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2022-10
建大新闻网讯 10月28日上午,陕西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对我校教育评价改革试点项目“丝路国际建筑科技大学联盟”进行线上评估。国际处相关人员参会,国际处处长陈荣代表学校做项目汇报。 陈荣从“丝路国际建筑科技大学联盟”成立的背景与意义、联盟工作进展、资源保障情况、项目宣传情况及下一步重点工作五个方面对联盟工作进行了总体汇报。专家组听取了报告,并就“联盟”如何精准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服务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教育、科技、人才统筹部署”,如何依托“联盟”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等问题进行了质询和交流。 专家组对我校教育评价改革试点项目“丝路国际建筑科技大学联盟”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一是措施精准,基础扎实;二是工作成效显著,长期发展路径清晰;三是队伍配备合理,条件保障措施到位。最后,专家组还就如何有效提升“联盟”国际影响力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文字:国际处 赵静竹
27
2022-10
建大新闻网讯 10月25日下午,艺术学院召开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申报工作动员会,副校长雷鹏出席,科技处瞿伟副处长、人文社科中心主任纪秉林、艺术学院院长蔺宝钢、党委书记蒋正、副院长姜涛及申报教师代表孟蕾副教授参加。 雷鹏指出,国家基金的选题应将专业研究领域和国家发展战略相结合,申报研究方向紧跟国家发展大局。基金立项要与学校“双一流”建设和构建“11445”发展新格局紧密结合。学院要帮助青年教师积累科研成果,发挥新进教师研究潜力,提升科研能力,争取在2023年国家基金立项中再创新高。 瞿伟分析了学院2022年自然基金申报情况的成绩与不足,针对自然基金申报中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学院情况提出2023年基金申报的新思路新办法。 纪秉林介绍了学校近年来的社科基金立项情况,分析了社科工作的优势和亮点。她指出,艺术学院要继续高度重视项目申报工作,精心组织,开展全面动员和重点组织相关专家对申报书进行论证等工作,力争在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有新突破。 蒋正表示,学院要发挥艺术学院自身优势,提高认识,认真谋划,...
27
2022-10
建大新闻网讯 10月22至23日,公共管理学院召开2023年基金申报选题线上论证会。会议邀请陕西省社会科学研究院石英教授,复旦大学唐亚林教授,西安交通大学杜海峰、郭菊娥、杨秀云教授,西安理工大学扈文秀教授进行交流指导与经验分享。为期两天的会议分别由学院副院长任云英、方永恒主持,拟申报2023年基金项目的28名教师及对项目申报感兴趣的学院教师共同参加了会议。 论证会上,主持人介绍了学院教师申报基金课题的情况和选题类型,拟申报基金项目的社科组、自科组教师依次就所申报的课题从研究背景、目的意义、研究内容、技术路线、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项目的创新点和难点等方面进行了陈述,各专家对每位青年教师拟申报的项目就选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可行性设计、材料撰写等环节,进行了指导。部分专家还以具体案例分享了高质量基金写作的经验,分析了材料写作的要点及注意事项。 此次论证会的开展为学院教师提供了学习交流的机会,参会的教师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同时也为学院基金申报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文字:公管学院 吉洪泽
26
2022-10
建大新闻网讯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学校顺应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云端发力、多措并举,打造一个“云主体”,构建一个“云机制”,依托四个“云平台”,千方百计拓岗位、攻坚克难促就业,实现了岗位不减少、指导不打烊、服务不掉线、效果不打折,用心用情用力促进2023届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高位谋划“云体系”。学校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毕业生就业工作,打造了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直管的“大学生就业在线”云端就业主体,与全国其他高校就业平台、用人单位招聘平台互联,集中发布招聘信息、实习信息,吸引了全校毕业生、高年级学生2万余人关注。构建了包含校就业指导服务中心3名工作人员、21名毕业班辅导员为主体的全员直播队伍,建立了校-院-企分层分级直播体系,提供帮形势分析、帮精准对接、帮深入了解的云端“三帮”服务。依托全省就业云平台、校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直播平台、校就业指导云平台、校就业服务云平台四个平台,建成了主体强、机制活...
