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08-07
7月1日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生日。当日下午,我校300余名师生欢聚在工科一楼报告厅,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七周年,隆重表彰了在支援四川、陕西地震灾区抗震救灾和学校抗震防灾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个人。校领导高明章、徐德龙、王秉琦、王晓昌、段志善、马建华、甘安生、李福军出席。 校长徐德龙院士主持会议 大会由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徐德龙主持。会上,副校长王晓昌宣布了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致我校的感谢信,校党委副书记王秉琦宣读了我校关于表彰赴灾区支援抗震救灾及学校抗震防灾工作先进个人的决定。随后,大会对赴灾区支援抗震救灾的王成军等104人,以及在学校抗震防灾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姜维山等20人进行了隆重表彰。其中,对首批赴四川绵竹灾区抗震救灾的姚继涛等12人授予“校长荣誉勋章”。我校首批赴四川抗震救灾专家团团长、科技处处长王成军和 副团长兼总工程师、教务处副处长姚继涛,代表抗震救灾专家先后作了发言。 徐德龙校长为王成军同志颁发“校长荣誉勋章” 徐德龙校长为姚继涛同志颁发“校长荣誉勋章” 获得校长荣誉勋章的12位...
30
2008-06
6月28日上午,为喜迎北京奥运火炬7月抵达陕西,由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主办,陕西省摄影家协会、贾平凹文学艺术馆承办的《中国民间体育》摄影大展在我校贾平凹文学艺术馆举行。展览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此次摄影大展展出的200多幅摄影作品是从来自全国各地800多名摄影家的近万幅来稿中精选出来的佳作。从贵州偏远山区侗族的打秋千,到北京胡同里少年的简易篮球赛,整个展览呈现了中国面临消失的民间体育景象。它将人们的目光从金光闪闪的奥运金牌拉回到体育的源头:强身健心,愉悦游戏,由此提醒人们重新思考和审视今天的体育事业,唤起全社会对民族体育遗产的关注。 中国民间体育历史久远,内容丰富,它自由自在,自生自灭,不拘形式,不拘场地,与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连。踢毽、跳房、抓子、斗鸡、打弹弓、玩秋千……各种形式的民间体育活动,集肢体活动与精神娱乐于一体,是真正“强身健心”的运动。这些作品,不但展现了中国民间体育的多姿风采,记录了老百姓的生活、娱乐的生动场面,而且体现出中国纪实摄影应有的水准...
26
2008-06
为了传达中央和省委关于当前稳定安全工作的重大部署,切实做好奥运火炬在陕传递及奥运前后和暑假期间学校稳定安全工作,6月25日上午,我校在行政楼负一楼会议室紧急召开了稳定安全工作会议。党委书记高明章,党委常委、副校长马建华,各二级单位主要负责人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由马建华副校长主持。 会上,校党委书记高明章首先传达了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省区市和中央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议精神和6月23日全省高校党委书记会议上省委副书记、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王侠同志的讲话精神。在客观分析当前形势、紧密结合学校实际的基础上,高书记就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特别是奥运火炬在陕传递及奥运前后和暑假期间我校的稳定安全工作做了详细的安排部署。 高书记指出,全校上下首先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一系列关于抗震救灾、筹备奥运、安全稳定、做好经济社会等各项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有关部门要密切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加强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学校正常教学、科研、生活秩序的维护和校园的管理及...
24
2008-06
6月24日下午,应我校邀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何鸣鸿、国际合作局副局长常青、亚非及国际组织处副处长张永涛以及方玉东博士一行莅临我校指导工作,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有关政策及如何申报国际交流项目与我校教师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探讨。副校长段志善、原科技处处长叶青峰等在图书馆一楼报告厅亲切接待了何鸣鸿副主任一行。 何鸣鸿副主任作报告 常青副局长作报告 座谈会上,副校长段志善代表学校对何鸣鸿副主任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叶青峰同志介绍了我校学科建设的发展现状,以及我校近年来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研重点项目、杰出青年基金的情况。随后,何鸣鸿副主任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整体发展战略、“十一五”规划以及评审程序和选题原则等作了详细的介绍,并对我校教师申报科学基金项目给予了方向性指导。国际合作局常青副局长则就地区间及国际组织间合作与交流的政策及相关资助工作等作了全面介绍,并用翔实的数据对比分析了我国与美、英、德、日等国家在基础研究上的差距,阐明了基础研究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性。参加座谈的教...
