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2007-03
3月29日上午,我校2005-2006年度综合治理总结表彰大会在粉体楼一楼报告举行。大会听取了校党委副书记王秉琦同志作的关于校园综合治理工作年度总结报告,并对在2005-2006年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表彰。校领导高明章、江楼、段志善、马国联等出席大会。 王秉琦在报告中指出,2005-2006年,我校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兼结合,依靠群众”的工作方针,认真贯彻陕西省委办公厅、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的《中共陕西省政法委员会、陕西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深入开展“平安陕西”活动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广泛深入地开展创建“平安校园”活动,为我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办学110年的并校50周年校庆庆典工作的有序进行,及东校区与本部的协调发展等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安全保障,为学校稳步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两年来,校公安处结合学校实际,...
29
2007-03
关于成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资产清查工作 领导小组的通知 西建大(2007)67号 各院(系),部、处(室),东校区管委会,各有关单位: 为了认真落实《陕西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产实施办法》及《省教育厅本级系统单位开展资产清查工作方案》的有关要求,确保我校资产清查工作的顺利进行,经学校研究决定,成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资产清查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学校资产清查工作。现将领导小组人员组成情况及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组 长: 甘安生 副组长: 韩彦峰 王建斌 王孝俊 成 员: 邵必林 王 祯 王学武 张 建 刘铁柱 裴世荷 李小健 谭建福 许云华 王 荣 陈 敏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人员组成: 主 任:王孝俊 副主任:魏丰竹(联系电话82202168) 马 毅(联系电话82202248) 成 员:刘 虹 张 平 杨福霞 胡雪慧 魏彦民 张 溪 赵芬贤 马安禄 邢巧娥 姚小涛 办公室主要职责:在学校资产清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工作。对校内相关部门清查情况进行核实,及时发现资产清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意见或建议。对资产清查资料进行汇总、调整、分析、报送资...
28
2007-03
古城三月,桃红柳绿,草长莺飞。偕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会议之东风,备受全校师生员工关注的我校四届八次教职工代表大会于3月21日下午在校工科大楼一楼报告厅隆重开幕。大会顺利完成各项议程后,于3月26日下午胜利闭幕。教代会期间,与会代表认真履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职能,对学校2006年工作总结及2007年工作要点进行了认真的审议、讨论。一致同意徐校长代表学校对2006年工作的总结和2007年工作的安排。 大会开幕式由教代会主席团团长、党委书记高明章同志主持,主席团副团长江楼、马建华、马国联,党委副书记、校长徐德龙,党委副书记王秉琦,副校长王晓昌、段志善、甘安生,纪委书记张建在主席台就坐。除教代会代表外,全校副处级以上干部、正高职称的教职工、民主党派和侨联负责人、分工会主席列席了会议。 校长徐德龙院士向大会作了题为《趁热打铁 狠练内功 抢抓机遇 构建和谐 以扎实的工作迎接党的十七大的胜利召开》的工作报告,报告分为2006年工作回顾和2007年工作设想两个部分。 徐德龙在报告中指出,2006年,学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
27
2007-03
3月27日上午,我校“中冶集团人才学院”第三期高级干部管理培训班开学典礼在粉体楼一楼报告厅隆重举行。来自中冶集团的35名中高级管理干部将在我校接受为期7周的系统培训。中冶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杨长恒,集团党委副书记吴凤山,我校党委书记高明章,校长徐德龙,工会主席马国联等出席典礼仪式。仪式由中冶集团副总经理、人才学院院长黄丹同志主持。 仪式上,中冶集团人才学院常务副院长李慧民教授首先代表西建大继续教育学院和人才学院全体师生向新学员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向关心和支持学校、学院改革与发展的校企领导表示衷心感谢。随后,他向与会人员简要介绍了我校继续教育学院和中冶人才学院的基本情况,以及本期培训班的主要课程内容。第三期学员代表、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陈蓉燕女士代表全体学员发言,感谢集团和学校对人才培养给予的关注和投入,并表示会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全面提高综合素养,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级管理人才。 校长徐德龙院士讲话 中冶集团董事长杨长恒作报告 校长徐德龙院士在讲话中表示,中冶集团与西...
