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2008-06
据西建大电视台消息:6月16号上午,我校与香港“无止桥”慈善基金会合作意向书签订仪式在行政楼大厅举行。校长徐德龙院士、副校长马建华,基金会名誉主席钟逸杰爵士,基金会主席、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系教授吴恩融等出席签约仪式。 校长徐德龙院士在致词中表示,作为全国建筑专业老八大院校之一,我校近年来在帮助农村改善人居环境,联合农村发展乡土建筑、规划等方面显示出较强的研究实力。我校建筑学院一向推崇的“以人为本、尊重自然、注重人文、承启历史、回应时代、面向未来、回归本源”的办学理念,与“无止桥”慈善基金的理念不谋而合,这为双方开展进一步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校将发挥专业优势,与基金会积极配合,开展合作和实践工作。 钟逸杰爵士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并对“无止桥”基金会做了简单的介绍。“无止桥”项目是香港同胞支持内地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很有意义的行动。“无止桥”顾名思义,就是架设便民之桥、心灵之桥、爱心之桥,源远流长、永无止境。他希望,通过此举不断加强同内地,特别是贫困地区的联系,不仅帮助当地人民搭桥...
18
2008-06
时间如梭,光阴荏苒。6月,在这个收获的季节,我校又一批莘莘学子即将惜别母校,奔赴祖国的四面八方。6月18日上午,我校2008届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主楼北广场隆重举行。校党委书记高明章同志,校长徐德龙院士,校党委副书记江楼、王秉琦,副校长王晓昌、段志善、马建华、甘安生,校长助理李福军及我校各院(系)党政领导,各职能处(室)负责同志和部分教职工代表出席了典礼仪式。典礼由两办主任邵必林同志主持。 校长徐德龙院士致词 典礼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校长徐德龙院士首先代表校党政领导向全体毕业生致辞,对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3917名08届本科毕业生表示祝贺,同时向为本届毕业生的健康成长而付出辛勤劳动的全体教职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徐校长指出,200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举世瞩目的第29届奥运会也将在北京举行。2008年同时也是我国面对挑战,经受考验的一年,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让中华民族更加团结友爱。08届毕业生在这样特殊的一年开始人生新的旅程,将承载着更多的责任和义务,...
16
2008-06
6月16日上午,陕西省省属高校人事处长座谈会在我校冶园宾馆举行,会议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委员、干部人事处处长杨萍主持,我校副校长王晓昌教授,各省属高校人事处长参加了会议。会议就省属高校岗位设置等下一阶段重点人事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王晓昌副校长代表学校对出席本次会议的教育厅领导、各高校人事处长表示热烈欢迎,并向与会同志简要介绍了我校的总体情况和人事工作,希望各高校能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进一步提高人事工作水平,促进省属高校更好、更快发展。 省委教育工委委员杨萍传达了《胡锦涛同志在听取陕西省抗震救灾工作汇报后的讲话》。杨委员强调,各高校人事部门要把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作为当前的首要政治任务,认真组织学习,自觉贯彻落实。要把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与贯彻中央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结合起来,与落实省委、省政府对今年工作的安排部署结合起来,与做好人事工作结合起来,切实把思想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转化为做好各项具体工作的实际行动。随后,杨萍同志介绍了我省抗震救灾情况,代表教...
11
2008-06
光阴似箭,时光如梭。我校2008届毕业生即将完成学业,走出校门,开始他们人生新的起点。为了欢送本届毕业生,同时听取同学们对学校育人工作及发展建设的意见和建议,6月11日下午,学校在工会附体三楼多功能厅召开了2008届毕业生座谈会。校党委副书记王秉琦,副校长王晓昌、马建华,校长助理李福军以及各相关职能部门的领导,各院系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毕业班辅导员老师及来自全校不同院系的50多名毕业生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学生处处长李寿国主持了本次会议。 会上,学生处副处长江中文同志首先通报了今年我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并就本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今年我校共有4700名毕业生,在今年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通过各方努力,就业签约率与去年基本持平,保持在90%以上,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在随后的座谈中,18位毕业生代表依次发言,畅谈他们大学四年的收获与感悟,表达了对学校老师精心培养的感激之情,同时结合自身体会,对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及管理、实习基地建设、学生社团活动的组织与开展、东校区建设等方...
