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2022-11
建大新闻网讯 为进一步做好基金申报工作,提高学院2023年度各类基金项目的申报质量,11月2日上午,体育学院在草堂校区体育运动中心会议室召开2023年度基金项目申报动员会,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副校长雷鹏出席并讲话,人文社科中心主任纪秉林、体育学院院长由文华、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衡阳以及符合申报条件的教师参加此次会议。会议由衡阳主持。 雷鹏简要介绍了学校2022年度国基金申报工作的整体情况,从学校发展、学科建设、教师个人发展等方面着重强调了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并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布局、体育学科领域特点对学院以及教师2023年基金申报工作提出了要求:要苦练内功,紧跟国家战略需要,准确选题,认真准备;要做好科学谋划和精心部署,做到政策上有保障,措施上有办法;要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开阔教师视野,激发学术思想,树立科研自信心。 随后,学院国家社科基金获批者郭海霞副教授结合个人基金申报经验进行了分享。 由文华对学院2022年度各类基金申报及获准情况进行了总结,向参会教师详细介绍了各类基金项目的特点,深刻剖...
05
2022-11
建大新闻网讯 根据学院国基金申报工作相关安排,近日基金申报正处于选题论证阶段,为了切实帮助申请人做好基金选题与写作质量提升工作,11月4日下午,环境学院组织了代表作与国基金质量提升系列报告第2期活动,特邀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峰教授分享报告,我院青年教师及博士生70余人参会,会议由副院长李志华主持。 会上,李志华对江峰教授的到来表示欢迎与感谢,并简要介绍了他的研究方向、学术成果等相关情况。 江峰教授作了题为“科研选题与论文写作的若干心得”专题报告。他首先对课题组近期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科研成果进行了简要介绍。接着他围绕“论文写作”主题展开,并对高水平期刊做了诠释,即关注重要科学问题,且通过严格同行评审才能发表的期刊都属于高水平期刊。随后他结合科研选题、论文写作及论文投稿等方面详细阐述了论文撰写的关键问题及要点,并强调科研选题是论文发表的上限,重要性和创新性是评判选题的重要维度;研究方案则是下限,方案的撰写应逻辑严密,反复锤炼,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框架。 江峰教授自2021年起兼任Wate...
04
2022-11
建大新闻网讯 11月3日,学校在行政楼三楼会议室召开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开放实验项目立项评审会。会议由理学院冯小娟教授、机电学院李季渊教授、冶金学院巨建涛教授级高工、管理学院侯彩霞副教授、实管处处长尹洪峰教授担任评委。评审会由实管处副处长于乐兵主持。 于乐兵对本次申报的各类型开放实验项目的前期申报情况进行了通报,并对此次的项目评审要求进行了说明。 本次开放实验项目共计申报185项,其中: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D型)4项,创新创业竞赛(E型)11项,学生自带项目和实验室自设项目(F型)67项,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G型)103项。评审专家组根据申报项目的实验目的、实验意义、实验要求是否合理,是否有助于学生创新技能和创新意识的养成等几个方面按照评审标准对申报项目逐一进行了审查。 尹洪峰在总结中指出,实验室开放经过近几年的持续推进已进入从求量到重质的转变,为此需要严把项目入库关。他鼓励教师把有一定研究基础的科研课题转化为开放项目,助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管处要与各学院和实验室相关教师做好实验室开...
04
2022-11
建大新闻网讯 11月2日下午,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通过线上方式召开了全院教职工大会,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和学院全体教职工参加会议。会议由院长马宗方主持。 学院党委书记于军琪对下一阶段学院党建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他指出,学院将继续夯实党的建设,以党建促发展:一要强化思想政治建设。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守好意识形态阵地,要以安全稳定为工作底线,统筹疫情防控和教学科研等工作。二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各党支部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强化政治属性,提升服务功能,落实基本保障。三要加强作风建设。持之以恒做好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党员干部要坚持问题导向,努力解决广大师生反映强烈急难愁盼问题,出实招、办实事。四要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坚持做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不偏不离,形成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良好局面,保障学院各项工作稳步向前;教工党员要围绕学院中心工作、重点难点工作,勇担当、敢作为;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五育并举”等工作中发挥先锋作用。会上,于军琪还传达了学校第十二...
