建设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我校积极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高校的学术合作与文化交流,发起成立丝路国际建筑科技大学联盟,本次会议也是丝路国际建筑科技大学联盟会议的重要活动之一,为人类美好人居环境建设提供创新思路。

李存东在致辞中指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作为中国建筑“老八校”之一,在绿色建筑、乡土建筑、文化遗产、流域规划等领域成果斐然。中国建筑学会乡土建筑分会秘书处也设立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为国内外学者搭建了学术交流与协同创新的重要平台。本次会议既呼应了国际趋势,也彰显了中国建筑学界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开放包容、务实创新精神。

本次会议邀请6位国内外知名专家作主旨报告。上半场主旨报告由我校建筑学院副院长党雨田教授主持,中国科学院院士常青、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教授Laura Anna Pezzetti、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李晓峰教授3位专家分别以“历史建成环境演进的三种建筑途径”“The Latent Structure of Typo-Morphological Systems: Theory and Tools for "Continuing to Write“聚落认知与乡建反思”为题作报告。下半场主旨报告由我校建筑学院副院长杨辉教授主持,泰国朱拉隆功大学建筑学院院长Sarayut Supsook、湖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院长徐峰、我校建筑学院刘克成教授3位专家分别以“Resilient Vernacular in Thailand”“适应多场景应用的历史建筑数字化策略”“领悟:乡村建筑演变的基本逻辑”为题分享了研究成果。

5月17日下午,与会专家围绕解码东南亚乡土建筑、建筑遗产和聚落形态的更新与保护、乡土建筑的城市化之路、流域空间治理与高质量发展等4个议题展开平行论坛。

会议期间,同步召开丝路建筑与城市国际联盟2025年会、中国建筑学会乡土建筑分会第八届理事会会议、黄河流域规划院系联合体2025年会。

文字:建筑学院 图片:党委宣传部



建大要闻

影像建大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