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大新闻网讯 8月18日至20日,第十九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在西安举行。本次会议由我校与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我校理学院、资源工程学院、西安市建筑材料力学重点实验室、《应用力学学报》编辑部、陕西省岩土与地下空间工程重点实验室共同承办。本届会议以“AI 赋能岩石动力学:前沿交叉与创新应用”为主题,聚焦学科前沿与工程需求,解码岩石动力学智能升级新路径。会议邀请150余名国内外高层次人才作大会报告,吸引全国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近500余名代表现场参会。

我校校长赵祥模代表主办单位向与会嘉宾致以热忱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历史沿革、社会贡献、学科建设和发展方向。他指出,此次大会学科顶尖学者齐聚,共探人工智能与传统岩石动力学交叉融合的前沿热点,定将为推动行业转型和学科发展提供强劲动力,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保障重大工程安全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动力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重庆科技大学校长赵明阶在致辞中提到,岩石动力学理论和技术对国家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以“智能+”为引擎,推动岩石动力学领域前沿交叉研究与创新应用的深度融合,为国家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何满潮在致辞中从三峡大坝水利枢纽到川藏铁路工程建设中岩石动力学研究成果发挥的重要作用,引经据典强调科学研究原始创新的重要性,号召广大科技工作者投身原始创新工作。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何满潮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明洋分别以“牛顿力监测与地震预报”和“岩土介质中的能量源和能量汇问题”为题作报告。
会议另设置1个主会场及7个分会场。与会者紧扣“AI 技术赋能”“基础理论深化”“方法创新突破”“工程场景落地”四大维度,人工智能赋能、岩石动力学大数据与大模型等13大研讨专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交流,近200场报告引起广大专家学者热烈反响。
本次大会以“AI 赋能”突破传统研究边界,既深化岩石动态力学、爆炸破岩技术等核心领域研究,又开辟“人工智能 + 岩体工程”交叉新赛道。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的高热度互动方式,进一步扩大学科社会影响力,加速AI技术向深部岩体工程开发、灾害防控等国家重大需求场景转化,为行业夯实科学基础、突破技术瓶颈及解决工程难题注入新动能。
文字:高寒(理学院)
图片:詹鹏超(党委宣传部)、理学院
编辑:李孟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