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总理高度评价清华学子《乡村八记》 中国青年报(姚文):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二年级学生李强,今年春节前深入太行山区实地了解中国农村的真实情况,用一个月时间完成一份名为《乡村八记》的4万字调查报告。4月28日,温家宝总理亲笔给《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复信,对李强同学的农村调查给予很高评价和热情鼓励。
温家宝总理的信
敬宜同志:三月卅日的信及所附李强《乡村八记》早已收到,迟覆为歉。《乡村八记》是一篇有内容有建议的农村调查,记事真切、细致、生动,读后让人了解到农村的一些真实情况,给人以启示。
一位二年级的大学生如此关心农村,实属难得。从事新闻事业,我以为最重要的是要有责任心,而责任心之来源在于对国家和人民深切的了解和深深的热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用心观察、用心思考、用心讲话、用心作文章。你的几封信都给予我很多的关心和鼓励,深为感谢。专此奉复。敬颂教安。
温家宝
2005年4月28日
《乡村八记》:震撼了清华大学同学们
两个半小时意味着什么?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二年级学生李强的回答是两个世界的转变,城市与农村,现代与传统,就在两个半小时后发生了完全的变化。
今年春节前,刚刚在家享受了一天的李强,坐上2时50分的长途汽车奔赴太行山区的亲戚家,他想做一个关于农村的调查。此前,这个在山西城市长大的学生对农村的了解主要来自媒体、文学作品和亲戚的转述。这次,他选择通过自己的眼睛去观察。
两个半小时之后,李强来到另外一个世界:这里的路是土路,路旁没有路灯,屋子里只有一盏40瓦的灯泡,炕头和板凳代替了熟悉的沙发,晚饭则是索然无味的面片汤和吃了不怎么消化的玉米面豆包。
这是一个李强不了解的农村。一笔账算下来,二姨一家人一年忙到头还要欠别人898.76元。李强震惊了。8天时间里,他穿梭在村间乡里,不停地和村民、村干部、乡干部聊天。随后,李强用一个月时间完成了一份名为《乡村八记》的4万字调查报告。
李强笔下的农村震撼了清华大学的同学们,因为这也是大多数学生所不了解的农村。一时间,《乡村八记》在清华大学内部网站的点击率节节上升。
李强也感动了素来关心农村问题的温家宝总理。
6月16日,《人民日报》刊发了温家宝总理给《人民日报》原总编辑、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敬宜的一封信。
“这是一个极大的鼓舞,鼓舞我们继续去深入了解脚下的这片土地。”得知温总理的批示后,李强很是兴奋。但兴奋之余,李强又觉得,当前在校大学生不大了解基层社会。
清华大学经济系主任李子奈教授也有同感。他说,我们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城市,即使有农村来的学生,因为一直忙于求学,大多也对农村实际情况知之甚少,大多仅靠书籍和媒体的报道去了解,往往比较简单片面。
不少同学有另外的关注点。
李彬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作为李强的指导教师,《乡村八记》的出炉与他有直接的关系。几天前,李彬与一些研究生聊天。这些学生说起网络上走红的一位女生,忍不住眉飞色舞。李彬老师很感慨:“网上几万、几十万人的关注,是小资小调,与13亿人的国情相比,算得了什么?”