21
2008-06
6月19日,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在西安召开选聘百名博士赴基层服务锻炼动员大会,我校建筑学院任云英等七位同志名列首批服务基层人员当中。 今年4月,中共陕西省委组织部、团省委、省教育厅、省人事厅联合发出通知,拟在全省各高校在学博士生和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中选拔百名优秀者开展服务基层活动。此次活动得到了省内各高校的热烈响应,报名者近3000人。根据报名者服务意向和基层单位工作需要,省委组织部等部门按照发挥智力优势、满足基层需要、专业尽量对接、就近就便安排、促进校地合作的原则,共同确定了126名博士生和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赴基层服务锻炼,分别选聘挂任县(区)部门、街道乡镇、企事业单位行政、技术或项目部门负责人助理,从事与所学专业相近的知识培训、科技咨询、技术指导、社会服务、行政管理和调查研究工作。以上人员挂职服务期为1年,服务期间要结合基层工作实际,确定研究课题,撰写完成调查报告,尽可能帮助挂职服务单位解决生产、管理、技术、服务、政策等方面的问题。 我校选聘工作由组织部、人事处、校团委共同组织...
21
2008-06
6月20日下午,我校一年一度的毕业生为母校捐赠图仪式在校主楼北广场举行。百余名师生代表将凝聚着全校师生对母校深情的31000余册图书捐赠给母校。副校长马建华、党办校办主任邵必林等出席了捐赠仪式。 仪式上,副校长马建华首先为本次捐赠活动致词。他指出,爱校捐书、勤俭持家是我校的一项光荣传统。自从2003年举办首次图书捐赠活动以来,我校已经连续举办了五届。通过全体师生员工积极行动和广泛参与,学校收到了大量图书资料,为校本部和东校区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此次开展的第六届图书捐赠活动,虽然时间不长,但师生们的热情很高,参与面很广,从广大师生员工的真诚行动中,体现了大家对母校建设和发展的爱心、关心和责任心,表达了广大师生回报母校的信心和决心,同时也展现了我校师生员工身上闪烁的勤俭节约、乐于奉献的优秀品质。 据统计,本届图书捐赠活动,共收到来自全校各院系和职能处室的图书31848册。其中,机电学院、管理学院、环工学院分别以3900册、3600册、3100册位列院系榜前列,东校区职业技术学院和华清学院捐赠了3800余册;...
20
2008-06
6月19日上午,华清学院2008届毕业生典礼暨学士学位授予仪式在大学生活动中心隆重举行。院长、博士生导师李慧民,院党总支书记叶淑玲、副院长王宏涛、刘福平、陈东立、王明军,以及各部室、中心负责人,部分教师代表出席了此次典礼。典礼由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刘发展同志主持。 院长李慧民致词 典礼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院长李慧民教授首先代表学院党政向全体毕业生致辞,对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750余名08届本科毕业生表示祝贺,同时向为本届毕业生的健康成长而付出辛勤劳动的全体教职员工,关心、支持学院发展的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自2004年5月10日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生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按照“招好生、育好人,就好业”的工作思路,紧紧依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雄厚师资力量,通过党团建设、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质量监控及思想政治教育等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在这批毕业生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及职业技术(继续教育)学院共有23人顺利考取了硕士...
20
2008-06
陕西省审计厅日前发文(陕审发(2008)40号),做出《关于表彰全省内部审计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我校审计处被授予2005~2007年度“陕西省内部审计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这是继2001年、2003年、2005年我校审计处分别被教育部和陕西省教育厅评为全国和陕西省教育审计工作先进集体后,获得的又一次荣誉。 本次评选活动是在民主测评、各单位及系统推荐的基础上,经省内审协会审查、省审计厅党组研究决定,对全省1800多个内审机构中的34个先进单位、29名先进工作者予以表彰。省审计厅号召全省内审机构和内审工作者,向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学习,以先进为榜样,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我省经济发展的大局服务,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营造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的浓厚氛围,为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编辑:张强)
20
2008-06
据西建大电视台消息:6月16号上午,我校与香港“无止桥”慈善基金会合作意向书签订仪式在行政楼大厅举行。校长徐德龙院士、副校长马建华,基金会名誉主席钟逸杰爵士,基金会主席、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系教授吴恩融等出席签约仪式。 校长徐德龙院士在致词中表示,作为全国建筑专业老八大院校之一,我校近年来在帮助农村改善人居环境,联合农村发展乡土建筑、规划等方面显示出较强的研究实力。我校建筑学院一向推崇的“以人为本、尊重自然、注重人文、承启历史、回应时代、面向未来、回归本源”的办学理念,与“无止桥”慈善基金的理念不谋而合,这为双方开展进一步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校将发挥专业优势,与基金会积极配合,开展合作和实践工作。 钟逸杰爵士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并对“无止桥”基金会做了简单的介绍。“无止桥”项目是香港同胞支持内地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很有意义的行动。“无止桥”顾名思义,就是架设便民之桥、心灵之桥、爱心之桥,源远流长、永无止境。他希望,通过此举不断加强同内地,特别是贫困地区的联系,不仅帮助当地人民搭桥...