26
2022-10
本期人物:党办、校办 李路路(首届管理岗位青年教职工职业能力竞赛二等奖) 2012年6月,我从学校毕业后留校工作,成为了一名首批入驻草堂校区学生工作战线的思想政治辅导员,开启了在草堂校区的“拓荒”之旅。四年的辅导员工作经历,让我体会到了用心、用情工作才能收获成长乐趣,让我完成了从学生到一名思想政治辅导员的转变。2016年7月,在顺利带完一届毕业生后,我进入学校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工作,从办公室秘书科到综合科、再回到秘书科,让我完成了从办文到办会、从服务保障到以文辅政基础能力的积累和提升。不同的工作岗位、不同的工作经历,让我向着一名合格的高校青年管理干部不断迈进。 今年,在学校深入推进“11445”发展新格局之际,我有幸被办公室推荐参加首届管理岗位青年教职工职业能力竞赛,与学校各部门、各学院管理岗位的同仁们一起交流、学习。本次竞赛我的选题是《优化目标责任考核体系—打造“11445”发展新格局强引擎》,主要考虑修订管理和服务部门目标责任考核办法,是构建学校“11445”发展新格局的一项重要保障措施,也是...
26
2022-10
建大新闻网讯 10月16日至22日,党的二十大在北京召开。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在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马克思主义学院迅速召开各级集体备课会,学院领导班子和全体教师参会。学院要求所有思想政治理论课专兼职教师认真领悟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要紧密联系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等重大问题的认识,深刻理解党的二十大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的战略部署,扎实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案、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各教研室坚持先学后教的原则、坚持全面性和重点性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内容融入和精神涵养相统一的原则,相继制定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的教学方案,明确备课任务,表示要...
26
2022-10
建大新闻网讯 为落实学校文化铸魂工程,近期以来,管理学院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开展百部经典书籍荐读活动,引导大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文化铸魂工程是学校构建“11445”发展新格局中五大攻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百部经典书籍荐读活动,是深化铸魂工程的重要内容。在大学生中开展经典书籍荐读活动,不仅有助于营造崇尚真理、求真务实的学术文化氛围,更能让青年学生从阅读中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 读书之于大学,可以浓郁人文氛围,建设优良学风,培育大学文化;读书之于大学生,可以开拓视野,浸润心灵,陶冶情操,提高修养。为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管理学院策划开展了“荐书、读书、悟书、行书”系列活动。9月,管理学院将精心挑选的一百本人文社科类书目和一百本专业科普类书目纳入管理学院2022级本科生成长手册。10月,管理学院在学院微信公众号开设“开卷有益”专栏,邀请校内外党员干部、专家教授推荐经典书籍,引导大学生阅读经典,汲取智慧。 近期,管理学院将在网络音频平台开通账号,组织学生以...
25
2022-10
建大新闻网讯 10月20日,继我校发起成立“丝路国际建筑科技大学联盟”倡议后,我校与希腊塞萨洛尼基亚里士多德大学(Aristotle University of Thessaloniki)召开视频会议,讨论联盟细节及合作意向。塞萨洛尼基亚里士多德大学国际关系部主任Dimitra Mentekidou、空间规划与发展学院教授Eleni Papadopoulou,我校国际交流合作处副处长王春梅、建筑学院范征宇及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会议。 王春梅就塞萨洛尼基亚里士多德大学对联盟成立的积极响应表示赞赏,并表示依托联盟未来两校可以在智库建设、师生交流、联合科研、学术会议、产学研一体化等方面开展合作。建筑学院范征宇对建筑学院专业设置及国际交流情况作了简要介绍。 Dimitra Mentekidou简要介绍了该校学院设置、师生规模等情况,对我校发起“丝路国际建筑科技大学联盟”的邀请表示感谢。空间规划与发展学院教授Eleni Papadopoulou对与我校开展院际合作表示期待。 与会代表均表示,愿以此次线上会议为开端,促成两校谅解备忘录签署,加强学院与科研团队间的密切合作,促进共赢发展。 大学简介:塞萨洛尼...
25
2022-10
建大新闻网讯 10月24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动员会在行政楼三楼会议室,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召开。科技处处长刘艳峰、副处长瞿伟、材料学院院长李辉、副院长魏剑,以及学院50多位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魏剑主持。 魏剑对学院2022年国基金申报及获准情况进行分析和经验总结,对学院教师为学院2022年基金工作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并对学院2023年基金申报任务和工作进度进行了安排鼓励教师积极申报,提高申报质量。 学院王磊副教授、石宗墨老师结合自己的研究,分别从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的科学选题、申报书撰写、工作积累、申请书修改、学术交流等角度,分享了具体而实用的国基金申请经验。 李辉鼓励学院老师们多吸取成功经验,补短板、强弱项、提能力,鼓励老师们尝试学以致用动起来,在学院的全力支持下,积极申请国基金,在持续改进的过程中不断努力,突破自己。她强调了国基金对教师发展和学科建设的重要性,要求教师齐头并进,努力提高学院2023年国基金申报数量和质量。学院将全面做好服务和督查工作。 刘艳峰对材料学院在2...