10
2008-06
60余师生赶赴我省灾区 6月9日上午,由我校60多名师生组成的专家工作团,赴汉中地区5个受地震影响较为严重的县,开展校舍毁损境况核查工作及恢复重建工作。这是我校继派往四川地震灾区三批专家团和派往陕西汉中、宝鸡专家之后的又一批派往专家工作团,也是最大的工作团。 6月6日下午,我校接到陕西省教育厅的紧急通知,要求抽调不少于50人的抗震救灾教育系统恢复重建工作团,赶赴汉中地区的宁强、略阳、南郑、城固、勉县等5县,开展校舍毁损情况核查工作及恢复重建工作。接到通知后,学校迅速从土木、建筑、环工、材料、管理等学院抽调60名专业知识过硬,技术水平较高的师生组成了专家工作团,由校长徐德龙院士任总领队、副校长甘安生任副总领队。据悉,工作团下设5个工作大组和若干工作小组。 出征仪式 校党委书记高明章同志作动员讲话 在行前举行的出征仪式上,校党委书记高明章做了动员讲话。他要求工作团的成员要充分认识工作的重要意义,紧密团结、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紧紧依靠上级的指挥和当地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开展工作,并把此次工作当作一次...
06
2008-06
6月6日上午,团陕西省委副书记张小平同志莅临我校,出席了在校图书馆一楼会议室召开的地震灾区同学座谈会,亲切慰问了8位来自灾区的同学,并向他们送上了慰问金。 会上,校团委书记张成中首先向张小平一行介绍了我校抗震防灾、赈灾援助等一系列工作的开展情况,并就我校受灾地区学生的安抚工作进行了汇报。5.12地震灾害发生后,校团委、学生会在校抗震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积极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抗震防灾工作,广泛宣传党和政府及学校采取的防灾措施,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安全教育,普及地震知识,并对灾区学生进行心理辅导,避免学生过度紧张和恐慌,保证了全校学生在灾害期间的正常学习生活秩序。同时,校学生会、研究生会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发动广大团员青年为灾区捐款捐物、义务献血和提供志愿者服务。截至目前,全校团员青年共累计捐款达229380.84元。 据统计,我校目前共有受灾学生38名,其中四川籍学生22人、重庆市2人、陕西省14人。灾情发生后,校相关部门和院系分别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安抚工作,向他们提供经济资助和心理辅导,鼓励他们克服困难、...
06
2008-06
“春天,我与诗歌相约”诗歌大赛学生组决赛于6月5日下午4:30和晚8:00分两场在工科楼一楼报告厅精彩上演。担任本次比赛的评委有校工会副主席刘铁柱、校团委副书记刘丹、宣传部副部长邱必震、艺术教育管理中心办公室主任许志敏、人文学院吕刚和储兆文以及退休办李文玲、田在田和王启明老师。校长徐德龙院士也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观看了比赛。 本次比赛中诗歌的内容涉及范围广泛,有表达对母校建大的热爱和对老师的感激,有表达对青春时光的感怀,其中也不乏赞美祖国的诗作。这些诗篇不仅文字优美,而且意境深远、耐人寻味,彰显出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朗诵者更是满怀激情,使一篇篇作品充满了生命力,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位观众。 感恩母校建大 追忆似水年华 悼念在5.12大地震中逝去的生命 最后,大赛评出了一、二、三和优秀奖四个奖项。此前,由校工会承办的我校在职教工“春天 ,我与诗相约” 诗歌朗诵会也于5月26日、27日在校工科大楼圆满结束。>>>>>>>点击阅览 (网站通讯员:黄克 编辑:刘小波) 附:获奖作品名单
30
2008-05
5月27日下午,华清学院学生干部抗震防灾工作会议在东校区多功能报告厅举行。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抗震防灾指挥部副总指挥刘发展、学生工作部部长孙小刚、学生工作部教育管理中心主任刘慧军及部分学生工作干部、院学生会干部代表、各系学生会干部代表、各班班长、团支部书记共计33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教育管理中心主任刘慧军主持。 会前,与会全体师生起立为地震遇难同胞默哀一分钟。 会上,学生工作部部长孙小刚首先传达了学校党委、行政《关于进一步做好抗震防灾工作的紧急通知》文件精神,并对学院近期的抗震防灾工作做了说明。 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抗震防灾指挥部副总指挥刘发展老师作了重要讲话。他首先就学院近期的主要工作进行了简要总结汇报,同时结合当前形势,向全体学生干部提出了五点要求:一是一定要增强责任心;二是一定要有科学的工作方法;三是一定要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四是一定要注意细节问题;五是一定要认真工作,关心、服务好广大同学。 “多难兴邦”,“磨难也是一种财富”。会议号召全体学生干部要时刻保持清醒和冷静...
30
2008-05
5月30日上午,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在行政楼三楼会议室召开工作会议,就08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了通报,并初步确定了今年“文明离校”工作的日程安排。校党委副书记王秉琦、校长助理李福军等出席会议,对近期毕业生工作做出了重要指示。 会上,学生处副处长江中文同志首先就08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了通报,分析了今年就业工作的形势和特点。学生处处长李寿国同志随后就毕业生的离校日程安排向与会人员征求了意见。 校长助理李福军同志对两项工作提出了指导意见。针对08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形势,李福军强调,各相关部门和院系要加大力度、全力以赴,在最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尽快落实未签约学生就业,尤其要做好对困难学生的帮助和指导工作,确保完成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任务。对于今年的“文明离校”安排,考虑到特殊时期,会简化一些欢送形式,但我校传统的毕业生与校领导座谈会、毕业生为母校捐书活动以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等活动还要继续举行,各院系也可以结合各自实际情况,自发举行一系列欢送活动。 最后,校党委副书记王秉琦...