22
2007-03
为了进一步做好我校2007年学校工作计划,集中全校教职工智慧,经校党委常委会议研究,定于3月21日-3月26日召开我校四届八次教代会,讨论审议我校2007年主要工作,实施校务公开事项。 3月21日下午,我校四届八次教职工代表大会在工科大楼一楼会议室隆重召开。大会听取了校长徐德龙同志关于2006年工作总结及2007年工作安排的报告,及校财务处长韩彦峰同志关于2006年学校财务收支情况和2007年财务预算情况的报告,并对获得2004-2006年度师德标兵、教坛新秀和2006年先进院(系)和先进处室进行了表彰,同时对我校推荐的陕西省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确认。出席本次大会的除教代会正式代表外,还邀请全校副处级以上干部、正高职称人员、民主党派和侨联负责人、分工会主席列席会议。校党委书记高明章同志主持了本次大会。 校长徐德龙院士作报告 校长徐德龙在题为《乘热打铁 狠练内功 抢抓机遇 构建和谐 以扎实的工作迎接党的十七大的胜利召开》的报告中,回顾总结了我校2006年的主要工作,并详细阐述了2007年学校工作总的指导思想和工作重点。 徐德龙在报告中...
19
2007-03
3月16日下午,华清学院在东校区召开工作会议,会议结合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和我校2007年工作会议精神,公布了今年上半年学院党政工作的重点和要点。校党委副书记江楼,华清学院党政主要领导、全体教职员工及部分学生干部代表约30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刘发展同志主持。 会上,华清学院院长李慧民教授首先代表学院党政公布了2007年上半年学院十项重点工作:(1)提升办学理念,构建和谐校园;(2)发挥党组织作用,保障学院健康发展;(3)完善管理机制,加强人事管理;(4)突出过程管理,提高教学质量;(5)加强学生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6)加大宣传力度,做好招生及其他工作;(7)加强各项培训,提升学院办学能力和社会影响力;(8)加强协会工作,搭建冶建、中建及会员单位平台;(9)侧重环境建设、美化校园环境;(10)加强网站建设,强化学生宿舍管理。 随后,学院党总支书记杨凯同志作了讲话。讲话围绕“和谐校园建设,党团组织建设,履行勤俭节约”三个部分展开,进一步明确了学院工作的指导精神。讲话中...
15
2007-03
3月14号下午,空军工程大学副校长张瑞胜和后勤工程学院副政委马志勇一行12人来到我校参观交流,学习我校多校区规划建设的经验和理念。 副校长马建华、两办主任邵必林及部分职能处室的负责人在行政楼会议室接待了来宾。在观看了我校宣传片后,马校长向来宾介绍了我校办学历史、校区规划和校园建设等情况,并就对方提出的问题作了解答。校设计院杨洪福老师还对我校北院教学区的整体规划和环境改造向对方作了详细的介绍。此外,双方还谈到了我校南校区的规划情况。两校的来宾在认真听取介绍后表示,我校先进的校园规划建设理念将对两校未来的发展带来很大帮助和启发。 随后,两校来宾还在我校领导的陪同下,兴致勃勃地参观了贾平凹文学艺术馆等地。 (记者:雷茜 编辑:张强)
14
2007-03
省教育工委、省教育厅日前下发文件,对在省教育系统2006年度精神文明建设“创佳评差”和创建“文明校园”活动中涌现的一批创建活动有创新、有特色的先进单位予以表彰。其中,83个高校系处级单位被评为2006年省教育系统“创佳评差”工作最佳单位,我校土木工程学院、学生工作部(处)、教务处榜上有名。 据文件所述,2006年,全省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和宣传思想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以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六中全会精神为主线,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取得了新成效;以深入学习中央16号文件和全国、全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动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主题,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重点,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活动为载体,在大、中、小学普遍开展了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系列教育活动;以维护稳定、努力塑造教育行业新形象为基点,加强了对校园及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推动了行业风气的重大改变。 2006年,随着“创佳评差”和创建“文明校园”...
12
2007-03
3月10日至11日,我校党委全委扩大会议在未央区隆重召开。会上,校党委书记高明章代表常委会向全委会做2006年工作述职,校长徐德龙院士在对我校2006年工作进行了总结的同时,重点对我校今年的工作要点、思路和计划进行了阐述,并将今年工作要点讨论稿提交全委会讨论。校领导高明章、徐德龙、江楼、王秉琦、王晓昌、段志善、马建华、甘安生、张建、马国联出席会议,校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各院系、职能部门负责人等近70人与会。 校党委书记高明章代表常委会向全委会述职 校党委书记高明章代表常委会做工作述职时说,2006年,党委常委班子成员与全校师生员工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进一步深化先进性教育活动、建立长效机制为契机,以学校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主线,牢牢抓住办学110年并校50周年校庆庆典和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两件大事,紧密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全面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深入落实全国全省高校党建会议精神,艰苦奋斗,迎难而上,较好地完成了学校的各项工作任务,实现了我校“十一五”规划的良好开局。...