22
2022-10
建大新闻网讯 为贯彻落实学校“11445”发展新格局,秉承“学术立校、苦练内功”发展思路,落实学院“11445”发展规划工作要求,加快重大标志性成果培育进度,提升成果水平,切实发挥重大成果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及学科建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10月20日,环境学院组织召开“重大成果传承与提升行动启动会”。会议特邀同济大学原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戴晓虎、重庆大学崔福义、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杰青获得者张礼知、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孙连鹏4位校外专家与会指导。重大成果拥有人王晓昌、彭党聪、郭瑞光及学校规划处处长赵光华、环境学院院长卢金锁、副院长李志华、刘立忠和重大成果相关继承教师出席了会议。会议由李志华主持。 院长卢金锁向莅会专家表示欢迎与感谢,并介绍了重大成果传承与提升专项行动的背景及意义。他希望与会专家能围绕成果建设过程中的组织机制、传承方向、技术效果等方面提出宝贵建议。 会上,吴蔓莉、李志华、杨永哲、朱维晃、曹国良依次介绍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课程建设》、《造粒流化床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
21
2022-10
建大新闻网讯 为做好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度国家社科基金申报工作,提高基金申报质量,10月19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行政楼三楼和行政楼附体楼三楼会议室召开了2023度国家社科基金申报工作动员会和经验交流会。副校长雷鹏出席会议,人文社科中心主任纪秉林,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参加会议。 纪秉林对学校国家社科基金、陕西省社科基金申报流程中的一些变化进行讲解,分析了学院2022年国基金申报及获准情况,分析了学院的优势与不足,以及基金申报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结合学院实际情况,提出了2023年国基金申报与政策配套总体思路,并就进一步落实全员申报和全过程管理进行详细的政策说明。希望马克思主义学院广大教师发挥潜力和优势,找准方向,提高整体科研能力,积极申报,学校将进一步作好国基金申报服务工作。 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成员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就马克思主义学院近年来在科研工作方面的总体发展态势以及在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方面的有关情况进行了介绍。 雷鹏在会上提出要求:一要充分认识国家基金的重要性国家基金是国家基础研究科学体系的源...
21
2022-10
建大新闻网讯 为进一步培养学生学术诚信意识,让诚信学风永驻校园。10月19日下午,资源工程学院特邀中国知网学位论文部编辑杜婧艳老师向学院全体研究生和部分本科生作了题为“树立学术规范理念,促进科研知识创新”的线上专题讲座。 杜婧艳围绕案例分析与政策解读、学术不端与学术规范、文献阅读与检索三个部分展开讲解,带领同学们认识了各类学术不端行为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并以多个实际案例进行警示教育。杜婧艳讲道,从2009年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大规模应用至今,多项相关政策的先后出台,加之由于学术不端事件引发社会舆论频频曝光,引起社会各界对于学术不端行为的关注度日益增加。她告诫同学们,在今后的科研道路上要力戒浮躁之风,严谨治学,潜心学术,求创新,求突破。她还结合论文查重系统的工作原理与同学们分享了论文撰写的格式规范和修改方法。 文字、图片:资源学院 袁航
20
2022-10
建大新闻网讯 10月19日上午,资源工程学院召开党委(扩大)会议,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党委委员、各党支部书记参加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魏彦民主持。 魏彦民传达了学校党委关于筹备召开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的有关文件精神,介绍了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的基本情况、解读了党代会代表选举、“两委”委员推荐提名的工作要求,并就党代会相关工作作出部署。魏彦民指出,各党支部书记要提高政治站位,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严格按照组织原则和规定程序做好党代表选举和“两委”委员的推荐提名工作,为党代会的顺利召开营造良好的氛围。魏彦民强调,要在“实”上下功夫。各党支部要强化学习,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扎实开展作风建设,强化优良师德师风和学风引领,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同时要在“安”上绷紧弦,全体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将课程思政融入日常教学、科研,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疫情期间的生活和学习,共同维护校园安全稳定。 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纪委书记李枚阳传达了省委十四届二次全会精神,领学了陕西省和学校颁布的关于清廉陕西...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地址:西安市碑林区雁塔路中段13号 710055联系邮箱:news@xauat.edu.cn陕ICP备020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