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2022-10
建大新闻网讯 10月28日,理学院在雁塔校区行政楼三楼会议室召开了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动员会,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科技处处长刘艳峰、理学院院长邵珠山、副院长李东波、以及学院申报2023年青年项目的全体老师及部分申报面上项目的老师参加线下会议。 李东波对理学院2022年国基金申报及获准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学院2023年基金申报相关工作进行了安排和部署,介绍了学院2023年基金申报的新思路、新举措。 邵珠山对学院2022年国基金申报及获准情况进行了总结,对学院教师在基金申报工作中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同时,他要求全体教师要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基金工作对学校、学院和学科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对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力争做教学科研相互促进的合格高校教师,学院也将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和督查督导工作。 刘艳峰对理学院2022年国基金申报及获准情况给予充分肯定,并从组织管理、项目的具体实施等方面对学院的科研及基金申报工作提出了要求和建议,希望学院能够在2023年国基金申报工作中继续保持科研工作良好地发展态势,乘势...
31
2022-10
建大新闻网讯 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10月27日晚上,我校在行政楼三楼会议室举行环境类专业本博贯通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论证会。 论证会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饮用水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强志民教授,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环境工程认证委员会委员唐晓龙教授,河海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给排水专业教学指导委员和评估委员林涛教授,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给排水专业教学指导委员和评估委员荣宏伟教授,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给排水专业教学评估委员马小蕾总工程师组成论证专家组。 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结合方式进行,我校教务处处长肖国庆、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王快社、环境学院院长卢金锁、未来技术学院常务副院长刘言正、首席专家史庆轩、教学委员会秘书长庞丽娟参加了本次论证会,会议由未来技术学院副院长胡冗冗主持。 刘言正向专家介绍了未来技术学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整体方案。专业负责人吴?教授从培养目标与学制、培养方案制定思路、培养方案特色...
30
2022-10
建大新闻网讯 为贯彻落实学校“11445”发展新格局中“国际+”的转型发展路径,充分利用国家引智基地、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国家级平台资源,积极推进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申报,进一步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扩展学院教师基金项目获取渠道,10月26日下午,西安建大环境学院组织召开了国际交流合作经验分享会。校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陈荣及学院相关教师约5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学院副院长李志华主持。 会上,陈荣教授作了“科学研究中的国际合作”专题报告。他从国家基金委、国家科技部、陕西省科技厅三个渠道阐述了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的设置体系及特点;随后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项目申报的经验和启示,即“用好平台、讲好故事、做好增量”。接着他简要介绍了我校国际交流与合作概况,并强调要抓住学校成立“丝路国际建筑科技大学联盟”的机遇,高度重视与“一带一路”国家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等方面深化合作。陈荣表示,在学院统筹安排和教师不懈努力下,将承担高层次国际合作项目、产出高水平科技创新成果、培养高质量国际胜任人才...
28
2022-10
建大新闻网讯 10月28日上午,陕西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对我校教育评价改革试点项目“丝路国际建筑科技大学联盟”进行线上评估。国际处相关人员参会,国际处处长陈荣代表学校做项目汇报。 陈荣从“丝路国际建筑科技大学联盟”成立的背景与意义、联盟工作进展、资源保障情况、项目宣传情况及下一步重点工作五个方面对联盟工作进行了总体汇报。专家组听取了报告,并就“联盟”如何精准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服务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教育、科技、人才统筹部署”,如何依托“联盟”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等问题进行了质询和交流。 专家组对我校教育评价改革试点项目“丝路国际建筑科技大学联盟”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一是措施精准,基础扎实;二是工作成效显著,长期发展路径清晰;三是队伍配备合理,条件保障措施到位。最后,专家组还就如何有效提升“联盟”国际影响力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文字:国际处 赵静竹
27
2022-10
建大新闻网讯 10月25日下午,艺术学院召开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申报工作动员会,副校长雷鹏出席,科技处瞿伟副处长、人文社科中心主任纪秉林、艺术学院院长蔺宝钢、党委书记蒋正、副院长姜涛及申报教师代表孟蕾副教授参加。 雷鹏指出,国家基金的选题应将专业研究领域和国家发展战略相结合,申报研究方向紧跟国家发展大局。基金立项要与学校“双一流”建设和构建“11445”发展新格局紧密结合。学院要帮助青年教师积累科研成果,发挥新进教师研究潜力,提升科研能力,争取在2023年国家基金立项中再创新高。 瞿伟分析了学院2022年自然基金申报情况的成绩与不足,针对自然基金申报中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学院情况提出2023年基金申报的新思路新办法。 纪秉林介绍了学校近年来的社科基金立项情况,分析了社科工作的优势和亮点。她指出,艺术学院要继续高度重视项目申报工作,精心组织,开展全面动员和重点组织相关专家对申报书进行论证等工作,力争在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有新突破。 蒋正表示,学院要发挥艺术学院自身优势,提高认识,认真谋划,...
