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寒假以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各教学和科研机构合理安排休息的同时,忙而有序,驰而不息,紧抓假期时间,抢抓发展机遇,勇攀科研高峰,破解发展难题,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建大人追求科学真理、服务社会发展的责任担当,展现了崭新昂扬的奋斗姿态和冲刺状态,为2025年科研工作开创新局、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院高度重视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报工作,建立“学院-团队”的联动机制,扎实推进基金申报工作,利用寒假窗口期,进一步加强基金撰写与打磨,着力打造高质量申请书,提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率。
寒假伊始,学院积极组建了“国基金集训营”,40余名青年教师在草堂校区开展了为期一周的闭关集训。期间,院长李辉强调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希望老师们持续改进,不断提升申请书的质量,多方借力,提升获准率;副院长王艳针对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与改革举措,给大家做了详细解读。
集训期间,学院根据专业方向共邀请了校内外行业专家12人,为各位老师的申请书问诊把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特聘教授董必钦教授为大家做了基金申请书撰写的专题报告,详细讲述了申请书中各部分内容的撰写方法;还对研究方向相近老师的申请书进行了面对面的点评,并提出了修改意见。我校牛荻涛教授、郑州大学刘新红教授、陕西科技大学欧阳海波教授等多位知名专家来到草堂校区,对老师们的申请书逐一修改,不仅提升了基金申请书的质量,也增强了老师们的自信心,集训成效显著。
2月10日,学院启动了新一轮基金申请书的院内打磨工作,拟挑选质量高的申请书再次邀请相关领域的会评专家进行点评、打磨,进一步提升申请书质量。希望在全院共同努力下,力争在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中取得优异成绩。
冶金工程学院

岁序更迭,春耕科研,学院寒假期间同步推进纵向课题申报与横向项目攻关,实施国基金提质增效专项行动,校企深度交流推动产学研融合向纵深发展,双轮驱动下,为学院科研实力提升注入强劲动能。
学院扎实推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提质增效专项行动,构建"阶梯式"培育体系。在申报筹备阶段,组织专题培训讲座,邀请资深评审专家系统解读申报政策与撰写规范,指导教师夯实申报基础。在此基础上,动员教师利用寒假窗口期自主撰写项目申请书,组织全院14个科研团队开展多轮内部研讨,通过同行评议、交叉论证等方式进行首轮优化提升。创新实施"双轨制"辅导机制,聘请学科领域知名专家开展"一对一把脉会诊",邀请基金委资深评委进行"多对一质量提升",针对立项依据、创新点凝练、技术路线设计等核心要素开展精准指导。通过构建"自主撰写-团队打磨-专家精修"三级质量保障体系,切实提升项目申报竞争力,力争在2025年实现国家级基金项目获批数量和质量的双重突破,推动科研水平迈上新台阶。
学院始终践行"聚焦国家战略,立足冶金产业,赋能高质量发展"的科研理念,寒假期间,横向科研攻关从钢铁、有色冶炼到金属压力加工,从普碳钢、特殊钢到稀贵金属,从实验室到企业中试、产业化生产,从交流、参观、培训到生产、推广、应用,科研课题深耕到陕西钢铁、酒泉钢铁、日照钢铁、永锋钢铁、中天钢铁、天水西电长城合金等企业,团队足迹遍布全国重点工业集群,持续推动我国金属材料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迭代升级。
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

学院积极利用寒假时间,多措并举推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工作。设立基金申报"工作坊",为申报人员搭建集中研讨、高效撰写的工作平台,构建系统化、专业化的指导体系。通过线上集中打磨,有效提升了申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学院重点推进申报书精细化打磨,采用"一对一"专家反馈机制,重点申报人员充分吸纳专家意见,全面提升申报书质量。同时,建立重点人员跟踪机制,实时掌握申报书撰写进度,确保每轮修改精准落实专家建议,并完善反馈记录存档工作。
此外,学院将于2月下旬邀请领域资深专家开展终审把关,进一步优化申报书的学术水平和竞争力。学院将以此次申报工作为契机,完善科研管理体系,推动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
理学院

学院始终秉持着“创新驱动、质量为本”的发展理念,在科研、教学、管理等工作中积极探索与实践。寒假期间,学院教师员工齐心协力,共同推动各项工作稳步前行。学院高度重视2025年国基金申报工作,以“校-院-学科-系”四级管理体制,统筹谋划、系统推进,确保申报工作取得实效。寒假前,为充分利用假期的关键时期,学院召开申报推进会,详细解读本年度申报新政策、部署详细工作安排、严格工作纪律和要求,通过集中打磨、专家评审、自由打磨等方式扎实推进国基金假期攻坚工作。节前,组织全体申报教师开展为期7天的线下集中打磨,分学科邀请专家进行评审,并依托“灵犀”青教班加强青年教师“一对一”帮扶,助力青年教师提升科研能力和申报水平,并召开集中评审会,申报教师逐一汇报,围绕立项依据、关键科学问题凝练、研究内容、书写格式等方面展示申报书完善情况,专家针对性提出进一步提升思路和建议。春节期间,教师根据评审意见自由打磨,进一步完善内容,提升质量。目前,学院正组织节后集中打磨、专家评审等工作,并将持续加强申报过程的管理与跟踪,提供精准帮扶,不断推进申报工作走深走实,为高质量完成本年度国基金申报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教学工作方面,学院搭建平台,促进交流,持续推进AI混合课程建设。搭平台,引入博达软件助力AI混合课程建设,学院邀请西安博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做“AI教学设计与课程实践”介绍,试点博达AI平台;促交流,共同探讨AI科技达成教学和学习目标,课程负责人就AI混合课程实践难点问题进行交流,不断完善课程平台,AI助力,让教师能更从容教、学生能更精准学。
此外,学院还注重提升行政管理与服务水平,全面梳理和优化各项管理制度,确保学院日常运作高效有序。期间,行政人员严格坐班制度,加班加点,确保各项行政事务的有序进行,为学院的稳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为学校的“双一流”建设贡献力量。
公共管理学院

为抢抓2025年科研工作先机,寒假期间,学院锚定科研目标,持续有组织科研活动,创新构建"全员参与-专家赋能-阶梯优化"的全链条推进机制,通过系统化、高强度科研攻关,推动学院可持续科研能力的提升。学院开展了多轮次集中讨论,针对科研方向和选题创新性论证,通过"团队带教+专家点评"模式,教师围绕科研方向创新展开深度研讨。学院领导班子驻点工作,针对学科方向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痛点进行专项剖析,围绕研究设计等关键环节进行精细化研讨,以冲刺姿态迎接新学期。后续学院将继续深化有组织科研模式,以精益求精的态度为2025年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