什么是国情?李强的理解比很多同学都深:中国现在有9亿农业人口,占到中国人口的大多数,他们生活得怎么样,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现代化,这就是国情。
温家宝总理在信中说:“从事新闻事业,我以为最重要的是要有责任心,而责任心之来源在于对国家和人民深切的了解和深深的热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用心观察、用心思考、用心讲话、用心作文章。”
温总理的寄语,使清华大学师生深受鼓舞。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院士在2003年毕业典礼的致辞中,赠送给毕业生的两个字,就是“责任”。
为了这两个字,李子奈教授告诫学生们:你们必须自己走下去,不带任何偏见地走下去,这样才能看到农村的真实面貌。
“我们必须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中国。”李强说。
《乡村八记》简要的概述
第一记 一户农家的年收支明细账
这个村大部分人家以农业为主。有一家种着13亩地,种植作物主要为玉米和黄豆,种的小杂粮和菜主要用于自食,还有半亩万寿菊。家有农用机械车一辆,平时跑跑运输,做些买卖。
从一笔笔明细账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个农户的收入来自农业、副业和工商业,支出主要是税费支出、家庭吃用支出、教育医疗费用支出和农机支出。这个农户在村里算是情况比较好的,可是辛劳一年竟然入不敷出!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育支出过于庞大。供养三人同时上学对于一户农家显然压力过大。高中教育的花销对于农民家庭来说,仍然是一笔相当大的开支,更不必说大学教育。教育成本之高,已使一部分农家子弟望而却步,使大部分农家不堪重负。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归根结底要取决于农村现代化的进程,而教育是提高农民素质的最重要的手段。的确,办教育需要钱,但是我们也要充分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毕竟教育是一项有没有钱都要办的事业。
第二记 村里的明白人
几经周折,找到了退下来的村支书,了解了村民的生活状况、村里的集体公益事务、村里的教育和村领导机构的情况。
老支书说,改革开放以来,村民的生活水平确实有提高,每天两顿白面是没问题的,家家有电视,60%有电话,1/3有摩托车或是农用车。温饱解决了,基本生活可以保证,但仍然很穷,缺钱花。以农业为主,无矿产资源,与有煤的地方相差太远。打工的人也比较少。农民的个人实力有限,很难进行大规模的市场活动,也很难应对市场的变化。
村集体事务主要有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植树造林和修路修桥这几项。问题比较大的是水利事业。村子紧靠一条河,但村里没有任何水利灌溉设施,耕地全为旱地。以前的水利设施因为疏于管理荒废掉了。如何充分调动村集体的力量,为整个村子服务,是政府和村民需要考虑的问题。当地人极其重视教育,不惜一切代价供子女读书。20多年来,已经出了十多位大学生(含大专),年轻人普遍读完初中。但代价也是很重的,据老支书估计,教育支出普遍占到家庭总支出的70%以上!国家免除了乡统筹款和村提留款以后,村干部的工资实行“转移支付”,相当于给一个村免去了上万元的负担。总的来说,这几年国家的税费改革政策的确针对性很强,解决了很多农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三记 日益衰落的美丽山村
这个村子三面环山,依山而建。优美的景色给人以极大的愉悦之时,也凸现出一个问题:建立在崇山峻岭之间的山村,其赖以生存的农业如何发展?层峦叠嶂给人以美景,但是也表明此处几乎没有平地,那么耕地从何而来?沿途看到不少所谓的耕地,大都是在山岭上较为平坦的地方用镢头开垦出来的坡梁地,这种耕地遍布于山中,东一块西一块,且每块地都很小,大的不足两亩,小的仅有几分。其中不少已经荒芜。
现实的耕地状况直接导致一个严重的现实问题:当地的农业尚处于非常落后的阶段。
其原因有二:第一,这种开垦于山岭之上的坡梁地,有着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跑水、跑土、跑肥,因此称“三跑田”。在这种土地上种植作物,产量大都很低,一般不及平地的一半;第二,坡梁地在山上,这就进一步加大了平时种植养护的难度,因此,当地人在春季播种之后,就很少再对作物进行悉心维护,故而产量进一步降低。据说,当地玉米亩产只有三四百斤,而在过去没有使用良种的时候,仅有一二百斤!这样的农业,能够维持一家温饱已属不易,何谈增收?