27
2022-10
建大新闻网讯 10月22至23日,公共管理学院召开2023年基金申报选题线上论证会。会议邀请陕西省社会科学研究院石英教授,复旦大学唐亚林教授,西安交通大学杜海峰、郭菊娥、杨秀云教授,西安理工大学扈文秀教授进行交流指导与经验分享。为期两天的会议分别由学院副院长任云英、方永恒主持,拟申报2023年基金项目的28名教师及对项目申报感兴趣的学院教师共同参加了会议。 论证会上,主持人介绍了学院教师申报基金课题的情况和选题类型,拟申报基金项目的社科组、自科组教师依次就所申报的课题从研究背景、目的意义、研究内容、技术路线、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项目的创新点和难点等方面进行了陈述,各专家对每位青年教师拟申报的项目就选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可行性设计、材料撰写等环节,进行了指导。部分专家还以具体案例分享了高质量基金写作的经验,分析了材料写作的要点及注意事项。 此次论证会的开展为学院教师提供了学习交流的机会,参会的教师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同时也为学院基金申报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文字:公管学院 吉洪泽
26
2022-10
建大新闻网讯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学校顺应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云端发力、多措并举,打造一个“云主体”,构建一个“云机制”,依托四个“云平台”,千方百计拓岗位、攻坚克难促就业,实现了岗位不减少、指导不打烊、服务不掉线、效果不打折,用心用情用力促进2023届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高位谋划“云体系”。学校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毕业生就业工作,打造了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直管的“大学生就业在线”云端就业主体,与全国其他高校就业平台、用人单位招聘平台互联,集中发布招聘信息、实习信息,吸引了全校毕业生、高年级学生2万余人关注。构建了包含校就业指导服务中心3名工作人员、21名毕业班辅导员为主体的全员直播队伍,建立了校-院-企分层分级直播体系,提供帮形势分析、帮精准对接、帮深入了解的云端“三帮”服务。依托全省就业云平台、校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直播平台、校就业指导云平台、校就业服务云平台四个平台,建成了主体强、机制活...
26
2022-10
本期人物:党办、校办 李路路(首届管理岗位青年教职工职业能力竞赛二等奖) 2012年6月,我从学校毕业后留校工作,成为了一名首批入驻草堂校区学生工作战线的思想政治辅导员,开启了在草堂校区的“拓荒”之旅。四年的辅导员工作经历,让我体会到了用心、用情工作才能收获成长乐趣,让我完成了从学生到一名思想政治辅导员的转变。2016年7月,在顺利带完一届毕业生后,我进入学校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工作,从办公室秘书科到综合科、再回到秘书科,让我完成了从办文到办会、从服务保障到以文辅政基础能力的积累和提升。不同的工作岗位、不同的工作经历,让我向着一名合格的高校青年管理干部不断迈进。 今年,在学校深入推进“11445”发展新格局之际,我有幸被办公室推荐参加首届管理岗位青年教职工职业能力竞赛,与学校各部门、各学院管理岗位的同仁们一起交流、学习。本次竞赛我的选题是《优化目标责任考核体系—打造“11445”发展新格局强引擎》,主要考虑修订管理和服务部门目标责任考核办法,是构建学校“11445”发展新格局的一项重要保障措施,也是...
26
2022-10
建大新闻网讯 10月16日至22日,党的二十大在北京召开。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在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马克思主义学院迅速召开各级集体备课会,学院领导班子和全体教师参会。学院要求所有思想政治理论课专兼职教师认真领悟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要紧密联系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等重大问题的认识,深刻理解党的二十大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的战略部署,扎实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案、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各教研室坚持先学后教的原则、坚持全面性和重点性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内容融入和精神涵养相统一的原则,相继制定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的教学方案,明确备课任务,表示要...
