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2022-10
建大新闻网讯 10月10日,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发布2022年“汉语桥”线上团组交流项目获批名单,我校申报的“印象中国:云看中国建筑文化”线上团组交流项目喜获立项,实现了该项目零的突破。该项目由国际交流合作处负责组织实施,面向“丝路国际建筑科技大学联盟”成员高校招生。 “印象中国:云看中国建筑文化”线上团组交流项目作为联盟系列活动之一,旨在通过提供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课程及陕西文化体验活动,为联盟成员高校学生提供汉语言文化的教学资源和服务。该项目通过直播、录播课程和线上体验的形式多角度带领联盟高校学生“云看中国建筑文化”,借助地域优势引导联盟成员高校学生近距离感受中国古建筑的魅力。该项目的实施对加强中外语言教育交流,促进国际中文教育和中外人文交流,加深国际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建筑文化的认同与热爱,进一步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汉语桥”线上团组交流项目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该项目的获批,是学校国际交流工作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的探索与突破,是展示我校国际化水平的...
13
2022-10
建大新闻网讯 10月9日上午,前后持续三年的明代砖雕门楼保护性迁建工程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草堂校区中国传统瓦作博物馆顺利完成。 据悉,本次复建门楼为明代晚期建筑,为明代西安府咸宁县贡生毋负生(清《咸宁县志》有载)故居所有,原位于西安市长安区中兆村内。2019年,因规划建设需要,中兆村整体拆迁,该建筑亦在拆迁之列。经多方问询,建筑原主人联系到学校欲整体捐赠,时值学校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之中,为延续历史文脉,保护建筑文化遗产,学校将该建筑整体迁建于草堂校区中国传统瓦作博物馆。 在复建前,基地进行了详细踏勘选址,编制复建方案,并聘请校内外专家对复建方案进行科学论证。复建工程由校内外单位合作而成,山西万荣古建专家董养明担任技术指导,整个复建过程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完全采用传统砌筑工艺。复建完成后的古建筑保持了原有风貌,为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增添了一个十分生动的保护建设案例,成为学校草堂校区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丰富了校园文化景观,提升了文化品位。 整个过程中,基地采取专...
13
2022-10
建大新闻网讯 10月12日,继我校发起成立“丝路国际建筑科技大学联盟”倡议后,信控学院与巴基斯坦信息技术大学工学院召开视频会议,讨论信息类学科交流合作意向。巴基斯坦信息技术大学工学院院长Shahzad A Malik,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主席Laiq Khan,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主任Sharjeel Wyne,计算机科学系主任Majid Iqbal,国际处办公室主任Ali Tawab Baloch,国际处办公室资深职员Abbas Baloch,信控学院院长马宗方,副院长李智杰,各系主任及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信控学院副院长王慧琴主持。 巴基斯坦信息技术大学工学院院长Shahzad A Malik对我院发起“丝路国际建筑科技大学联盟”信息类学院院长见面会的邀请表示感谢。他介绍了巴基斯坦信息技术大学以及工学院的基本情况,并表示学院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项目研发方面取得了卓著的成绩,在人工智能、机器视觉和物联网等方面与多家国际知名企业有着深入的合作,与全球多所高校有着良好合作交流关系,Shahzad A Malik表示愿以此次见面会为契机,与我校信控学院携手并肩,互惠合作,形成双方优势...
13
2022-10
建大新闻网讯 10月12日,继我校发起成立“丝路国际建筑科技大学联盟”倡议后,信控学院召开第二场“丝路国际建筑科技大学联盟”信息类学院院长见面会,与巴勒斯坦纳贾赫国立大学工程与信息技术学院讨论信息类学科交流合作意向。纳贾赫国立大学工程与信息技术学院院长Smer Mayaleh,院长助理Abdelhaleem Khader,电子计算机系Manar Qamhieh,信息技术系Hamed Abdehaq,工业和机械系Mahmoud Assad,国际处专员Summer Abu Mughli,信控学院院长马宗方,副院长李智杰,各系主任及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信控学院副院长王慧琴主持。 纳贾赫国立大学工程与信息技术学院院长Smer Mayaleh对我院发起“丝路国际建筑科技大学联盟”信息类学院院长见面会的邀请表示感谢。他介绍了纳贾赫国立大学以及工程与信息技术学院基本情况,并表示期待与我院开展进一步的合作,希望通过“丝路国际建筑科技大学联盟”能给双方带来共同的促进和提升,通过相互交流研讨来提高彼此的科研质量。Smer Mayaleh表示愿以此次见面会为契机,与我校信控学院从教师合作、学生交流、定...
