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2020-07
建大新闻网讯 近期,我校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陕西省膜分离技术研究院王磊教授团队在二维纳米材料构筑具有高效离子筛分性能薄膜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具有稳定通道的二维Ti3C2Tx-海藻酸层状膜的离子筛分特性研究》(“Ion sieving by a two dimensional Ti3C2Tx alginate lamellar membrane with stable interlayer spacing”)于2020年7月15日在线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IF=12.12)上。这是我校首次以唯一单位在《Nature》子刊上发表论文,论文第一作者为我校青年教师、师资博士后 ,通讯作者为团队研究带头人、博士后导师王磊教授,王旭东教授、博士研究生朱甲妮与硕士研究生张治杰等参与了研究工作。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西安市各项科技计划以及校人才基金的资助,此外陕西省膜分离技术重点实验室,陕西省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也为研究开展给与了大量支持。 近年来,各类二维材料已经在多个重要应用领域展现了极大潜力。其中,利用二维纳米材料进行分离膜的制备,成为膜分离技术领域的前沿课题。...
10
2020-07
建大新闻网讯 7月8日下午,化学与化工学院在我校雁塔校区行政楼负一层会议室召开青年教师科研工作推进暨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动员会。学院党委书记张卫华、副院长周军、付义乐、45岁及以下青年教师参加本次会议。会议由院长周元臻主持。 周元臻在动员讲话中强调了高校教师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对青年教师提出三点建议和要求:一是要尽快融入科研团队,凝聚力量、协作发展;二是科学研究应高起点规划,紧扣学科前沿;三是要认准目标、坚持不懈,以滴水穿石的精神追求科研本真。希望广大教师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携手努力,刻苦钻研,多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为学校实现“创一流、建百强”目标贡献“化工”力量。 张卫华对全院青年教师提出三点希望:一是要坚守职业选择,强化团队意识,争做新时代优秀青年教师;二是要有计划、有目标,要站得住三尺讲台、坐得住“冷板凳”,像竹子一样扎根土壤打好坚实基础;三是要培养脚踏实地、刻苦努力的科研精神,对待科学研究要有强烈的好奇心、钻研劲头和面对质疑的勇气、悲悯的人文情怀,牢记初心使命,勇攀科学高...
30
2020-06
建大新闻网讯 近日,我校西部绿色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筑设备科学与工程学院王怡教授团队在建筑环境领域国际顶级SCI学术期刊《Indoor Air》(《室内空气》)上发表题为“Potential application of using vortex ring for personalized ventilation”(”涡环在个性化通风中的潜在应用”)的研究论文。《Indoor Air》是建筑室内环境领域的顶级学术期刊,影响因子4.71,这是我校研究人员首次以唯一通讯完成单位在此期刊发表论文。论文针对空气涡环送风模式展开研究,首次提出并探讨了利用空气涡环在建筑室内进行精准高效个性化送风的新模式,对室内通风模式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第一作者为王怡教授,主要完成人为我校研究生翟超,通讯作者为我校师资博士后曹智翔。 该研究针对现有个性化送风方式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个性化送风的发展应该在保证节能与局部环境空气品质的前提下,降低系统设置难度、提高系统灵活性。基于上述问题,该研究首次提出了一种新型个性化送风方式—空气涡环个性化送风,并阐述了空气涡环个性化送风方式所具备的可实现长距离定...
22
2020-06
建大新闻网讯 甘肃省庆阳市环县是国家2011年确定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深度贫困县,该县长期以来存在严重的用水安全问题。环县饮用水水源地数量不足,仅有的部分水源地水质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当地河流的水被老百姓称为“卤水”,不但多种金属元素超标,而且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性,政府不得不长期从宁夏购水以缓解用水问题。自2018年陕甘宁盐环定扬黄甘肃专用工程主管线顺利供水以来,环县用水困难的问题有了显著的改善,但每年冬季,黄河水量锐减,河水冻结,致使缺水问题没能得到彻底解决。环县各供水站由于缺乏有效的水质监控和供水调度管理,导致了供水量不稳定,供水水质波动等问题,这不但降低了百姓用水的体验,也加重了百姓用水的负担。此外,不少污水处理厂存在工艺运行效果不佳、出水水质不稳定等问题,影响了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与管理工作。 我校李志华教授团队针对当地具体用水实际问题,直面所有困难,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助力环县解决用水及治污难题。针对饮用水水源问题,李志华实地考察了环县的备用水源地,让团队为环县自来水公司制...