26
2022-10
建大新闻网讯 为落实学校文化铸魂工程,近期以来,管理学院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开展百部经典书籍荐读活动,引导大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文化铸魂工程是学校构建“11445”发展新格局中五大攻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百部经典书籍荐读活动,是深化铸魂工程的重要内容。在大学生中开展经典书籍荐读活动,不仅有助于营造崇尚真理、求真务实的学术文化氛围,更能让青年学生从阅读中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 读书之于大学,可以浓郁人文氛围,建设优良学风,培育大学文化;读书之于大学生,可以开拓视野,浸润心灵,陶冶情操,提高修养。为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管理学院策划开展了“荐书、读书、悟书、行书”系列活动。9月,管理学院将精心挑选的一百本人文社科类书目和一百本专业科普类书目纳入管理学院2022级本科生成长手册。10月,管理学院在学院微信公众号开设“开卷有益”专栏,邀请校内外党员干部、专家教授推荐经典书籍,引导大学生阅读经典,汲取智慧。 近期,管理学院将在网络音频平台开通账号,组织学生以...
25
2022-10
建大新闻网讯 10月20日,继我校发起成立“丝路国际建筑科技大学联盟”倡议后,我校与希腊塞萨洛尼基亚里士多德大学(Aristotle University of Thessaloniki)召开视频会议,讨论联盟细节及合作意向。塞萨洛尼基亚里士多德大学国际关系部主任Dimitra Mentekidou、空间规划与发展学院教授Eleni Papadopoulou,我校国际交流合作处副处长王春梅、建筑学院范征宇及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会议。 王春梅就塞萨洛尼基亚里士多德大学对联盟成立的积极响应表示赞赏,并表示依托联盟未来两校可以在智库建设、师生交流、联合科研、学术会议、产学研一体化等方面开展合作。建筑学院范征宇对建筑学院专业设置及国际交流情况作了简要介绍。 Dimitra Mentekidou简要介绍了该校学院设置、师生规模等情况,对我校发起“丝路国际建筑科技大学联盟”的邀请表示感谢。空间规划与发展学院教授Eleni Papadopoulou对与我校开展院际合作表示期待。 与会代表均表示,愿以此次线上会议为开端,促成两校谅解备忘录签署,加强学院与科研团队间的密切合作,促进共赢发展。 大学简介:塞萨洛尼...
25
2022-10
建大新闻网讯 10月24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动员会在行政楼三楼会议室,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召开。科技处处长刘艳峰、副处长瞿伟、材料学院院长李辉、副院长魏剑,以及学院50多位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魏剑主持。 魏剑对学院2022年国基金申报及获准情况进行分析和经验总结,对学院教师为学院2022年基金工作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并对学院2023年基金申报任务和工作进度进行了安排鼓励教师积极申报,提高申报质量。 学院王磊副教授、石宗墨老师结合自己的研究,分别从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的科学选题、申报书撰写、工作积累、申请书修改、学术交流等角度,分享了具体而实用的国基金申请经验。 李辉鼓励学院老师们多吸取成功经验,补短板、强弱项、提能力,鼓励老师们尝试学以致用动起来,在学院的全力支持下,积极申请国基金,在持续改进的过程中不断努力,突破自己。她强调了国基金对教师发展和学科建设的重要性,要求教师齐头并进,努力提高学院2023年国基金申报数量和质量。学院将全面做好服务和督查工作。 刘艳峰对材料学院在2...
22
2022-10
建大新闻网讯 为贯彻落实学校“11445”发展新格局,秉承“学术立校、苦练内功”发展思路,落实学院“11445”发展规划工作要求,加快重大标志性成果培育进度,提升成果水平,切实发挥重大成果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及学科建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10月20日,环境学院组织召开“重大成果传承与提升行动启动会”。会议特邀同济大学原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戴晓虎、重庆大学崔福义、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杰青获得者张礼知、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孙连鹏4位校外专家与会指导。重大成果拥有人王晓昌、彭党聪、郭瑞光及学校规划处处长赵光华、环境学院院长卢金锁、副院长李志华、刘立忠和重大成果相关继承教师出席了会议。会议由李志华主持。 院长卢金锁向莅会专家表示欢迎与感谢,并介绍了重大成果传承与提升专项行动的背景及意义。他希望与会专家能围绕成果建设过程中的组织机制、传承方向、技术效果等方面提出宝贵建议。 会上,吴蔓莉、李志华、杨永哲、朱维晃、曹国良依次介绍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课程建设》、《造粒流化床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地址:西安市碑林区雁塔路中段13号 710055联系邮箱:news@xauat.edu.cn陕ICP备020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