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题

【喜迎党代会】巡礼|建筑设备科学与工程学院:强基铸魂抓党建,凝心聚力促发展

发布时间: 2023-12-25 作者:来源: 点击:

2018年9月,学校在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基础上组建成立建筑设备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科学院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委政治核心和监督保障作用,积极探索与实践“一体两翼”立德树人工作模式,全面促进“11445”示范学院建设,不断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强化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

学院党委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等,高质量抓好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等,制定完善学院“党委会议及党政联席会议实施细则”等,年均召开党政联席会议20余次,党委(扩大)会近10次,不断加强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筑牢党员干部的思想根基,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保障,全面引领学院高质量发展。

学院党委着眼“实、新、严”,努力发挥课程思政、专业思政的育人作用,持续提升各基层党支部“三会一课”质效,有效推动实施“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青年教师-优秀博士后-博士生”为基本架构成立的“地下空间环境”团队党支部荣获陕西省第四批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样板支部”,支部所在的科研团队获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及“陕西省教科文卫体系统职工(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聚焦学科融合谋求特色发展

学院成立以来,紧密围绕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重大科技需求以及学校“11445”发展新格局,充分发挥暖通学科的优势,结合智能建筑学科特点,加强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努力培植新的学科增长点,积极助力学校学科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于2019年入选国家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3年成功申办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于2019年顺利通过住建部第四轮评估(认证)。

学院坚持“以本为本”,落实“四个回归”,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的思想理论水平和政治站位,持续提升课程思政、专业思政的育人作用,获评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虚拟教研室1个、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国家级新工科建设项目1项、陕西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项、教学成果奖4项、一流课程4门,学院教师荣获省级教学名师2人、宝钢教育教学奖1人等。近五年出版各类教材5部、住建部“十四五”规划教材选题5项,其中《太阳能利用与建筑节能》获陕西省首批优秀教材奖。获全国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联合毕业设计获优秀论文39篇、陕西高校土建专业优秀毕业设计一等奖3篇、二等奖7篇、三等奖12篇;陕西省自动化类专业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特等奖1篇、一等奖8篇、二等奖14篇、获宝钢优秀学生奖2人。

抓好人才引培,优化师资结构

学院党委坚持党管人才,充分发挥学科和团队优势,加大高层次人才引培力度,五年来引进各类教师25人,现有专职教师65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21人,45岁及以下教师占比61.54%,博士学位教师占比87.69%,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拥有国家级、省部级高层次人才39人次,在地下空间环境、工业建筑环境与节能、太阳能建筑与环境、建筑智能信息技术等方面形成了4个特色鲜明的研究团队及方向。

加强科学研究,促进平台建设

党委积极引导和鼓励广大师生,将国家战略需求和人民群众的需要置于首位,以“建设大平台,打造大团队,承担大项目,产出大成果、培育大人才”为目标,以层次化、梯队化的项目申报为牵引,构建“申报、指导、成长”的“科研+人才”建设体系,各项科研工作保持稳定向好的发展态势,部分领域实现从“并跑”向“领跑”转变,标志性成果突出。获批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4项;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10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项20余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650余篇,其中SCIE(SSCI)论文450余篇;出版著作7部,主编(参编)各类标准29部;获准发明专利授权144项。2023年获批“教育部低碳建筑环境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学院重点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不断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增强服务地方能力,与喜德瑞集团、深圳市同立方科技有限公司、秦华热力公司等近十家企业签订框架合作协议并展开多方面合作,与浐灞生态区管委会、航天基地创新促进局等地方政府建立了合作共建模式,与潍坊滨海区、北海热力公司联合成立了“人工环境系统创新研究院”,主办了陕西省“匠之基•零碳建造”创新工作室联盟交流会等,各方面均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提升“三全育人”成效

学院成立以来,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积极探索推行“全员”的四大导师制,构建“建科信、智、礼、义”“全方位”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体系和贯穿教育“全过程”的“职引未来”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培养体系,逐步构建形成“三全育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格局。先后聘任朋辈导师110余人、职业导师50余人、学业导师60余人、双创导师10余人;“促就业,保升学”,领导率队开展“访企拓岗”专项行动,举办3届“职业发展联盟大会”,共200余家用人单位参加,不断提升就业质量,升学率逐年提高至40%;扎实开展“跟着教授选专业、招生宣传进教室”,本科生外省生源比例稳定在41%左右,研究生优质生源比例长期稳定在80%左右;全面推进“保障学生安全,守护学生心灵”活动,获学校“第22届心理健康宣传节”优秀组织单位(全校3个),荣获学校首届“一院一品”学院心理育人特色活动一等奖(全校唯一)。

学院积极鼓励青年学子开拓创新、躬身实践,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先后获得国家级优秀志愿者2人,全国百强暑期实践团队1支,全国优秀调研报告1篇、省级标兵团队1支,学院团学组织荣获“抗击疫情,希望同行——陕西希望工程特别行动”贡献奖、“五四红旗团委”“先进学生分会”“先进研究生分会”称号。学院创新创业成果丰硕,累计荣获省级以上奖励511项,国家级以上奖励268项,荣获第十八届“挑战杯”特等奖1项、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金奖1项等,并捧得“粉体杯”,四次获得“优秀组织奖”。


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化”优势不断凸显

学院成立以来,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围绕“国际化合作和人才培养国际化”特色发展目标,不断拓展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高校的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并与欧洲多所高水平大学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发起成立了2个国际学术组织,获批了1个国家级和2个省部级国际合作平台,主办或承办了多个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国际学术会议,致力于构建稳定、高效、可持续的国际交流合作机制,同时为营造低碳、和谐、宜居的人居环境作出积极贡献。

近年来,学院教师共30余人次到美、英、法、德、瑞士、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的高校进行学术交流和访问,同时聘请了多名国外(境)外知名专家担任兼职教授,瑞典于默奥大学设计学院院长Thomas Olofsson教授、芬兰阿尔托大学Risto Sakari Kosonen教授等,另有6名教师在国际学术组织中任职,13人次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任编委以上职务。


 

在今后工作中,学院党委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夯实党建工作基础,强化党委政治核心保障,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各环节,努力将学科、专业和科研等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不断彰显“课程思政“和“科研思政”协同育人功能,全面促进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高质量发展。

建大要闻

影像建大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