19
2020-06
建大新闻网讯 为提升材料加工学科建设水平,促进重点科研方向标志性成果产出,6月15日上午,西北工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乔吉超教授应邀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交流研讨会在工科楼1106会议室举行,副校长姚尧、冶金工程学院领导班子成员、王庆娟教授团队以及相关专业方向研究生参加会议。 会上,姚尧介绍了乔吉超教授的个人简历及其团队研究概况,并希望通过此次学术交流活动,双方能建立更为密切的联系,在人才交流引进、科学研究、联合培养研究生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进一步提升我校材料加工学科水平。冶金工程学院院长李林波介绍了学院基本情况和学科发展现状。 随后,乔吉超教授作了题为“非晶合金的微观结构非均匀性研究”的专题报告,王庆娟教授介绍了团队成员、研究方向和科研学术研究现状。最后,双方就材料加工领域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此次学术交流活动为学院材料加工学科方向的师生提供了向国内高水平学科团队学习的好机会,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加强了我校与西北工业大学相关学科团队的交流和联系,为双方未来开展更多...
15
2020-06
建大新闻网讯 日前,陕西省科技厅公布了2020年度陕西省全部科技计划项目立项结果,我校获批项目数量和质量再一次实现突破。 2020年,我校共申报陕西省各类科技计划420项,获批项目128项,获批资助经费总额达1600余万元,申报数量和获准数量均为历史最高水平。其中,获准科技创新团队2项、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项、青年科技新星3项、重大重点项目16项、其他科技计划103项。省重大重点项目获准数量位居陕西省属高校第一。 “十三五”以来,我校共获准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重点项目55项,获得地方财政资助经费3472万元。长期以来,学校紧密围绕区域发展规划和战略,致力解决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需求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科研实力,提升服务产业、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 “十三五”期间,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学院的高度重视下,科技处将区域地方发展规划和我校优势、特色科研方向密切结合起来,通过采取组织多个学科共同研讨、积极参与项目指南编制和论证、深入研究指南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提前联系企业对接需求等措施,在主动承担项目的同时,着重解...
02
2020-06
建大新闻网讯 为做好重大疫情期间公共及居住建筑室内空气环境等方面防控工作,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印发了《公共及居住建筑室内空气环境防疫设计与安全保障指南(试行)》,这是我国首部针对公共及居住建筑室内空气环境防疫制定的全国性的应急设计与管理指南。 指南由中国工程院组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单位编写。我校兼职教授侯立安院士、建科学院院长李安桂教授、建科学院副院长高然教授等作为主要起草人。参编单位包括火箭军工程大学、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大学、天津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兰州大学等。 指南共分5章,主要包括总则、术语及定义、室内空气环境防疫设计、疫情期间空气环境防疫应急技术措施、管理规章制度。编制组在编制过程中,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参考了国内外相关规范标准,总结了新冠病毒防控实践经验,研究制定了公共及居住建筑室内空气环境防疫设计及应急技术措施,为有效保障重大疫情期间公共及居住建筑室内空气环境安全,减少呼吸道传染病在疫情期间的传播风险,确保人...
01
2020-06
建大新闻网讯 近日,我校材料学院云斯宁教授团队在国际催化与环境领域权威英文期刊《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应用催化B:环境》,期刊缩写Appl Catal B-Environ,影响因子:14.229)在线发表题为“Efficient dual-function catalysts for triiodide reduction reaction and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 using unique 3D network aloe waste-derived carbon-supported molybdenum-based bimetallic oxide nanohybrids”(“利用独特的三维网络芦荟废料衍生碳支撑钼基双金属氧化物纳米杂化物实现三碘化物还原反应和析氢反应的高效双功能催化剂”)的研究论文。论文第一作者为我校硕士研究生韩凤,云斯宁教授为论文唯一通讯作者。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为该论文的唯一完成单位。 论文设计了一种高效且低成本的双功能催化剂,通过引入三维芦荟废弃物衍生碳(3D-AWC),成功地构筑了3D-AWC支撑的钼基双金属氧化物复合催化材料。3D结构为催化材料增加了催化活性位点,提供了电子传输通道。利用3D-AWC与钼基双金属氧化物间的协同效应,有效地改善了催...