18
2008-06
时间如梭,光阴荏苒。6月,在这个收获的季节,我校又一批莘莘学子即将惜别母校,奔赴祖国的四面八方。6月18日上午,我校2008届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主楼北广场隆重举行。校党委书记高明章同志,校长徐德龙院士,校党委副书记江楼、王秉琦,副校长王晓昌、段志善、马建华、甘安生,校长助理李福军及我校各院(系)党政领导,各职能处(室)负责同志和部分教职工代表出席了典礼仪式。典礼由两办主任邵必林同志主持。 校长徐德龙院士致词 典礼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校长徐德龙院士首先代表校党政领导向全体毕业生致辞,对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3917名08届本科毕业生表示祝贺,同时向为本届毕业生的健康成长而付出辛勤劳动的全体教职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徐校长指出,200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举世瞩目的第29届奥运会也将在北京举行。2008年同时也是我国面对挑战,经受考验的一年,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让中华民族更加团结友爱。08届毕业生在这样特殊的一年开始人生新的旅程,将承载着更多的责任和义务,...
18
2008-06
6月17日晚,由教育部、文化部、财政部主办,陕西教育厅与我校共同承办的2008年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中国东方歌舞团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专场演出在我校文体馆隆重举行。陕西文化厅副厅长刘宽忍,陕西作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雷涛,陕西省委国防科工委副书记刘普选出席演出现场。校领导徐德龙、江楼、王秉琦、甘安生、李福军等与全校4000多名师生一同观看了演出。整场演出高潮迭起,精彩纷呈。 校长徐德龙致词 东方歌舞团党委副书记牟炫甫致词 互赠纪念品 演出开始前,校长徐德龙院士和中国东方歌舞团党委副书记牟炫甫分别致词。徐德龙代表建大师生对中国东方歌舞团来建大演出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并预祝演出圆满成功。牟炫甫代表中国东方歌舞团向建大师生表示问候,并表示“高雅艺术进校园”不仅是党和国家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大学生艺术修养的一项举措,更是广大艺术工作者的社会职责,艺术家们将会用精彩的演出为建大师生奉献一场视觉和听觉的盛宴。随后,徐德龙校长和牟炫甫副书记分别代表双方互赠了纪念品。 开场舞《星空下的温柔》 ...
16
2008-06
6月16日上午,陕西省省属高校人事处长座谈会在我校冶园宾馆举行,会议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委员、干部人事处处长杨萍主持,我校副校长王晓昌教授,各省属高校人事处长参加了会议。会议就省属高校岗位设置等下一阶段重点人事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王晓昌副校长代表学校对出席本次会议的教育厅领导、各高校人事处长表示热烈欢迎,并向与会同志简要介绍了我校的总体情况和人事工作,希望各高校能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进一步提高人事工作水平,促进省属高校更好、更快发展。 省委教育工委委员杨萍传达了《胡锦涛同志在听取陕西省抗震救灾工作汇报后的讲话》。杨委员强调,各高校人事部门要把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作为当前的首要政治任务,认真组织学习,自觉贯彻落实。要把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与贯彻中央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结合起来,与落实省委、省政府对今年工作的安排部署结合起来,与做好人事工作结合起来,切实把思想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转化为做好各项具体工作的实际行动。随后,杨萍同志介绍了我省抗震救灾情况,代表教...
11
2008-06
光阴似箭,时光如梭。我校2008届毕业生即将完成学业,走出校门,开始他们人生新的起点。为了欢送本届毕业生,同时听取同学们对学校育人工作及发展建设的意见和建议,6月11日下午,学校在工会附体三楼多功能厅召开了2008届毕业生座谈会。校党委副书记王秉琦,副校长王晓昌、马建华,校长助理李福军以及各相关职能部门的领导,各院系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毕业班辅导员老师及来自全校不同院系的50多名毕业生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学生处处长李寿国主持了本次会议。 会上,学生处副处长江中文同志首先通报了今年我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并就本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今年我校共有4700名毕业生,在今年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通过各方努力,就业签约率与去年基本持平,保持在90%以上,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在随后的座谈中,18位毕业生代表依次发言,畅谈他们大学四年的收获与感悟,表达了对学校老师精心培养的感激之情,同时结合自身体会,对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及管理、实习基地建设、学生社团活动的组织与开展、东校区建设等方...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地址:西安市碑林区雁塔路中段13号 710055联系邮箱:news@xauat.edu.cn陕ICP备020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