30
2008-05
5月30日下午,我校共青团2007—2008年度工作总结暨“争先创优”表彰大会在工科大楼报告厅隆重举行。大会听取了校团委书记张成中同志所作的2007—2008年度共青团工作总结,并对一年来“争先创优”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表彰。校党委副书记王秉琦同志出席了本次大会并作了重要讲话。 出席本次大会的还有学校部分职能处(室)的负责人,各院(系)分党委(总支)副书记、学工办主任和团委书记、副书记,校学生会和研究生会的主要学生干部以及在本次“争优创先”活动中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大会由校团委副书记刘丹主持。 下午3:00,会议在雄壮的国歌声中举行。会上,校团委书记张成中同志作了题为《继往开来 团结拼搏 开创共青团工作新局面》的年度工作总结报告。报告指出,一年来,我校共青团在校党委和团省委的领导下,紧密围绕学校党政中心工作,在加强青年团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和改进团的建设、加强校园科技文化建设、维护校园稳定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圆满地完成了学校党政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同时报告还提出了今后一...
29
2008-05
5月28日,我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在工科大楼一楼报告厅召开。省教工委宣教处处长、省高校思想政治研究会副会长李博飞,校党委书记高明章,校党委副书记江楼、王秉琦,校长助理李福军等同志出席大会。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理事会的全体理事,各分党委(党总支)、党群部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干部,学生工作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专兼职教师和本次学术年会获奖论文作者代表160余人参加了本次大会。大会由校纪委书记张建同志主持。 校党委副书记王秉琦作年会总结报告 会上,校党委副书记王秉琦回顾总结了研究会一年来开展的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主要不足,部署了2008年研究会主要工作。王秉琦指出,一年来,我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和师生思想实际,团结、组织我校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精心搭建载体,扎实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活动,为推动学...
27
2008-05
5月27日下午,我校首批赴川抗震救灾专家团成员在行政楼四楼会议室参加了赴川抗震救灾座谈会,就此次赴川考察协助救灾工作的情况向校领导进行了汇报。校长徐德龙院士、副校长段志善、两办主任邵必林等出席了座谈会。 我校首批赴川专家团一行12人,在团长王成军和总工姚继涛的带领下,于5月17日赴四川灾区进行抗震救灾及灾区重建工作,并于26日下午顺利返校。经过一天短暂的休息调整,27日下午便赶来参加此次座谈会。会上,专家们纷纷发言,将他们在灾区第一线收集的信息向徐德龙校长作了详细介绍。在灾区的近10天的时间里,专家团成员克服了重重困难,对受灾严重的德阳、绵阳等地进行了实地考察,通过与当地政府和相关部分的接触以及走访灾民,掌握了大量的一手材料,并对当地的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提出了众多建设性的意见,圆满地完成了此次抗震救灾任务。 校长徐德龙院士在听取专家们的汇报时,边听边记,并不时提出各种问题与专家进行探讨和交流。他希望,专家们要充分利用此次赴川救灾所收集来的资料,下来要进行细致的归纳与整理,对有科研价值的方面可...
27
2008-05
附中校长李惠芳向李冠东同学赠送课本和学习用具 “李冠东同学,欢迎你成为附中的一员。”5月26日上午,我校附中全体师生升旗活动前进行了一个简短而热烈的欢迎仪式,附中党支部书记马立建代表全体师生向来自四川灾区德阳一中的李冠东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此时此刻,李冠东及其亲属自灾情发生后那颗始终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这个日子为李冠东同学在我校附中学习和生活正式写下了起点。 汶川灾情牵动着我校附中师生员工的心,师生们在做好防震抗震工作的同时,非常关注灾区人民的情况,除通过捐款等方式奉献对灾区的浓浓爱心之外,学校还积极响应市、区教育局号召,积极准备着在第一时间接收来自四川灾区的学生来附中就读。 回到课堂上,李冠东同学开心地笑了 在欢迎仪式上,附中校长李惠芳在向李冠东同学赠送书本和学习用具后表示,学校已经将李冠东同学安排到教学实力较强的初三(3)班就读,并对他的课程学习等进行了详细、周密的安排,同时,学校还将在学习和生活中对李冠东同学进行必要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所有人都在努力帮助他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地址:西安市碑林区雁塔路中段13号 710055联系邮箱:news@xauat.edu.cn陕ICP备020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