02
2022-11
建大新闻网讯 为使2022级新生尽快了解图书馆,利用好图书馆资源和服务,按照学校2022年书香校园暨读书月系列活动安排。9月28日起,图书馆在雁塔、草堂两校区同步开展新生入馆教育培训活动。 受疫情影响,活动采取线下讲解与线上学习联动,培训讲座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等方式开展。为组织好本次活动,图书馆精心策划、创新举措,提前制作了《图书馆新生修炼手册》,以漫画的视角生动介绍图书馆场馆利用、人脸注册、借还书、座位预约等服务流程;成立馆员研讨工作组,精心制作课件和培训视频,开展线上培训比赛活动,择优遴选培训馆员;为保证培训效果,主动对接各学院新生辅导员,预约培训场次,保证小班授课;组织开展“萌新入馆 集章有礼”活动,鼓励新生现场打卡操作图书馆各种自助设备、了解熟悉图书馆规章制度。 自活动开展以来,图书馆共组织66场线下培训,通过课件学习和线上培训等方式,先后有16个学院2507名新生接受入馆教育培训。培训内容涵盖图书馆概况、入馆须知及借阅规则、座位预约、图书分类和检索、电子资源及利用、读者服务与阅读推广等...
02
2022-11
本期人物:建科学院党政办公室 叶磊(首届管理岗位青年教职工职业能力竞赛二等奖) 留校:掀开崭新一页 2007年10月,刚步入大四,辅导员告诉我有留校工作的机会,是否要申请一下,得知消息后颇为心动,虽然家里人并不十分支持,想让我回浙江老家发展,但最后我还是非常坚定地递交了留校申请。在首轮考核成功晋级之后,被告知时任校长徐德龙院士要亲自面试我们5个准备留校当辅导员的学生,大家谁也不敢掉以轻心,熬了几个通宵熟背建大校史和相关文件,还特地借来古诗词鉴赏书籍进行“考前突击”,结果没想到面试当天徐校长一改往日威严,只是微笑着同我们聊了聊家常,问了大家留校的目的和对于工作的打算等,我们也算是在无比忐忑中顺利通过了面试。从此,我在西安的求学生涯也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N个“第一次”:串联起美好的青春记忆 留校之后,我首先在环境学院担任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3900多个日日夜夜,976名学生,责任在肩、冲锋在前,我努力做好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领路人与伴行者。犹记得第一次召开新生年级会时的激动,第一次在学生欢呼声中冲过1500...
02
2022-11
2022年暑期,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全体同学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以“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为主题,围绕理论普及宣讲、党史学习教育、促进乡村振兴、发展成就观察、志愿公益服务、生态环境保护、基层就业实习、创新创业实践等12个实践专项,共组建995支团队,本硕博共计10000余名青年学子参与,在实践中发挥学科优势,在祖国各地、线上线下开展了丰富多彩、富有实效的社会实践活动。 党史学习,理论宣讲深入人心 为深入学习宣传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转化为青年的实际行动,学校组织218支党史学习教育实践团,围绕“回首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领悟革命精神”开展红色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薪火相传”赓续红色精神党史宣讲暑期实践团,赴陕西、湖南、甘肃等省份,就当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发展情况,开展党史宣讲、红色...
02
2022-11
建大新闻网讯 10月19日至20日,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联合主办,西安理工大学等单位承办的第六届全国高校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大学生模型设计竞赛和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在西安举行(线上+线下)。我校刘乃飞老师和张玉伟老师获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由刘乃飞老师指导的刘卓萱、刘婷钰、雷欣组成的学生团队获得模型设计竞赛三等奖。 比赛共有来自全国33所高校的49位青年教师和来自全国48所高校的49支队伍分别参赛,通过课程讲授、竞赛答辩等环节,共有29位青年教师和35支学生参赛队伍获奖。 在当前大力建设“新工科”工程教育体系的大背景下,本次“两赛”的举办将有效推动城市地下空间学科发展,促进校际交流与青年教师的职业成长,提升城市地下空间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对促进高校实践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字、图片:刘乃飞
01
2022-11
建大新闻网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持续引导广大青年树立崇高理想和远大抱负,从党的二十大中汲取力量,10月28日下午,校团委线上举办 “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建大青年说系列宣讲活动第三讲。活动邀请“陕西五四青年奖章集体”、“陕西好青年集体”、建筑学院北斗城乡规划工作室的沈婕老师,“陕西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建筑设备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登甲老师进行宣讲。活动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进行。 沈婕老师以《扎根乡土、与时俱进,做新时代大学生——从北斗乡建故事说起》为主题,通过讲述参与北斗乡建工作坊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的故事,鼓励同学们通过锻炼将专业学习与自身实践相结合,树立服务社会的理想和目标,并且勉励同学们深入乡村、扎根乡土,强化自己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的使命感,实现青春小我与强国大我的同频共振。 王登甲老师以《科技“送暖”雪域高原的探索与实践》为主题,通过讲述我校“三代学人接力温暖雪域高原”攻坚克难的学术故事,在一次次实践和探索中实现了“送暖...