13
2022-10
英语四、六级考试是教育部主管的全国性英语考试,是对大学生英语水平的全面测评,最能体现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效果,因其在升学和就业中极具含金量而备受学生关注。管理学院在学风建设中,以提高大学生英语四、六级率为切入点,加强组织,多措并举,狠抓落实,成效凸显。据统计,管理学院2022届327名本科毕业生中,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学生分别为300人、174人,通过率分别为91.74%、53.21%,稳居全校前列;2023届本科生的英语四、六级的通过率也已达到87.34%、37.96%。 体系健全有组织。管理学院在深入分析学生特点和用人单位的反馈的基础上,将大学英语四、六级备考作为学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学院不断强化组织领导,搭建有力平台,强化工作落实,建立起了“全员化动员、全方位护航、全过程服务、精准化助力”的助考工作体系。每个报考的学生做到备考有组织、学习有计划、专项有训练、阶段有总结、成绩有反馈、过程有监督。 深入动员有动力。管理学院从新生一入校开始,就引导学生要充分认识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意义,在各年级召开形式多样的动员...
13
2022-10
建大新闻网讯 10月12日,建科学院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动员会在我校雁塔校区校工会活动厅召开。副校长雷鹏出席,科技处副处长瞿伟、建科学院院长李安桂、党委书记王云玲及学院近50名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建科学院副院长高然主持。 高然对学院2022年国基金申报及获准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和总结,并肯定了学院教师在科研工作方面的突出贡献,同时也指出目前学院科研工作的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学校关于2023年国基金申报工作安排提出了学院2023年国基金申报工作安排和目标,并对2023年国基金申报的保障措施进行了简要介绍。 李安桂强调,国家基金是学科评估和专业评估的重要支撑,是学院科研水平的重要体现,学院的每位教师都应提高思想认识,以提升科研水平,促进学院发展为己任,以国家基金申报为契机,苦练基本功,掌握方法论,加强学术创新,全面提升学院在学校的科研地位,为建大学术立校发展战略贡献建科力量。 雷鹏在总结发言中对建科学院在2022年国基金申报方面做出的工作予以肯定。他表示,建科学院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雄厚的科研师资...
12
2022-10
建大新闻网讯 10月11日下午,陕城院召开2023年度国基金申报工作动员会,落实学校关于国家基金申报工作的部署,布置研究院2023年基金申报分阶段任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范晓鹏出席会议并作总结讲话,副院长李小龙介绍研究院近年来基金申报及主要科研进展情况。会议邀请校人文社科中心纪秉林主任通报学校上一年国基金整体情况,邀请校人文社科中心陈晓老师介绍学校人文社科项目体系及奖励体系,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交流答疑。 会议分析了研究院当前基金申报工作的优势和不足,再次强调了国家基金在学校和研究院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对下一阶段明确申报人员名单、加强基金申报项目前期谋划、组织召开选题论证会等工作做出了要求安排。 范晓鹏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国家基金是广大科技人员的试金石、练兵场,新一轮集训的号角已经正式吹响,研究院要切实做好从上到下总动员、扎实推进有组织科研、借力顺势求突破等多方面的工作,希望大家以本次动员会为契机,加强沟通、多多联系、相互督促、奋勇争先,在明年的国家基金申报中都能有所斩获。 研究院院办、科研部、对...
12
2022-10
本期人物:冶金工程学院李奕霏(首届管理岗位青年教职工职业能力竞赛一等奖 ) 我是建大人,从进入建大冶金工程学院读本科、保研再到毕业留校工作,从遥远的北方来建大学习、工作再到融入建大生活,现在算来已有14个年头,建大既是育我成才的母校,又是滋养我成长的绿洲,我喜欢这里的老师、同事、同学,喜欢这里所有的一切。 在这14年中,有许许多多的领导、老师和同事帮助我成长、激励我前行,这是我始终能以饱满的热情和踏实认真的态度对待工作学习的动力所在,是鞭策我突破提升,不断从“会干”“能干”向“善干”迈进的力量之源,我感恩建大这个优秀平台,坚持用自己的努力和付出为建大发展贡献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参加工作以来,在大家的帮助下,我先后荣获校级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班主任、年度考核优秀个人、阳光体育工作先进个人、陕西省教科文卫体系统职工乒乓球赛二等奖、陕西省气排球教练员技能大赛优秀奖等奖项。 回顾首届管理岗位青年教职工职业能力竞赛参赛历程,无论是在岗位职责认知还是在个人能力素质提升方面,可谓收获满满。对我而言...