第四记 走进县城
某县县中学,是全县唯一的省重点中学,设施一流:花坛、假山、喷泉、两座现代化的教学楼、投影仪等电教设施、语音室、微机室、图书馆、实验楼、400米标准田径场……这样的设施配备,在山西省尤其是这样的县城并不多见。多年来,县中学的升学率在全市(注:地级市)名列前茅,升学率高达50%以上,不少学生考上了全国重点高校,甚至清华、北大。
校园内的宣传栏张贴着考取大学的学生照片,下面的说明是:
根据市教育局有关规定,我校出台了对优秀学生的优惠政策:
中考考入我校的前10名,奖励10000元—1000元;
平时期末考试,年级前10名,各奖700元,11至20名,各奖300元;
高考考入名牌大学的优秀学生,学校给予重奖,考入清华、北大的,奖2万元。
且不论这种奖励措施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合适与否,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显然是考试成绩说了算的,对成绩好的学生给予奖学金,一方面是对他们努力学习的肯定,另一方面也的确减轻了他们的家庭负担(读书好的大都是农家子弟),最后,或许这还有鼓舞其他同学的功用。
第五记 访“青椒之乡”
在一个被称作“青椒之乡”的村子里,村委会的办公地位于村小学内,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墙上悬挂了一块块制作精美的宣传板,介绍了村党建工作、村子概况、村规村约、村委工作、精神文明、政法制度等。此外,各种规章条例令人炫目。另一面墙上,挂满了各种奖状、锦旗。该村是县里树的典型,必然要接受大大小小的视察参观。这种宣传栏是上面要求做的。支书说村委至今仍欠着上千元的制作费。
虽被称作“青椒之乡”,但村里的主要作物为玉米,青椒种植面积只有318亩,不及总面积的1/5,种植青椒的农户,最多只有总户数的一半多,青椒种植还远远没有形成规模效益。问及原因,支书说:“农民太保守,意见无法统一。”中国五千年的农耕文化,历来以农为本,而视商为末业。中国人口众多,治理这个国家的首要任务就是解决千百万人的吃饭问题,而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填饱肚子是基本欲求,因此,重农抑商的思想流传至今并且仍然是乡村社会的主流价值判断。不种点粮食,农民的心里不踏实。而且农户之间缺乏通过合作协商使团体利益最大化(同时也是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行为方式。而市场经济需要的恰恰是这种行为方式,如何使农民学会运用这种方式处理问题,是我国现代化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这是一种思想观念上的转变,其难度要远远大于物质的现代化。
第六记 乡党委书记谈乡政
距县城不远的一个乡,是县里第二大乡,编制内干部45人,另有临时聘用的干部及工作人员23人。“这几年国家大力推行行政机构改革,精简人员和机构,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干部?”乡党委书记回答:“精简乡镇人员没有去向,国家进行行政机构改革,中央的可以精简到省里,省里的可以精简到市里,市里的精简到县里,县里的精简到乡里,乡里再精简,那就精简到地里去啦。过去是吃皇粮,现在得吃自己,谈何容易?”
为解决这么多干部的吃饭问题,就出现了所谓的“引税”。通过各种关系,引来外地税源,由于要给予纳税人一定的回扣,以吸引其来此地纳税,因此又称为“买税”。据这位书记说,贫困地区大都采用这种办法,也是出于无奈。2003年实行费改税后,该乡开始引资办企业,解决财政收入问题。
这场浩浩荡荡的税费改革,抓住了现今乡村的一个关键症结,它不仅直接减轻了农民的税费负担,也间接地促使基层政府由不作为转向作为,使得乡村经济得到主动、自觉的发展,从而使农民受益。
第七记 县志上的县情
在调查中遇到的一些问题,需要对县一级政权有所了解才能回答。因临近春节,找不到要采访的人,便阅读了该县的县志和其他有关资料。
该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历史上英才辈出;20世纪50年代后期,围绕农业办工业,兴建“万宝全”工厂,曾名扬全国。但后来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值得思考。
县志记载,该县的食品工业在计划经济时期曾经相当辉煌,但上世纪90年代后却日渐衰微,原因有四:一是“耕读传家,读书做官”习俗的影响,二是思想保守、墨守成规作风的影响,三是政府职能定位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四是缺乏品牌意识。
第八记 归途(略)
后记:写这篇调查报告时,我总是带着一种极其饱满的感情,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始终占据着我的大脑,而眼前也总是呈现着一幅画面:一个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乡村世界的形象———它太需要人们去关注了,因为它始终是中国社会的主体,事实上、物质上的主体。没有它的现代化,我们所谓的现代化将永远是观念上的现代化,一种局部的现代化。
相关链接:人民网强国论坛李强专访
(编辑整理:张强)