01
2022-11
建大新闻网讯 10月27日,西安建大第八届“雁塔学者”论坛机电工程学院分论坛在草堂校区机电楼501会议室举行。此次活动邀请到青海民族大学彭建洪教授、青岛科技大学李国倡副教授、魏艳慧特聘副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田向渝博士、西北工业大学张煜辰、任刘珍博士参加。机电工程学院班子成员、研究所所长、研究生代表等参加论坛,论坛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由学院执行院长朱丽华主持。 学院党委书记吴昊代表学院对六位学者的到访交流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希望各位青年学者通过本次学术交流,加深对学校、学院的全面了解,与学院建立更为紧密的联系与合作,充分表达了邀请他们加盟学院的诚意。朱丽华表示学院要加强与海内外高水平学者之间的交流合作,积极推进学院人才引进和师资队伍建设,以高质量人才工作推动“11445”示范学院建设。 彭建洪等六位学者围绕个人教育背景和研究成果做了专题报告,并进行了课堂教学模拟试讲。参会人员就相关领域的前沿热点问题、研究思路、工作设想等方面展开了交流和探讨。 “雁塔学者”论坛是我校主办的人才引进论坛,...
01
2022-11
建大新闻网讯 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10月27日、28日我校分别举行举行环境类专业、土木工程专业本博贯通培养方案论证会。 10月27日晚,学校在行政楼三楼会议室举行环境类专业本博贯通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论证会。论证会邀请中国科学院饮用水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强志民教授,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环境类分委会委员唐晓龙教授,河海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教育部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林涛教授,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土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荣宏伟教授,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副总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教育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评估委员会委员马小蕾总工程师组成论证专家组。 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结合方式进行,我校教务处处长肖国庆、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王快社,环境学院院长卢金锁,未来技术学院常务副院长刘言正、首席专家史庆轩、...
31
2022-10
建大新闻网讯 为聚焦学术内涵建设,更好地推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10月25日,信控学院特邀大连理工大学二级教授林鸿飞,作题为“如何申报自然科学基金”的专家报告会。学院百余名师生线上参加,报告会由院长马宗方主持。 报告中,林鸿飞教授结合以往申报、评审经验和心得体会,围绕国基金申报书中的立项依据、研究内容及目标、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特色与创新之处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讲解,重点阐述了申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为参会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国基金申报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林鸿飞教授还分享了申请书撰写过程中需要掌握的方法和技巧,针对常见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给出了建议做法,在拓宽申报思路、掌握撰写方法、提升申请书质量上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报告结束后,参会教师就国基金申报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突出问题与林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 信控学院将进一步落实学校、学院相关政策,积极推进国基金申报相关工作,持续做好各方面的服务保障,力争学院2023年国基金立项数再创佳绩。 报告人简介:林鸿飞,大连理工大学二级教授...
31
2022-10
建大新闻网讯 为进一步提升学院国家基金项目立项的数量,支撑土木工程学科发展及学校“11445”发展新格局,10月28日上午,土木工程学院在行政楼三楼会议室召开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动员会。副校长雷鹏出席并讲话,科技处副处长瞿伟、学院全体领导班子及符合申报条件的教师参加此次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张成中主持。 学院副院长黄炜教授全面总结了学院2022年国基金的申报、获准情况以及相关工作经验,重点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2023年国基金申报工作实施方案。黄炜对具体工作强调了九项要求,进一步明确将建立完善的“团队→学院→学校“三级组织管理机制,同时,对目前的阶段性工作进展了汇报。院长薛建阳教授就目前学院基金申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三项改进措施。一是进一步细化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方案,确保各个阶段的工作能够落到实处;二是积极发掘除一般项目之外的其他类别项目,丰富项目申报类别;三是要发挥团队负责人的作用,在申报过程中团队负责人要贯穿始终起到至关重要的领导作用;四是针对弱势学科打造基金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地址:西安市碑林区雁塔路中段13号 710055联系邮箱:news@xauat.edu.cn陕ICP备020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