11
2007-03
3月11日,新学期的第一个星期天,陕西省高校2007届毕业生就业洽谈会土建综合类专场在我校文体馆举行。新年伊始,很多企业都拭目以待,为新一年的业务发展物色精兵强将;另一方面,对去年考研失利的学生来说,这也是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省内多所高校的毕业生前来应聘,同时也不乏来自周边省份前来“赶场”的同学。早上不到8:00,文体馆门前就已是人头攒动。 据学生处就业办老师介绍,本次招聘会是由陕西省教育厅主办,我校联合西安科技大学、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共同承办的土建综合专场招聘会。当天上午,省教育厅领导在校学生处副处长李寿国的陪同下,亲临招聘会现场,了解毕业生就业情况。 省教育厅领导莅临招聘会现场 据统计,本次招聘会共有近130家单位参会,地域覆盖全国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并包括台湾地区。参会单位包括国内外知名企业,高新技术、科研院所等,需求岗位涉及建筑、土木、冶金、环工、材料等十几个行业,涵盖了我校绝大部分专业。 与年前的招聘会如出一辙,本次招聘会同样呈现出优势专业需求大 ,用人单位分布广...
10
2007-03
寒假刚过,我校继续教育学院迎来了2007级新同学。他们是参加2006年下半年全国成人高考后,由我校按照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依据各省招生办确定的录取分数线择优录取的。3月9日上午,各地的新生陆续来校报到,学院各项迎新工作也随即有条不紊地展开。 据学院招生办负责老师介绍,2006年我校面向全国共录取新生3808人,其中,陕西省录取1858人,占录取人数48.8 %,外省录取1950人,占录取人数51.2 %;本科录取2363人,占录取人数 62.05 %,专科录取1445人,占录取人数37.95 %。与去年相比,各层次录取新生人数均有所增加(2005年本科录取2172人,专科录取1484人)。在报到现场,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新生,他们大都是在职人员,参加成人学习一方面是为了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文化修养,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晋职做准备。 热闹的报到现场 对于迎新工作,学院领导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由学院领导组成的迎新领导小组,下设宣传组、资审组、报到注册及教学组、学费收缴组、咨询接待组、后勤组及教材发放组等。记者看到,为了给新生报到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服务,学院专门...
09
2007-03
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2006年美国的人权纪录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2007年3月8日 2007年3月6日,美国国务院发表《2006年国别人权报告》,再次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权状况进行责难,却对自身的人权问题避而不谈。为了让世界人民更好地了解美国的人权纪录,推进国际人权事业,我们特发表《2006年美国的人权纪录》。 一、关于生命、财产和人身安全 美国暴力犯罪极其严重,危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和人身安全。 据美国司法部2006年9月10日公布的报告,2005年,美国暴力犯罪案件总量为520万起,比上年增加2.5%,增幅达到15年来最高水平。12岁及以上居民共经历了近2300万起犯罪案件,其中每1千人有1人遭强奸或性袭击,1人因受袭击致伤,3人遭抢劫。(注1) 2006年上半年美国发生的凶杀、抢劫及其他暴力犯罪比2005年同期上升3.7%,其中抢劫犯罪上升9.7%,在50至100万人口的大城市,凶杀犯罪增加了8.4%。(注2)波士顿的凶杀案比2005年同期增长了27.5%,孟菲斯(Memphis)增长了43%,辛辛那提增长了19%。纽约州的罗切斯特(Rochester)抢劫犯罪增长了47...
08
2007-03
在日前结束的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年会上,我校荣获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施昕强老师荣获“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工作者”称号。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总结提升近年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大力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2007年1月19日至21日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在哈尔滨工程大学隆重召开了“第十届全国高校心理咨询与健康教育学术交流会”。来自全国各省市300余所高校,近千人参加了此次盛会。教育部思政司副司长冯刚同志到会祝贺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会议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和谐校园构建”为主题,充分交流了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的优秀研究成果,并表彰了全国百余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高校和全国百余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工作者。 我校学生处刘永强副处长、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主任施昕强、以及中心兼职教师宋颖惠、顾凡应邀参加了此次盛会。在此次会议上我校荣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地址:西安市碑林区雁塔路中段13号 710055联系邮箱:news@xauat.edu.cn陕ICP备020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