29
2020-05
29
2020-05
抗9度罕遇地震!西安建大高延性混凝土加固技术首次应用云南傣楼
25
2020-05
建大新闻网讯 2020年5月19日,北欧供暖通风卫生工程学会(SCANVAC)进行投票,一致决定中国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得第十六届室内通风国际会议 (以下简称RoomVent 2022) 举办权。这是首次在中国举办该项国际会议。RoomVent 2022拟于2022年9月于中国西安举行。 RoomVent国际会议于1987年由北欧供暖通风卫生工程学会创办,先后在瑞典、挪威、丹麦、波兰、日本、瑞典、英国、丹麦、葡萄牙、芬兰、韩国、挪威、巴西、芬兰、意大利共举办十五届。RoomVent 国际会议是建筑通风气流组织领域的旗舰会议。主要接收通风与气流组织,室内空气品质、污染物疾病控制,人体热舒适性等方面的研究论文。通风方式可为机械通风,自然通风和混合通风。应用场合从传统的建筑环境扩展到工农业建造环境,从地上空间扩展到地下空间。同时欢迎社区、城市级通风气流组织热环境研究论文。创新研究方法从实验、计算流体力学到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等。 RoomVent 2022将由中国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瑞典于默奥大学联合承办在中国西安举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李安桂教授担任主席,于默奥大学Thom...
19
2020-05
陕西教育新闻网 2020年5月19日 “终于顺利结束,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5月13日,在自己设置的“双机位”视频监控下,参加完网络远程复试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专业大五学生小朱表示。 “今年考研形势异常严峻,一方面全国报考人数创下新高,我校报名人数也持续攀升,另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给复试也带来新挑战,考生们压力一定很大。”西安建大研究生院负责人表示,为助力学子考研成功,学校统一安排部署,精准发力,精细管理,全力做好网络远程复试工作。 今年,西安建大参加研究生复试的学子有3300余人。为保障复试工作顺利开展,该校研究生院从复试原则、复试方式、组织管理等多方面对复试工作进行了详尽的安排部署,各学院也拟定了详尽的复试录取实施细则。所有招生学院对每一位复试考生进行了一对一联络和全面摸底,积极指导调试设备,确保其具备远程复试条件,并编制了考生远程网络复试指南,为考生做好服务。同时,为暂不具备网络复试的考生做好技术兜底服务。 目前,该校硕士研究生复试一志愿上线考生复试工作已于5月17日结束,调剂考...
19
2020-05
建大新闻网讯 2020年初,一场突入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我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各环节任务。为此,建科学院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系全体教师共同商讨应对策略,决定采用网络教学、视频会议、云端考试等多种举措相结合的方式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将疫情带来的影响降至最低。 对于建环专业2016级毕业班学生,正处于“毕业设计”、“毕业实习”最紧张的实践学习阶段,缺少了面对面的指导以及现场的实际工程参观实习,导致对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方法、制图标准、工程案例等内容和概念略显模糊。在此情形下,建环系教师积极联系了在我省各大建筑设计院的校友总工、高工,通过腾讯会议方式为毕业设计环节的大四学生举办了“暖通空调系统设计要点及工程案例”系列讲座活动。 本次系列讲座活动,分别邀请到中国建筑西北设计院教授级高工王谦、高工王国栋、中国轻工业西安设计公司教授级高工喻继平、绿地集团西北管理总部高工拓开、西安市燃气规划设计院工程师马利华等五位暖通空调行业专家。5月10至14日连续五日晚上19:00-21:00,分别开展了“论暖通空调设计与空调...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地址:西安市碑林区雁塔路中段13号 710055联系邮箱:news@xauat.edu.cn陕ICP备020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