12
2022-10
建大新闻网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持续引导广大青年树立崇高理想和远大抱负,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校团委于10月10日晚开展“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建大青年说系列宣讲活动第二讲,聚焦青年群体,讲述青年故事。此次活动邀请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邓明科为同学们带来题为“教育 科技 人生--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应用”的报告。 邓明科教授从教育的本质出发,阐述了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引导同学们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人生的方向和意义,并且结合自己的科研方向,分享了团队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应用方面的经验感悟。邓明科教授认为,无论是个人发展还是科学研究需要有足够的积累才能后厚积而薄发。他勉励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踏实勤奋、肯下功夫,要有广阔的胸襟和胸怀,才能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实现人生价值。 青春奋进正当时,不负韶华争朝夕。本次宣讲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引导广大青年把握当下、刻苦学习,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
12
2022-10
建大新闻网讯 为做好2023年国家基金申报工作,促进学院科研工作良好发展,10月12日,环境学院召开2023年国家基金申报启动会。受疫情影响,启动会通过腾讯会议以线上方式进行。副校长雷鹏出席会议,科技处处长刘艳峰,学院院长卢金锁、副院长李志华及全体2023年基金拟申报人员共87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李志华主持。 会上,刘艳峰简要介绍了我校2022年国基金的获准情况,并对学院近年来科研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他表示,环境学院一直以来拥有浓厚的科研氛围与良好的科研基础,希望在今后工作中继续保持优势,百尺竿头,更上一层。科技处在基金申报中将全力配合,协助学院做好科研服务工作。 李志华作了题为“选题前瞻 聚焦创新 全力以赴”的工作报告。他全面总结了学院2022年基金申报与获准情况,查找出申报工作中的不足,明确了基金申报工作努力的方向,并结合学院实际,制定了2023年工作举措和计划。他指出,2023年基金工作重点将围绕强化选题、强化创新和全程服务三个方面组织开展。 王晓昌教授分享了“环境学院2022年基金项目简要分析和启示”...
12
2022-10
建大新闻网讯 10月11日下午,冶金工程学院在工科楼1111会议室召开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动员会。会议邀请科技处副处长瞿伟作指导,全体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学院院长李林波主持。 副院长李小明着重分析了学院国基金的申报和获准情况、提出了撰写建议和申报要求,对比去年申报数据以及严峻的形势,他鼓励老师积极申报,学院对国基金的送审将给予支持和指导。 瞿伟充分肯定了学院2022年国基金取得的成绩,强调了国基金项目对于学院学科建设和教师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向参会教师提出,要注重日常学术积累,不断提升自身科研能力,积极主动申报国家基金;要多向本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请教,认真学习他们的成功经验。她表示,学校将全力支持学院的国基金申报工作,希望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找准问题,克服困难,凝练方向,争创更好的科研成绩。 李林波分析了学院国基金申请面临的形势和挑战,结合学院实际,对2023年基金申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要求申报人精心准备,确保申报质量,提高获准率,推动学院学科建设的发展。 文字、图片:冶金学院 武娇娜
10
2022-10
建大新闻网讯 10月9日下午,冶金工程学院党委在工科楼1106会议室召开扩大会议。学院党委委员、纪委委员、领导班子成员、教工党支部委员、系主任、实验室主任、学生党支部书记、机关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马立建主持。 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佩传达了学校纪委全委扩大会精神,对清廉学校建设工作方案作了解读说明,对学院纪律教育学习宣传月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阶段性总结,并结合相关案例资料开展了警示教育。张佩结合学院党委制定印发的《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学院工作任务清单推进表》,对代表选举、候选人预备人选推荐提名等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就学院党委换届筹备情况作了汇报说明,并就严肃换届纪律提出要求。 院长李林波传达了学校开展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和相关工作要求,结合省委巡视、校内巡察整改工作,对领导班子作风建设领域查摆的问题及整改措施落实情况作了总结说明,并就加强作风建设提出明确要求。他强调,作风是各项工作成败的先决条件,全院教职工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立足本职岗位,优化作风,强化能力...
10
2022-10
建大新闻网讯 10月9日下午,文学院在教学大楼八楼中厅会议室召开国家社科基金申报动员会。校科技处处长刘艳峰、人文社科中心主任纪秉林、文学院院长杨延龙及文学院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特邀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李震莅临指导。会议由院长杨延龙主持。 刘艳峰介绍了我校今年在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两大领域均取得的重要突破。他表示,文学院申报国基金应结合文科创新的独特路径,有针对性地组织创新能力强、基础扎实、准备充分的研究人员实施重点突破。同时,科学化解量化压力,本着苦炼内功、梯级推进的原则,注重专业学术带头人的培养,提升科研人员的地区影响力,不懈怠、不放弃、久久为功。 李震教授结合自身的成功申报经验,鼓励大家开动脑筋、注重前期积累、打造学术“自留地”,寻找国基金申报中的四个聚合点,即学界研究重点、申报指南强调的重点、学术热点和社会热点,注重基金申报的现实导向问题。李震教授基于文学类申报人数众多的客观现实,建议大家独辟蹊径,最好能够找到“热点”...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地址:西安市碑林区雁塔路中段13号 710055联系邮箱:news@xauat.edu.cn陕ICP备020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